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宣讲稿 > 烟草局2025年度“法治三讲”典型案例报告:以法为剑联合出击精准捣毁涉烟违法犯罪网络
烟草局通过法治教育强化联合执法,精准打击涉烟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净化市场环境。下面是网友整理分享的烟草局2025年度“法治三讲”典型案例报告:以法为剑联合出击精准捣毁涉烟违法犯罪网络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烟草局2025年度“法治三讲”典型案例报告:以法为剑联合出击精准捣毁涉烟违法犯罪网络同志们:今天,我与大家共同探讨和交流的,是我们XX市XX局在推进法治建设进程中,成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的一起典型涉烟违法案件。此案的成功办理,不仅是一次有力的市场清源行动,更是一堂生动的法治实践课,充分彰显了法治在XX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与强大力量。下面,我将围绕本案的办理过程,与大家分享其中的实践与思考。一、问题基本情况(一)问题起因2025年第一季度,我局执法人员在对XX县市场进行日常巡查时,敏锐地发现一个异常现象:辖区内个别零售户所销售的甲品牌、乙品牌等高端卷烟,其价格明显低于市场正常水平,且存在断续供货、行为诡秘等特点。这一反常情况立即引起了我们的高度警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赋予的监管职责,我局稽查支队迅速启动了初步核查程序。通过对我局内部卷烟营销大数据平台的分析比对,我们发现涉事零售户的订单数据与其店内存量、销售流水存在显著出入,初步判定其存在从非法渠道购进卷烟的重大嫌疑。(二)问题主要事实为避免打草惊蛇,我局一方面对涉事零售户进行外围监控,另一方面运用信息化手段深度挖掘线索。通过对相关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一个以张某为核心的疑似非法经营卷烟网络逐渐浮出水面。张某无XX零售许可证,长期在XX市及周边地区活动,其行踪不定、交易方式隐蔽。考虑到张某的行为可能涉嫌刑事犯罪,我局依据与公安部门建立的行刑衔接工作机制,立即与XX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进行沟通。双方在对案情进行初步会商后,决定成立联合专案组,代号“清源一号”,共同对该案展开深度侦查。经过为期两个月的缜密侦查,专案组逐步锁定了张某的同伙李某,并查明了他们用作储存、分销假冒伪劣卷烟的仓库具体位置——该仓库位于XX县城乡结合部一处废弃的厂房内,位置偏僻,伪装性极强。专案组通过持续的蹲守与摸排,基本掌握了该团伙的活动规律、交易方式和仓储规模。2025年5月20日凌晨,抓捕时机成熟。在XX市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指导下,联合专案组集结我局执法骨干与公安干警共计40余人,对该窝点实施了突击抓捕行动。行动中,当场抓获正在进行假烟交易的犯罪嫌疑人张某、李某,查获其用于运输假烟的车辆一台。在仓库内,执法人员发现了大量涉嫌假冒伪劣的卷烟,经现场清点,共计21个品牌,包括“甲品牌高级定制”“乙品牌和天下”等市场畅销的高端卷烟,合计26万余支。经初步估算,涉案卷烟标值金额高达30余万元。(三)问题焦点、难点本案在办理过程中,主要面临三大焦点与难点:1.证据固定难,定性要求高。犯罪嫌疑人张某、李某具有较强的反侦查意识,采用现金交易、单线联系、即时清结的方式,给证据链的构建带来了极大挑战。如何获取其非法经营数额、违法所得等关键证据,并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关联性和排他性,是案件能否从行政违法上升到刑事犯罪的关键。2.窝点发现难,查处风险高。涉案仓库地理位置偏僻,外部设有伪装,且周围环境复杂,常规巡查手段难以发现。贸然行动不仅可能导致嫌疑人逃脱、证据被销毁,还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安全风险。3.部门协作难,执法衔接要求高。案件涉及烟草行政执法与公安刑事侦查两个领域,两者在执法权限、程序要求、证据标准上存在差异。如何实现烟草部门的专业知识优势与公安部门的刑事侦查强制手段的无缝对接、优势互补,形成打击合力,是对我们依法行政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二、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面对上述难点,我们始终坚持以法治思维为引领,确立了“程序正义优先、证据质量核心、刑事追责目标”的总体办案思路。第一,树立法治思维,坚持程序合法性与实体合法性并重。在案件办理之初,局党组就明确要求,必须将法治思维贯穿始终。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于法有据。无论是前期的市场检查、线索摸排,还是后续的联合侦办、现场查处,都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及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确保办案程序的合法性,为案件的成功办理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第二,激活协作机制,坚持一体化联合作战。认识到本案案情复杂、涉案金额巨大,已远超行政处罚范畴,我们果断启动了与公安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这一思路的核心在于,将烟草部门在卷烟市场监管、真伪鉴别、案件线索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与公安机关在侦查手段、强制措施、追逃控赃等方面的法定权限相结合形成“1+12”的执法合力。通过成立联合专案组,实现信息共享、同步上案、协同作战,确保对违法犯罪行为的精准、高效打击。第三,聚焦刑事打击,坚持全链条摧毁目标。我们的目标绝不仅仅是查获一批假烟、处罚两个违法人员,而是要彻底铲除这一盘踞在本地的毒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XX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本案涉案金额已远超非法经营罪的立案追诉标准。因此,我们将办案思路从单纯的行政管理,上升到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高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非法经营罪的规定为根本遵循倒逼我们在侦查过程中全面、细致地收集能够证明其犯罪构成要件的各类证据。三、解决问题主要做法、过程和结果在上述思路指导下,专案组采取了一系列依法合规、精准有效的措施,稳步推进案件办理。(一)主要做法与过程1.依法启动,规范行刑衔接程序。在初步核实,发现涉案金额可能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后,我局没有擅自超越法定权限进行深入调查,而是严格按照《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及时向公安机关通报案情,并提交了相关线索材料。