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宣讲稿 > 在2025年全市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向辛勤耕耘的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共同展望教育美好未来!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在2025年全市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在2025年全市庆祝第xx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各位老师,同志们,朋友们: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硕果累累的美好时节,我们满怀喜悦地迎来了第xx个教师节。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庆祝这个属于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光荣节日,表彰为我市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人民政府,向辛勤耕耘在全市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离退休教职工,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总书记深刻指出,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过去的一年,是*市教育事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蹄疾步稳、奋勇争先的一年。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建设一流学校、打造精英教师、培养优秀学生”的核心目标,全市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向上、欣欣向荣的良好态势。回顾过去一年,我们深感振奋,全市教育发展的根基更加坚实。我们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2025年,全市教育财政投入预计达到*亿元,同比增长x.x%,为教育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教育布局日趋完善,全年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及幼儿园*所,新增优质学位近*万个,有效缓解了部分区域的就学压力。覆盖城乡的智慧教育平台初步建成,数字化教学资源日益丰富,为实现教育公平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撑。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倍感自豪,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实现新的跃升。强市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我们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来抓。目前,全市拥有专任教师*.*万名,其中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已提升至*%,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我们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名教师入选省级骨干教师,*名校长成为省级领航校长。通过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教师职称评聘、考核评价机制更趋科学,有效激发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涌现出了一大批像今天受表彰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一样的先进典型,他们用智慧和汗水,撑起了*市教育的脊梁。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备受鼓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取得丰硕成果。我们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政教育的引领作用持续强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深度融入课堂内外,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愈发坚定。素质教育成果斐然,在2025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体育艺术竞赛等活动中,我市学子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项、省级奖项*余项,充分展现了*学子的卓越风采与综合素养.2025年高考再创佳绩,重点本科上线率稳步提升,一大批优秀学子被国内顶尖学府录取,*教育的品牌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不断攀升。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共同奋斗的结果,更凝聚着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心血、智慧与奉献。你们当中,有扎根乡村、默默坚守数十载的“老黄牛”;有勇于创新、引领教学改革的“排头兵”;有春风化雨、关爱学生成长的“大先生”。你们以平凡的岗位书写了不平凡的业绩,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实践证明,*市的教师队伍是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值得党和人民完全信赖的队伍!各位老师,同志们!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科技竞争、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对高质量教育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我们必须胸怀“国之大者”,深刻认识到,*市的未来发展,核心在创新,基础在人才,根本在教育。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更加突出、更加优先的战略位置,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奋力开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第一,聚焦立德树人,用心用情浇灌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回答好这个时代命题,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职责。一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上好“大思政课”,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引导广大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要充分挖掘*市的红色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思政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真理、坚定信仰。二要提升全面发展之能。要坚决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功利化倾向,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强化体育锻炼,让学生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加强美育熏陶,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引导他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要弘扬劳动精神,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中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要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建立健全心理健康预警与干预机制,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三要激发创新创造之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鼓励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探索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新方法,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要加强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推动科普工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厚植土壤。要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鼓励他们参与各类科创竞赛和社团活动,在探索未知中释放潜能、追逐梦想。第二,聚焦强师之本,倾心倾力锻造德才兼备的筑梦团队。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建设教育强市,必须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一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广大教师要以教育家为榜样,心怀“国之大者”,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涵养高尚的师德情操,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真正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对失德失范行为“零容忍”,确保教师队伍的纯洁性。二要持续提升专业素养。在知识爆炸、技术迭代的今天,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担当起育人重任。要构建覆盖全员、形式多样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支持教师参加高水平培训和学历提升。要深化“县管校聘”和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促进优质师资均衡配置。要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大力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和应用能力,引导教师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育人效能。三要切实提高教师地位待遇。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要依法保障教师权益和待遇,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并不断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要持续为教师减负,清理规范各类无关的社会事务,让教师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中。要加大对乡村教师、特教教师、青年教师的关心关爱力度,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第三,聚焦改革之要,群策群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品牌。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要推动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持续扩大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供给,着力提升保教质量。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缩小校际、城乡、区域差距,切实解决“择校热”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二要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要坚决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加快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要改进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完善学校评价,改革学生评价,健全教师评价。要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引导全社会形成健康的教育生态。三要提升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引导家庭、学校、社会各归其位、各尽其责,形成育人合力。要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为师生创造安全、稳定、有序的学习工作环境。要坚持开放办学,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提升*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各位老师,同志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履行好领导责任,把教育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各相关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主动担当,密切配合,积极为教育办实事、解难题。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讲好*教育故事,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浓厚氛围。老师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业,为广大教师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希望你们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最后,再次祝愿全体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节日快乐、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在2025年全市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657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