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学员在公司2025年青年干部党校培训班上的研讨发言
学员围绕公司战略目标,深入探讨管理创新与团队建设,积极献策企业发展,助力长远规划。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学员在公司2025年青年干部党校培训班上的研讨发言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学员在公司2025年青年干部党校培训班上的研讨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在这里分享我参加本次青年干部培训班以来的一些粗浅感悟。开班不过短短数日,但对我内心的触动与思想的激荡,却远超预期。坦白说,在接到培训通知时,我内心更多的是一种完成任务式的惯性,但8月3日那天,在*师范大学的开班仪式上,*领导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同一记警钟,瞬间敲醒了我思想深处某些安于现状的惰性。特别是“政治忠诚压舱石”“淬炼硬功夫”等要求,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这次学习的意义,也开始反思自己过往工作的得与失、知与行。今天,我想围绕“唤醒”与“淬炼”这两个词,谈三点不成熟的体会,向各位领导、老师做个汇报,也与同学们共勉。一、从“身至”到“心至”:一次初心的深刻唤醒过去,我总觉得“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这些概念,是写在文件里、讲在会议上的宏大叙事,虽然重要,但距离自己的日常工作似乎隔着一层看不透的薄纱。在按部就班的工作中,我更习惯于将目光聚焦在具体的业务指标、项目的进度节点上,认为把这些事情做好,就是对公司、对岗位最大的负责。然而,本次培训安排的现场教学,给了我一次强烈的情感冲击和思想洗礼。当我们集体乘车前往*革命纪念馆时,我的心情还很平静。但当我真正踏入那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当我看到展柜里陈列的一件件朴素却力重千钧的革命文物时,我内心的壁垒被彻底打破了。那只被反复使用、边缘已经磨掉搪瓷的茶缸,那双鞋底已经磨穿、经过多次缝补的旧皮鞋,那一封封字迹刚劲、运筹帷幄的电报手稿……这些静默无言的物品,仿佛都在诉说着一段风云激荡的岁月。最让我心潮澎湃的,是看到开国大典的黑白影像资料。当那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宣告,通过略带杂音的音响传遍整个展厅时,我感到一股热流从心底直冲头顶,眼眶瞬间湿润。那一刻,书本上那些关于“革命到底”“赶考清醒”的文字,不再是冰冷的概念,它们拥有了温度、声音和画面,变得具体而滚烫。我深刻地体会到,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红色江山,绝不仅仅是一段历史,而是融入我们血脉的基因,是我们每一代人必须守护好的责任与使命。这次经历让我真正明白,党性修养并非虚无缥缈的口号,它根植于对历史的深刻认知和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之中。它要求我们必须时常回望来时的路,才能看清脚下的方向,也才能积蓄走向未来的力量。这种从“身在现场”到“心在情境”的转变,是对我初心的一次深刻唤醒。二、从“圆滑”到“斗争”:一次担当精神的自我淬炼开班讲话中提到,要“发扬敢于斗争的作风”,这句话引发了我长时间的沉思。在过往的工作中,我自认为是一个善于沟通、注重和谐的“好同事”。面对一些棘手的矛盾和难题,我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如何更“艺术”地处理,如何找到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折中方案,以维持表面的平稳与和谐。我甚至曾为自己这种“高情商”的处理方式而感到些许自得。但通过这几天的学习和与同学们的交流,我开始对自己这种所谓的“圆滑”产生了深刻的怀疑。在一次小组讨论中,我们围绕“政治忠诚与业务效率”的关系展开了探讨。一位同学尖锐地提出一个问题:当我们为了项目能够快速推进而选择性地忽视一些潜在的风险,或者为了维护团队关系而对某些不合规矩的小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时,这种行为究竟是对工作负责,还是对更大的原则不负责?这个问题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思想上的枷锁。我开始反思,那种为了你好我好大家好而回避矛盾、绕开难题的做法,究竟是一种处事智慧,还是一种变相的懒惰与不担当?它是不是一种精致的利己主义,本质上是斗争精神的缺失?真正的担当,不应仅仅是埋头苦干完成任务,更应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挺身而出。斗争,不是为了制造对立,而是为了坚守原则、捍卫真理、解决真正的问题。它需要的是直面问题的勇气,是敢于自我革命的决心,更是对事业高度负责的忠诚。我认识到,自己过去那种“你好我好”的工作哲学,实际上是在消解组织的战斗力,是在回避一个青年干部应有的责任。这次培训,正在淬炼我这块“怕见火”的“顽铁”,让我开始学着去直面矛盾、拥抱斗争,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而不是一名精致的“裱糊匠”。三、从“解题”到“破局”:一次思维能力的重新校准作为公司培养的青年干部,我们38名学员大多是各自单位的业务骨干。我们习惯于在既定的框架内思考,擅长解决“怎么干”的问题。对于领导交办的任务,我们能够高效地分解、执行、并拿到结果。这当然是我们的优势,但通过与名校名师的交流,我发现这可能也正是我们的局限。课程中,一位来自中央党校的教授在讲授思维能力提升时,分享了一个观点:优秀的干部不仅要会“解题”,更要敢于“破局”。所谓“解题”,是在现有的规则和路径下做到最优;而“破局”,则是要跳出当前的框架,去审视规则本身是否合理,去探索新的路径和可能性。这让我联想到自己的工作。我常常满足于将一项复杂的任务圆满完成,并以此为荣。但我很少去追问:这项任务的初衷是什么?它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除了现行的方法,有没有更优的,甚至是颠覆性的解决方案?我更像一个精准的执行者,却缺少了叩问“为什么”的深度思考和打破常规的创新勇气。这种思维上的惰性,在当前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是极其危险的。它会让我们逐渐失去对环境的敏锐感知,失去改革创新的动力,最终可能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我把这次培训看作是一次思维的“格式化”和“再升级”的过程。我渴望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能通过案例教学和课题研讨,不断挑战自己的思维定式,学习从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长的周期去审视和分析问题。我希望自己未来不仅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解题者”,更能努力成长为一名具备前瞻性眼光、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破局者”,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注入自己独特的价值。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这短短几天的学习,对我而言,与其说是知识的“输入”,不如说是一场深刻的自我“唤醒”与思想“淬炼”。我深知,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前方的路还很长,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将倍加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在后续的学习中,以更谦虚的态度、更扎实的作风,全身心投入,力求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进。以上是我极不成熟的一点思考,肯定有很多偏颇和浅薄之处,恳请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学员在公司2025年青年干部党校培训班上的研讨发言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627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