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新版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全册教案
新版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涵盖丰富乐理知识与实践技能,激发学生音乐兴趣!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新版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全册教案”,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有所用途!
我的祖国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3、能认真听赏歌曲《我的祖国》,能哼唱其主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教学重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教学难点: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教学过程:一、听赏歌曲——《我的祖国》1.导入新课在你的印象中,祖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谈祖国留给自己的印象。课件轻声播放《我的祖国》音乐。)有一位歌唱家,用自己平实的语言、甜美的歌声描绘祖国,就像在唱自己的妈妈一样。她就是著名的歌唱家郭兰英老师,请听她的演唱的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我的祖国》。2.聆听《我的祖国》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学生自由发言。课件配乐。)3.介绍歌曲相关知识(1)首唱者——郭兰英歌唱家郭兰英1930年出生在山西平遥的一个叫“香乐”的小村子里。她的嗓音甜美,音域宽阔,吐字清晰,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我的祖国》是她为电影《上甘岭》演唱的插曲。(2)歌曲创作的背景电影讲述1952年秋,为了夺取抗美援朝的最后胜利,志愿军某部八连忍饥挨饿,坚守上甘岭二十四天,终于迎来大反攻的全面胜利。上甘岭战役非常惨烈,在仅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敌军先后投入6万人的兵力,向上甘岭发射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舰载炮弹,最多的一天达30万发。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抛洒热血、牺牲生命,帮助朝鲜人民打退了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火力的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换来了祖国的安全和朝鲜人民的自由、独立。(学生了解电影创作背景。)4.跟唱《我的祖国》老师播放《我的祖国》音乐。(学生跟唱《我的祖国》,再次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情感。)二、学习《国歌》歌词。1.观看记录“日本暴行”的图片资料这是一幅平静恬美的生活画面,可就在这时一场灾难发生在中国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回到1931年。(学生观看记录“日本暴行”的图片资料。)2.学一学(1)老师领读《国歌》歌词。(学生学着抗日游行的样子,跟读歌词。)(2)齐读歌词老师提问:你认为哪一句体现了人民抗日的决心?(学生自由回答。)(学生试着读歌词)(3)学生领读歌词(由一名同学带读歌词,全班学生跟读歌词)(4)介绍田汉三、学习《国歌》旋律1.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三学生观看电影。2.认识三连音(1)聆听全曲学生聆听《义通军进行曲》全曲。(2)拍一拍学生拍一拍两组三连音节奏。(3)听一听学生聆听全曲后,再说一说三连音在模仿什么声音。(4)唱一唱3.体验力度渐强的乐句(1)唱一唱学生视唱乐句(2)说一说学生讨论这句旋律的进行方向。(3)再唱一唱学生结合歌词学唱这一乐句,注意力度变化,并讲出力度渐强的原因。4.学唱《义勇军进行曲》旋律(1)视唱旋律第一遍(2)提示加入附点、强音记号的地方,再视唱旋律。四、演唱《国歌》1、齐唱《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中国人民奋起战斗,奖帝国主义赶出了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49年《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正式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生齐声演唱《国歌》。)2、跟唱《红旗飘飘》2008年的世界体育盛会——奥运会即将在中国举行,我国的体育健儿们迎接的是世界、迎战的是极限,为祖国的荣誉而战斗,是他们不来的信念。让我们唱上一首《红旗飘飘》为他们的勇敢加油喝彩吧!(课件播放《红旗飘飘》,学生跟唱)3、演唱《国歌》同学们,身为中国人,我们感到自豪。唱好国歌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应该做的。