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县在纠治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饮酒问题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稿 5篇精选
县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强调严格遵守纪律规定,坚决纠治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饮酒问题,提升队伍形象。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县在纠治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饮酒问题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稿 5篇精选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县在纠治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饮酒问题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稿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县纠治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饮酒问题警示教育大会,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部署要求,通过深入剖析违规饮酒典型案例,为全县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敲警钟、明纪律,教育引导大家深刻认识违规饮酒的严重危害,切实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坚决杜绝违规饮酒行为,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刚才,我们观看了警示教育片《贪杯之祸》,片中的案例令人痛心,也发人深省。这些案例充分反映出,当前我县在作风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违规饮酒问题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党员干部形象,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我们必须从这些案例中深刻汲取教训,引以为戒,切实加强自我约束,做到警钟长鸣。下面,我就纠治违规饮酒问题,强调几点意见: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违规饮酒的严重危害违规饮酒不仅违反了党纪国法,更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威信,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全县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违规饮酒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自觉抵制违规饮酒行为。一是损害身体健康。饮酒过量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作为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我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力量。如果因为违规饮酒而损害了身体健康,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党的事业的不负责任。二是影响工作效率。饮酒后会导致思维迟缓、判断力下降、反应迟钝等问题,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特别是在一些重要岗位上,如果因为饮酒而出现工作失误,将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三是破坏党风政风。违规饮酒是一种不良风气,严重破坏了党风政风。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言行举止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如果不能严格遵守纪律规定,带头抵制违规饮酒行为,就会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四是容易引发腐败问题。违规饮酒往往伴随着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等问题,容易滋生腐败现象。一些人利用饮酒之机,拉关系、搞圈子,为自己谋取私利,严重损害了党的纪律和规矩。二、强化纪律意识,坚决杜绝违规饮酒行为全县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要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决杜绝违规饮酒行为。一是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中央八项规定明确要求,严禁公款吃喝,严禁违规饮酒。全县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决杜绝公款吃喝和违规饮酒行为。二是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在工作时间内,严禁饮酒。无论是在办公室、会议室还是在基层调研、检查工作等场合,都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工作状态。三是严格遵守生活纪律。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要做到适量饮酒,不酗酒、不劝酒,避免因饮酒引发不必要的纠纷和问题。同时,要教育引导身边的人自觉遵守纪律规定,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三、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饮酒问题县纪委监委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加强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饮酒问题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饮酒行为。一是加大各级监督检查力度。要采取明察暗访、随机抽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加强对全县各级各部门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公款吃喝、违规饮酒等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绝不姑息迁就。二是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违规饮酒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要依纪依规严肃处理。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要从重从快处理,并公开曝光,形成有力震慑。三是严肃问责强化责任追究。对发现的违规饮酒问题,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对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力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严肃问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四、加强教育引导,营造良好的作风氛围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教育引导,切实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和纪律意识,营造良好的作风氛围。一是加强思想教育。要组织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纪国法,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增强党性修养和纪律意识。二是开展警示教育。要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典型案例等方式,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进行警示教育,让大家深刻认识到违规饮酒的严重危害,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三是加强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宣传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及时发现和宣传身边的先进典型,弘扬正能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自觉遵守纪律规定,树立良好形象。同志们,纠治违规饮酒问题是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要深刻认识违规饮酒的严重危害,切实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坚决杜绝违规饮酒行为。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饮酒问题,加强教育引导,营造良好的作风氛围。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推动全县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以案为鉴整治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饮酒问题部署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近期,中央通报的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10名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违规吃喝问题,如一记重锤敲响在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耳边。