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乡政府关于2025年度生态护林员常态化管理工作的总结
乡政府持续推进生态护林员常态化管理,加强培训与考核,确保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以下由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的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之用。
乡政府关于2025年度生态护林员常态化管理工作的总结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加强我乡林草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筑牢区域生态安全屏障,*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为核心目标,持续深化生态护林员队伍建设与管理创新。本报告旨在对2025年度以来我乡在生态护林员常态化管理方面所采取的主要举措、取得的阶段性成效进行系统性总结,并对未来工作方向进行规划。一、工作开展基本情况2025年,我乡紧密围绕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以构建一支专业、高效、稳定的生态保护力量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生态护林员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精细化。本年度,全乡通过严谨的选聘流程,共计聘用36名生态护林员。这支队伍全面覆盖了全乡范围内的重点林区、草原及生态敏感区域,形成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生态资源管护网络,为维护我乡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基础。二、主要举措与实践(一)规范选聘程序,夯实队伍建设根基。为确保护林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公信力,我乡严格遵循“公开、公正、公平、自愿、统一管理”的原则,对选聘工作进行全流程规范化管理。首先,统一发布选聘公告。通过乡政府公告栏、村务公开栏及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多个渠道,向社会公开发布选聘条件、岗位职责、待遇保障等信息,确保政策透明、信息对称。其次,严格执行选聘流程。整个选聘过程严格按照“个人自愿申报、村级组织审核推荐、乡级部门联合审查、拟聘人员社会公示、正式签订协议”五个步骤进行。乡政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成立联合审查小组,对候选人的资格条件、身体状况、责任心及群众基础进行综合评判,坚决杜绝“人情岗”“关系岗”。最后,签订正式劳务协议。对通过公示的36名护林员,我乡统一与其签订了《*乡生态护林员管护劳务服务协议》。协议中不仅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更以附件形式详细标明了每位护林员的具体管护区域、四至界限和管护面积,并建立了岗位职责、绩效考核、档案管理等一系列配套制度,为后续的常态化、制度化管理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依据,形成了乡村两级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二)强化业务培训,提升专业履职能力。拥有一支业务精湛的队伍是实现有效管护的前提。我乡高度重视护林员的业务能力提升,采取集中授课与实地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多层次、常态化的培训体系。在集中培训方面,本年度以来,我乡累计组织了5场次专题培训会。培训内容紧扣实际工作需求,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林草法律法规的解读、森林草原防火安全知识与应急处置流程、病虫害识别与初步防治技术、生态护林员核心工作职责与行为规范,以及巡护日志的规范记录方法等。特别针对信息化管理的需求,我们重点加强了对“智慧林草”巡护APP的系统操作培训,确保每一位护林员都能熟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巡护工作。在实践指导方面,乡林业站技术人员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年内开展了超过20次深入林区的现场指导。这种“一对一”“手把手”的教学模式,重点解决了护林员在巡护APP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定位不准、轨迹上传失败、事件上报流程不熟等具体问题。通过持续的培训与指导,我乡生态护林员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为实现精准巡护、高效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三)创新管理模式,构建精细考核体系。为破解护林员“聘而不管、管而不严”的管理难题,我乡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乡管、村用、抓在日常、严在考核”的管理机制。我们坚持“乡管村用”的管理原则。乡政府作为管理主体,负责护林员的选聘、培训、考核和薪酬发放;行政村作为用人单位,负责护林员的日常调度、工作安排和初步监督。这种模式既保证了管理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又充分发挥了村级组织就近管理的优势。我们建立了与绩效紧密挂钩的考核体系。对在聘的生态护林员实行一年一聘的动态管理,并制定了详尽的月度及年度考核办法。考核内容不仅包括出勤率等基本要求,更将巡护APP的后台数据作为核心依据,重点考核巡护里程、巡护时长、巡护轨迹覆盖率以及信息上报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例如,我们明确规定每位护林员每月有效巡护天数不得少于22天。每月由村委会对护林员的巡护日志和日常表现进行初核,乡林业站结合APP后台数据进行复核,形成最终考核结果。考核结果直接与护林员的绩效报酬和次年续聘资格挂钩,真正实现了“奖优罚劣”,有效激发了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本年度,乡级层面已累计开展了23次专项督查,确保了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四)落实网格化管理,压实巡护工作责任。为实现对林草资源的全面覆盖和无缝监管,我乡在全乡范围内推行了精细化的网格化管理制度。一是科学划分管护网格。我们依据全乡林地、草地的分布状况、地形地貌以及管护工作的难易程度,将全乡生态区域科学划分为36个独立的管护网格。在划分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国家及*省关于人均管护面积的指导标准,结合我乡实际,确保每个网格的面积和工作量都在护林员可有效承担的范围之内,原则上人均森林管护面积不低于500亩,实现了“一格一员、定人定岗、定岗定责”的精细化布局。