让我们热爱祖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爱唱国歌做起。(学生起立演唱《国歌》)课后反思:老鸟,小鸟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会饶口令二部歌曲《老鸟,小鸟》。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到奉献爱心的美好、甜蜜。3、主动积极地参与二部音乐演唱,从中享有集体合作音乐的乐趣。教学重难点:学会《老鸟小鸟》这首二部歌曲。启发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好歌曲。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上一堂很有特色的音乐课。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森林里,居住着许多只漂亮的鸟儿,因为鸟儿的数量很多,渐渐地这里就成为了鸟儿们的王国,他们每天在一起快乐的舞蹈、愉快的歌唱。二、歌曲学习1|旋律学习小鸟是怎么叫的?(啾啾,啾啾啾)好,下面我们玩个游戏,老师弹琴,你们模仿小鸟的叫声来演唱33啾啾|33啾啾|666啾啾啾|666啾啾啾|11啾啾|11啾啾|222啾啾啾|222啾啾啾|刚才我们听到小鸟们的音乐象声乐的哪种演唱形式呢?(合唱)原来我们接触过一些简单的二部歌曲,可是听小鸟演唱的二部还是第一次听到哦,好,下面我们来接触一下,学唱一首二部歌曲《老鸟,小鸟》(课件出示:出现歌谱)全曲视唱重点练习“啪”可以拍腿,也可以带舞蹈性拍手。2、歌词学习同学们唱得不错啊。刚才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在听(1)熟悉歌词大树爷爷看到这一幕,说起了绕口令呢,你们听绕口令:老鸟小鸟老鸟,喜欢小鸟,小鸟,喜欢老鸟,老鸟喜欢小鸟,小鸟喜欢老鸟,小鸟小的时候,老鸟喂小鸟,老鸟老的时候,小鸟喂老鸟。我们也来试试(学生熟悉带绕口令风味的歌词)鸟儿们看到这一幕,他们又是怎样的呢?(唱歌)(课件出示:出现歌单)(2)唱词我们也来唱一唱(练习歌曲,处理难点)a、分声部演唱,注意鸟叫声的处理b、加入拍手跺脚律动c、学生可以根据对歌词的理解随意有节奏的变化律动3、整体演唱分声部演唱三、感受表现1、歌曲艺术表现请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老鸟和小鸟,也就是领唱1和领唱2,再分男女声部演唱,提示学生注意声部之间男女角色的变换。2、欣赏《美丽的花儿》老鸟一日复一日,默默的哺育着小鸟,这是一种什么样精神体现呢?(爱心的奉献),小鸟最初的蛮横不讲道理,最后认识到错误,并找回纯洁善良的心灵。老鸟和小鸟之间的这种相互照顾、彼此爱护的行为感动了美丽的花儿,你们瞧,花儿也在为他们歌唱。(课件出示)四、总结全课今天同学们学习了《老鸟和小鸟》,你有些什么样的感受呢?来说说。课后反思:西南音韵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能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歌曲《猜调》,并从中感受和体验少年儿童嬉戏游玩时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2、能认真听赏葫芦丝与小乐队合奏《金风吹来的时候》,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认识两种云南民族乐器——芦笙和葫芦丝,初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乐器。3、能在地图上标出玉溪、丽江和西双版纳,能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表现活动。教学重点: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猜调》教学难点:辨认两件少数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并感受《金风吹来的时候》的基本情绪。教学过程:一、学生交流二、学唱云南民歌《猜调》1、导入云南是中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刚才民歌组的同学为我们介绍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云南民歌,今天我们来唱一唱云南的少儿歌曲。请听!2、听赏《猜调》3、提问(1)歌声在问什么,你能否尝试模仿。(2)这首歌运用了声乐演唱形式中的哪一种?小结:这是一首云南儿童游戏时对唱的歌,歌唱时因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唤起对方的注意,并激起对方感情上的反应,所以往往开始先唱一个长长的引腔,再唱主要内容。通过一串串问题,双方以对、答的形式展开活动,问得巧,答得妙,妙趣横生。4、学唱歌曲(1)师生以对答形式学唱歌曲旋律。(出示歌谱)(2)跟伴奏唱歌词。(要求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注意与十六分音符对应的歌词要唱清楚。)(3)加入前倚音演唱。歌曲情绪上有什么变化?(歌曲结尾处加入倚音,表现出对歌双方自信、得意的情绪,生动地表现出儿童顽皮、可爱的性格。)(4)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师问生答,生问师答,一问多答,多问一答等等。)5、猜谜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2)学生参与表现。(分组进行对答游戏。)