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宣讲稿 > 在“知敬畏、懂感恩、爱岗位”纪律作风建设大讨论活动上的交流发言
此次讨论强调了敬畏之心的重要性 感恩之情的培养以及对岗位的热爱 促进了团队精神风貌的提升。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在“知敬畏、懂感恩、爱岗位”纪律作风建设大讨论活动上的交流发言”,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有所用途!
在“知敬畏、懂感恩、爱岗位”纪律作风建设大讨论活动上的交流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围绕“知敬畏、懂感恩、爱岗位”这一主题开展纪律作风建设大讨论,意义重大,正当其时。作为县纪委监委的一名干部,能够在此与大家交流思想、分享感悟,我深感荣幸。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学习思考和工作实践,谈几点不成熟的体会,与同志们共勉。本次大讨论的主题,言简意赅,内涵深远。“知敬畏、懂感恩、爱岗位”九个字,层层递进,互为表里,构成了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立身、立业、立德的坐标系和价值追求。这不仅是对我们纪律作风的深刻检视,更是对我们政治品格、职业操守和人生境界的全面淬炼。一、知敬畏就必须筑牢思想防线,永葆纪法“高压线”的清醒“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敬畏之心,是纪检监察干部的立身之本,是我们行使权力的“护身符”和“安全阀”。没有敬畏,就容易迷失方向、行为失范、触碰底线。对于我们而言,这种敬畏至少应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是敬畏党和人民。我们的权力来源于党和人民的赋予,我们的工作是为党分忧、为民除害。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要求我们必须时刻心怀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赤诚。在处理每一起案件、审查每一份材料、开展每一次监督时,我们都应扪心自问:是否对得起党的嘱托?是否维护了人民的利益?这种敬畏,让我们在面对复杂的案情和艰巨的任务时,能够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确保我们的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它要求我们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学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确保纪检监察工作始终是党和人民最值得信赖的利剑。其次,是敬畏纪法和权力。纪检监察机关是党的“纪律部队”,是国家监察的专责机关,我们手中的是监督执纪执法的权力。这是一把双刃剑,用之于公,则利国利民;用之于私,则害人害己。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权力越大,责任越重,风险也越大。对纪法的敬畏,体现在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党纪国法的熟稔于心和严格执行。我们不仅要让别人遵守纪法,更要带头成为纪法的坚定守护者。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权限、规则、程序办事,任何时候都不能逾越雷池半步。对权力的敬畏,则意味着要正确处理公与私、情与法、权与责的关系,时刻警惕被“围猎”的风险,坚决防止“灯下黑”,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永不变质。最后,是敬畏职责和使命。纪检监察工作,关系到政治生态的净化,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的彰显。我们的岗位,是反腐败斗争的前沿阵地,责任如山。这份职责要求我们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敬畏,源于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神圣性的深刻认知。它要求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必须以“寻根究底”的较真精神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我们深知,今天我们审查的一份笔录、核实的一个证据,都可能关系到一个干部政治生命的终结,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命运,更关系到党纪国法的尊严。因此,我们必须以对历史、对事业、对当事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将每项工作都做到极致,办成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铁案。二、懂感恩就必须汲取奋进力量,常怀组织“培育皿”的深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名合格党员干部的基本素养。对于我们纪检监察干部而言,懂得感恩,才能找到工作的价值感和幸福感,才能将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觉。一是要感恩组织的培养和信任。我们每一位同志,从一名普通干部成长为执纪执法的专业人员,离不开组织的精心培养和悉心教导。组织为我们提供了干事创业的平台,赋予我们重要的职责,更在政治上、思想上、业务上给予我们全方位的关心和指导。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信任和机遇。这种感恩,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表态,而是要转化为对组织的绝对忠诚和对工作的无限热忱。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想到组织的强大后盾,从而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当我们在事业上取得成绩时,要想到这是组织培养的结果,从而戒骄戒躁、继续前进。要把个人成长融入到纪检监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中,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组织的目标愿景紧密结合起来。二是要感恩同志的支持和帮助。纪检监察工作从来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一个讲求协同作战的集体事业。无论是审查调查中的内外协作,还是日常工作中的上传下达,都离不开身边同事的鼎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一个复杂案件的突破,往往是整个团队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我们要感恩每一位并肩作战的战友,在工作中相互补台、相互提醒,在生活中相互关心、相互鼓励,共同营造一种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这种健康的同志关系,是提升我们队伍战斗力的重要保障,也是我们能够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投身工作的坚实基础。三是要感恩家人的理解和奉献。纪检监察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常常需要加班加点,甚至要面对各种压力和风险。我们能够安心工作,背后是家人的默默支持、无私奉献和深切担忧。他们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也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我们要将这份感恩转化为对家庭的责任和对亲情的珍视,同时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筑牢家庭廉洁防线,让家庭成为我们廉洁奉公、抵御腐蚀的坚固堡垒。三、爱岗位就必须诠释担当作为,争做事业“螺丝钉”的典范“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知敬畏、懂感恩,最终要落脚到爱岗位这个具体的行动上。爱岗敬意,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担当和作为。它是我们对事业忠诚度的最终检验,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最佳途径。我认为,爱岗位要体现在“拼搏、创新、坚守”这三个关键词上。第一,要以“拼搏”的精神诠释忠诚。纪检监察工作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没有拼搏精神是打不了胜仗的。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面临的挑战和考验无处不在。爱岗位,就要发扬“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敢于较真碰硬,敢于“亮剑”,坚决同一切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作斗争。面对棘手的案件,要有“啃硬骨头”的决心和毅力;面对各种阻力和干扰,要有顶住压力、一查到底的勇气和担当。正如我们的一位前辈所言,纪检监察干部就要有一股子“精气神”,这股气就是正气、是锐气、是敢于斗争的底气。我们要把青春和热血挥洒在正风肃纪反腐的战场上,用汗水浇灌出海晏河清的胜利之花,用实际行动书写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第二,要以“创新”的思维提升本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腐败手段不断花样翻新,隐形变异问题时有发生,这对我们的履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爱岗位,就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必须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敢于突破固有思维,积极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不断探索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和工作方法,提升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比如,如何通过数据比对发现隐藏的“四风”问题,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更加严密的监督网络,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的课题。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强新本领,我们才能成为纪检监察工作的行家里手,才能在新征程中跑出加速度,为纪检监察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第三,要以“坚守”的品格成就事业。纪检监察岗位是平凡的,但事业是崇高的。爱岗位,最终体现为一种持之以恒的坚守。首先是坚守初心。要时刻牢记加入纪检监察队伍时的誓言,牢记我们作为党的忠诚卫士的神圣使命,无论面对何种诱惑和考验,都能永葆初心、矢志不渝。其次是坚守清贫。我们手中掌握着监督执纪的权力,是很多人眼中的“香饽饽”,各种诱惑和“围猎”也随之而来。我们必须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廉洁的政治本色,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廉。最后是坚守职责。在平凡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坚守。要把岗位当作战位,把职业当成事业,在平凡中创造不凡,用青春和奉献续写XX县纪检监察事业的辉煌篇章。各位领导、同志们,“知敬畏”方能行稳致远,“懂感恩”方能奋发有为,“爱岗位”方能建功立业。这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我们纪检监察干部的精神谱系和行动指南。让我们以此次大讨论活动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锤炼过硬作风,把“知敬畏、懂感恩、爱岗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锻造一支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纪检监察铁军,为持续净化我县政治生态、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本文标题:在“知敬畏、懂感恩、爱岗位”纪律作风建设大讨论活动上的交流发言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659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