二是健全巡护打卡制度。依托“智慧林草”巡护APP,我们建立了严格的电子化巡护打卡制度。护林员在进入责任区开始巡护时,需在APP上点击“开始巡护”,系统便开始实时记录其巡护轨迹、时长和里程;巡护结束时则点击“结束巡护”完成打卡。后台管理系统可以直观地展示每位护林员的实时位置和历史轨迹,实现了对巡护工作的动态化、可视化监管。三是强化重点时段督导。针对“二月十五”“清明节”“七月十五”等传统祭祀节日以及高温、大风等森林火险高发期,我乡建立了乡村两级联动、线上线下结合的立体化督导机制。线上,乡林业站通过APP后台实时监控各网格的巡护动态,对巡护不到位的护林员进行即时提醒;线下,乡村干部组织力量深入重点林区、坟地集中区域开展实地巡查,督促护林员加强火源管控和防火宣传。这种全天候、全方位的监督指导,确保了在关键时间节点和重要地段,管护力量能够真正下沉到位,有效发挥作用,第一时间掌握工作进度,并对巡山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三、工作成效与分析通过实施上述系列举措,我乡生态护林员常态化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森林资源管护水平显著提升。全覆盖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和专业化的护林员队伍,构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生态“防护墙”。通过护林员的高频次巡护和APP的即时上报功能,乱砍滥伐、盗猎、违规用火等破坏林草资源的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据初步统计,与往年同期相比,2025年涉及林业的违法案件发生率下降了约40%。尤为重要的是,得益于严密的火源管控和快速的火情预警响应机制,全乡年内未发生一起重大森林草原火灾事故,成功守护了我乡宝贵的绿水青山。(二)队伍管理信息化、精细化成效初显。“智慧林草”巡护APP的全面应用,是我乡推进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它不仅将护林员从繁琐的纸质台账中解放出来,更将管理者的监督从“凭感觉”转变为“靠数据”。截至2025年8月初,我乡生态护林员巡护APP的月均上线率稳定在95%以上,有效巡护率超过90%,相关数据在全县乃至全市范围内均处于前列。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后台数据,对每位护林员的工作量、工作成效进行量化评估,实现了对队伍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为后续的绩效评定和人员优化提供了客观依据。(三)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通道初步打通。生态护林员制度不仅是生态保护工程,更是重要的民生工程。首先,通过聘用生态护林员,我乡为36个家庭提供了稳定的工资性收入,每位护林员年均可获得近万元的劳务报酬,这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群众增收方面发挥了直接作用。其次,在林草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的基础上,我乡开始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径。乡政府正积极引导和扶持护林员及周边群众,依托优质的森林生态环境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林下经济。部分试点项目已初见成效,参与农户户均年增收可达数千元,初步形成了“以林养林、以林富民”的良性循环,为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高水平转化打通了关键通道。四、存在问题与下一步工作计划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短板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护林员的责任心和业务能力仍有差异,精细化管理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条短、技术支撑弱、市场渠道窄等问题依然存在;三是确保护林员队伍长期稳定和待遇稳步提升的长效资金保障机制仍需进一步巩固。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我乡长远发展规划,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认真总结本年度的工作经验,将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形成一套系统化、标准化的《*乡生态护林员管理长效机制》。持续优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引入更多激励性措施,探索建立星级评定、动态升降等管理办法,进一步激发队伍的内生动力和荣誉感。(二)深化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在现有巡护APP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探索引入无人机巡护、远程视频监控、AI图像识别等更先进的技术手段,与人工巡护形成有效互补。推动建立集“天空地”于一体的立体化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对森林火灾、病虫害、盗伐盗猎等风险的智能预警和精准溯源,全面提升我乡林草资源智慧化管护水平。(三)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将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作为未来的工作重点。一方面,加大对林下经济的扶持力度,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提供技术培训、搭建产销平台等方式,推动其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另一方面,依托我乡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得到有效保护的生态环境,规划发展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等新业态。同时,积极关注和跟进国家森林碳汇交易等政策动向,探索将我乡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可交易的碳汇产品,为群众开拓更多增收渠道,奋力谱写*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崭新篇章。
本文标题:乡政府关于2025年度生态护林员常态化管理工作的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630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