三、听赏《金风吹来的时候》云南山水秀丽,少数民族众多,在长期的劳动中,各族人民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民族音乐和乐器。唱完了云南的歌,让我们来听听云南的音乐吧!1、初听《金风吹来的时候》2、交流感受3、介绍乐器出示乐器图片:葫芦丝和芦笙。简单介绍这两种乐器,并播放两种乐器演奏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两种乐器的音色及特点。4、复听(1)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2)乐曲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情绪有何不同?你能哼唱它的主旋律吗?5、参与表现(1)介绍云南少数民族——傣族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歌舞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傣族舞舞姿优美。婀娜多姿,不仅能展现少女的美妙身段,还能体现男子汉的气魄和内在的温柔。(2)云南音乐之旅音乐会①学跳傣族舞。(男生做吹葫芦丝状,女生跳傣族舞)②学生围成圆圈随着《金风吹来的时候》的优美旋律,进行舞蹈表现。四、课堂小结云南的歌美、乐美、舞美,多少年来,在这片土地上,云南的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很感谢同学们,是你们课前准备的丰富材料让我更多地了解了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很多宝贵的财富,让我们不断努力探索,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将它们发扬光大。丰收乐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能积极参与听赏乐曲《丰收锣鼓》的教学活动,并能认识演奏这首乐曲的各种乐器,听辨出主旋律的主奏乐器。2、能学会唱《山乡的彩云》这首歌,感受音乐的美感与丰收的喜悦。教学过程:一、定向1、学生随音乐《丰收锣鼓》步入教室。2、交流。同学们,刚才你们踏着欢快的锣鼓声走进教室,是不是感受到了丰收的喜庆?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领略山乡丰收的壮景。二、山乡晨曲1、观赏山乡丰收场景图片或录像带,学生交流观后感。2、聆听山那边飘来的晨曲。(老师展示写在云朵形状卡片上的旋律。)老师弹唱,学生体验音乐的强弱以及力度的变化,并随琴模唱。三、山乡的节奏同学们,你们的歌声真美,山乡的小朋友敲起了竹板在欢迎你们。(展示山乡的节奏谱,老师敲击。)1、学生聆听山乡的节奏,注意听辨强弱力度对比。2、同学们用竹板或筷子模击山乡的节奏。3、学生分角色按强弱或节奏句对击山乡的节奏,进一步体验山乡的节奏感和力度变化。四、山乡的歌1、旋律体验(1)学生边观赏山乡丰收图,边聆听老师弹奏旋律。(2)学生用“lu”随琴轻声哼唱旋律。(3)学生划拍认读旋律,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突破难点。(4)全班跟琴齐唱全曲。2、学唱歌词。(1)老师范唱,学生听辨歌曲的情绪,注意歌曲中的力度变化。(2)学生跟琴唱歌词。(3)采用师生分句接龙,生生分句对唱等各种方式熟悉歌曲。3、参与表现。(1)讨论歌曲的演唱情绪。(2)学生听老师演唱一、二乐句,体验后讲出一、二句的演唱情绪是抒情、优美的。(3)学生商议三、四、五、六乐句的演唱要求。(这部分在演唱是强弱对比要分明,要把看到山乡丰收景象后的喜悦心情用欢快的情绪演唱出来)(4)学生演唱最后两句,体验结束句兴奋、幸福的情感,总结出用抒情、激动的情绪和嘹亮的声音将歌曲推向高潮。(可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和与同学合作讨论等方式。)(5)讨论表现歌曲的方式。(分组讨论并互相评价。)一个同学领唱一、二乐句,由男同学演唱有强力度记号的部分,由女同学演唱有弱力度记号部分,其余部分全班齐唱。五、庆祝丰收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丰收的山乡庆祝吧!丰收锣鼓授课时间:教学过程:1、听赏《丰收锣鼓》。(播放课件)听赏了《丰收锣鼓》这首乐曲,你们联想到了什么场景?2、复听乐曲,讨论交流。(1)这首乐曲有几个音乐主题?(2)仔细聆听主题Ⅱ中歌唱性的主旋律,你感到第一遍的主奏乐器是();第二遍的主奏乐器是()。第一遍:a.唢呐;b.二胡;c.笙。第二遍:a.二胡;b.笛子;c.扬琴。(3)讨论归纳。这首乐曲有两个音乐主题,第一个主题音乐欢快热烈,第二个主题轻快而富有歌唱性。它们运用了二胡、唢呐两种不同的乐器主奏。旋律喜悦欢快,特别能体现喜庆气氛。3、参与表现(1)展示演奏《丰收锣鼓》的打击乐器,学生自由敲一敲乐器,听其声,观其开。(2)请学生上台来选择打击乐器参与《丰收锣鼓》的模拟演奏。(播放录音磁带)4、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所学内容,请学生自由发言、自主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大,从领略《山乡的彩云》的美丽,到听赏《丰收锣鼓》,我们一直沉浸在丰收
本文标题:新版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全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644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