公安机关依法审查后决定立案,双方随即联合成立专案组。整个过程程序清晰、文书规范,确保了案件移送的合法性。2.分工协作,发挥联合侦查效能。在联合侦查阶段,烟草执法人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对涉案卷烟的来源、品牌特征、流通渠道进行分析,为侦查方向提供了精准指引。同时,我们派员全程配合公安机关的行动,尤其是在涉及卷烟真伪鉴别、价值认定等专业环节,出具了具有法律效力的鉴定报告。公安干警则运用技术侦查手段,对犯罪嫌疑人的通讯、资金往来、活动轨迹进行全方位布控,成功刻画出其完整的犯罪网络和活动规律。3.周密收网,确保现场执法规范。收网行动前,专案组制定了详尽的行动方案和应急预案。行动当天,所有执法人员均按规定出示执法证件,对抓捕和搜查过程进行了全程录音录像。在查封仓库、扣押涉案物品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由犯罪嫌疑人、见证人在场,共同对涉案卷烟进行清点、登记、封存,制作了详细的《现场检查笔录》和《扣押决定书》及清单,确保了所有证据的固定和保管程序合法有效,无可指摘。(二)最终结果1.对人的处理:犯罪嫌疑人张某、李某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经检察机关审查,于2025年6月25日被依法批准逮捕.2025年8月10日,XX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张某、李某犯非法经营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以及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其违法所得被依法追缴。两名犯罪分子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2.对物的处理:对于查获的26万余支假冒伪劣卷烟,在依法留存样品作为诉讼证据后,我局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并邀请市公证处、新闻媒体等单位进行现场监督,于2025年7月30日,在XX市环保能源发电厂,通过高温焚烧发电的方式进行了集中环保销毁。此举不仅彻底消除了这批假烟再次流入市场的风险,也践行了绿色、环保的执法理念,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的统一。3.社会效果:本案的成功告破,沉重打击了本地涉烟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有力地维护了国家XX制度,净化了XX市的卷烟市场环境,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国家税收利益。通过媒体的宣传报道,也向社会公众展示了我局联合公安机关打击涉烟违法犯罪的坚定决心和强大能力,起到了显著的震慑和警示教育作用。四、经验启示回顾“清源一号”专案的整个办理过程,我们深刻体会到,法治建设是烟草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这起案件的成功,为我们今后的执法办案工作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第一,法治信仰是执法办案的“定盘星”。任何时候,执法工作都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此案的成功,根源在于我们从始至终都将法律作为最高行为准则。无论是面对狡猾的对手,还是复杂的案情,始终坚守程序正义,用严谨的法律逻辑和扎实的证据链条锁定胜局。这启示我们,必须持续加强全体执法人员的法治教育,使其内心尊崇法治、行为敬畏法律,真正让法治信仰成为指导我们一切工作的思想罗盘和行动指南。第二,协同共治是破解难题的“金钥匙”。现代化的市场监管,早已不是任何单一部门可以独立完成的。面对日益隐蔽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违法犯罪活动,单打独斗难以为继。本案中“烟草+公安”的联动机制,是破解执法难题、提升治理效能的成功范例。这启示我们,必须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跨部门协作机制,不仅要与公安,还要加强同市场监管、交通运输、邮政管理等部门的联动,构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执法互助的社会共治格局,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打假打私天罗地网。第三,科技赋能是提升效能的“助推器”。此案的线索发现,得益于大数据分析的应用。这充分说明,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是新时代执法工作的必然选择。面对海量的市场数据和不断迭代的违法手段,传统的“人海战术”已难以适应需求。我们必须加快推进“智慧烟草”建设,深度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全方位的市场动态感知系统和智能化的风险预警模型,实现对违法行为的精准预测、精确打击和精细治理。第四,源头治理是长治久安的“压舱石”。办理一个案件,是为了解决一类问题。为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必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一方面,要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坚持露头就打,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另一方面,更要加强源头治理,加强对零售户的法治宣传和诚信教育,引导其自觉抵制非法卷烟。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向消费者普及假烟危害和鉴别知识压缩假烟的生存空间。通过构建“不敢违法、不能违法、不想违法”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维护烟草市场的健康稳定。同志们,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希望大家以本案为鉴,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强化法治思维、提升法治能力,以法为器,善作善成,为推动XX市烟草行业在法治轨道上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作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烟草局2025年度“法治三讲”典型案例报告:以法为剑联合出击精准捣毁涉烟违法犯罪网络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660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