在全党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竟发生如此目无法纪、顶风违纪之事,性质恶劣、影响极坏。这一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为我们此次以案为鉴整治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饮酒问题部署推进会赋予了深刻意义与紧迫使命。我们必须深刻反思,从中汲取教训,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全面推进整治工作,坚决刹住违规饮酒这股不良风气,切实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维护党员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深刻认识违规饮酒问题的严重危害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在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然而,违规饮酒问题仍时有发生,成为败坏党风政风、侵蚀党的肌体的顽疾。此次河南的案例绝非个例,充分暴露了违规饮酒问题的顽固性、反复性,我们必须从政治高度、纪律角度、形象层面深刻认识其严重危害。(一)严重违反政治纪律,损害党的权威。党的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违规饮酒问题,看似是生活小节,实则反映出部分党员干部对党的政治纪律缺乏敬畏之心。在学习教育期间公然违规吃喝饮酒,无视党中央三令五申,是对党的权威的公然挑衅,严重破坏了党的政治纪律的严肃性,扰乱了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秩序。若任由此类行为蔓延,必将导致党员干部队伍政治信念动摇,削弱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危及党的执政基础。(二)破坏纪律规矩,侵蚀制度根基。党的纪律规矩是多方面的,涵盖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违规饮酒问题往往与其他违纪违法行为相互交织。违规饮酒容易使人放松警惕,突破纪律底线,进而引发一系列诸如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公款吃喝、利益输送等问题。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党的纪律规矩体系,使各项制度规定沦为一纸空文,侵蚀了党的制度根基。长此以往,将使党的纪律失去刚性约束,党的制度失去权威性,党的事业发展将受到严重阻碍。(三)损害党员干部形象,疏离党群关系。党员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其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违规饮酒行为,尤其是在工作时间或执行公务期间饮酒,不仅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更让群众看到党员干部的不良作风,损害了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群众往往从身边党员干部的具体行为来评价党和政府,违规饮酒等不良行为极易引发群众对党员干部队伍的不满,使党群关系产生隔阂,降低党的公信力。失去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二、深入剖析违规饮酒问题的根源在深入认识违规饮酒问题严重危害的基础上,我们必须追根溯源,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只有找准病因,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综合来看,违规饮酒问题屡禁不止,主要源于思想认识、制度执行、监督管理以及文化风气等方面的因素。(一)思想认识偏差,纪律意识淡薄。部分党员干部对党的纪律规矩缺乏深刻理解,没有充分认识到违规饮酒行为的严重性质和危害后果。在他们心中,存在着“喝酒是小事”“喝点酒能增进感情、便于工作”等错误观念,将党的纪律要求抛诸脑后。同时,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党性修养缺失,在面对各种诱惑时,难以坚守原则底线,自我约束能力差,为违规饮酒行为大开方便之门。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和纪律意识的淡薄,是违规饮酒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二)制度执行不力,存在漏洞短板。尽管我们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关于禁止党员干部违规饮酒的制度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现象。一些单位和部门对制度的宣传教育不够到位,导致部分党员干部对制度内容不熟悉、不了解,缺乏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同时,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监督检查不到位、责任追究不严格等问题,使得一些违规饮酒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和严肃处理,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受到损害。此外,部分制度规定在细节上不够完善,存在一些漏洞和短板,给违规者以可乘之机。(三)监督管理缺失,震慑作用不足。有效的监督管理是遏制违规饮酒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现实工作中,监督管理机制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方面,内部监督存在局限性,一些单位内部监督部门碍于情面,对违规饮酒问题不敢管、不愿管,或者监督方式单一、手段落后,难以发现深层次问题。另一方面,外部监督渠道不够畅通,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等社会监督力量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由于监督管理缺失,违规饮酒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和查处,无法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导致一些党员干部心存侥幸,继续我行我素。(四)不良酒桌文化影响,风气亟待扭转。在一些地方和领域,长期存在着不良的酒桌文化。无酒不成席不喝酒办不成事等观念根深蒂固,将饮酒作为社交和工作的必要手段。这种不良酒桌文化与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背道而驰,对党员干部产生了消极影响。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一些党员干部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将违规饮酒视为一种常态,甚至将其作为一种能力和地位的象征。要彻底解决违规饮酒问题,必须坚决抵制和扭转这种不良酒桌文化。三、全面落实整治违规饮酒问题的具体举措为有效整治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饮酒问题,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宣传教育、制度完善、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管理,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一)强化宣传教育,筑牢思想防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从根本上解决违规饮酒问题,必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纪律意识。一是组织专题学习。通过开展集中学习、专题讲座、警示教育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及关于禁止违规饮酒的相关制度规定,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增强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二是开展案例警示教育。以河南违规吃喝等典型案例为反面教材,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学习案例通报,引导党员干部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自觉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三是加强正面宣传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弘扬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倡导理性饮酒、文明饮酒,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二)完善制度体系,堵塞管理漏洞。制度建设是解决违规饮酒问题的根本保障。我们要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梳理,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堵塞管理漏洞。一是细化制度规定。明确违规饮酒的具体情形、认定标准和处理办法,使制度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对工作时间、执行公务期间、参加重要会议和活动前后等关键时段禁止饮酒作出明确规定,对违规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提出更严格的处理措施。二是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完善公务接待、财务管理等相关制度,加强对公务活动中饮酒行为的规范和管理。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审批
本文标题:县在纠治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饮酒问题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稿 5篇精选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619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