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宣讲稿 > 在2025年全县防汛减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
强调加强防汛体系建设,提升应急响应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在2025年全县防汛减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2025年全县防汛减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县防汛减灾工作紧急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洪灾害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防汛工作的最新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县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对全县防汛减灾工作进行再分析、再动员、再部署。刚才,会议传达了上级的重要指示精神,通报了我县近期的受灾情况和地质灾害成功避险的典型案例,相关部门也作了很好的发言。大家要深刻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当前,我县已进入主汛期,也是地质灾害、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最高发、最危险的时期。从气象部门的预测来看,未来一段时间,我县仍将面临多轮强降雨过程,且降雨落区重叠度高,致灾风险极大。我县地形地貌复杂,山高谷深,部分区域地质构造十分脆弱,防汛救灾任务历来艰巨繁重。可以说,防汛工作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形势异常严峻。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不仅是一场对我们应急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更是一场关系到全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硬仗。全县上下绝不能有丝毫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全力以赴,严防死守,确保安全度汛。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认清严峻形势,在思想上“绷紧弦”,坚决克服麻痹松懈的危险倾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防汛工作,思想上的麻痹是最大的隐患。各级各部门必须深刻认识到当前防汛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首先,要从灾害的现实威胁中警醒起来。我县是全省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区之一,全县目前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542个,涵盖了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多种类型,涉及群众范围广、分布点多面大,监测和防治任务异常繁重。这些隐患点就像悬在我们头顶的“利剑”,一旦遭遇持续强降雨,随时可能转化为吞噬生命的灾难。我们必须正视这个现实,把每一个隐患点都当作一颗“定时炸弹”来对待,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其次,要从过去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中警醒起来。就在上个月的XX日凌晨,我县XX镇XX村因连续强降雨,突发山体滑坡。由于我们的村级灾害信息员巡查及时,发现山体出现裂缝的重大前兆,并第一时间上报,镇党委政府果断决策,连夜组织转移群众12户48人。就在群众转移后不到三小时,滑坡体轰然倾泻而下,将原来的村庄夷为平地。这次成功的避险,挽救了几十个家庭,充分证明了我们预警机制的有效性和基层干部群众的执行力。这值得肯定。但我们更要看到背后惊心动魄的风险,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监测哨兵有丝毫懈怠,如果我们的决策有片刻迟疑,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决不能因为有过成功避险的案例就沾沾自喜,更要深刻汲取全国乃至我省其他地区因准备不足、应对不力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惨痛教训,举一反三,警钟长鸣。最后,要从防汛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中警醒起来。今年的气候异常特征明显,极端天气事件呈现出频发、广发、强发、并发的态势。我们必须彻底摒弃“靠天吃饭”的侥幸心理和“经验主义”的麻痹思想,充分认识到防汛工作是一场持久战,而不是冲锋一次就能解决问题的遭遇战。必须树立打大仗、打硬仗、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周全一些,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二、聚焦关键环节,在行动上“拉满弓”,全面筑牢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防汛减灾工作千头万绪,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核心目标,把各项防御措施抓实、抓细、抓到位。(一)监测预警要做到“快”和“准”。预警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是赢得主动权的关键。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加强联合会商研判,严格执行“1262”精细化预报预警响应联动机制,努力提高预报的精准度和时效性。预警信息发布要打通“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要综合运用“村村响”大喇叭、手机短信、微信群、应急广播、宣传车以及网格员、村干部上门“敲门”等一切有效手段,确保预警信息在第一时间、无遗漏地传递到每一户、每一个人,特别是要确保XX江沿岸、中小河流域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周边的群众能够及时接收到信息。同时,要对全县所有的预警设备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确保其随时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对损坏的设备要立即维修更换。(二)隐患排查要做到“全”和“实”。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要立即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新一轮、全覆盖、无死角的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不仅要关注已知的54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更要对山边、水边、沟边、坡边,对城乡接合部、旅游景区、在建工地、工矿企业、切坡建房户等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排查。排查要建立台账,明确每一处隐患的类型、威胁对象、责任单位、监测责任人、防范措施,做到“一本账”管理、销号式整改。今年以来,我们完成了XX处水毁工程修复,加固了XX公里重点堤防,疏浚了XX条骨干河道,这些工程要在本次汛期中接受检验。各乡镇、各部门要对辖区内所有防洪工程设施进行再检查,确保其功能完好。(三)转移避险要做到“坚决”和“果断”。群众生命安全是底线,是红线,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在转移避险这个问题上,任何的犹豫和迟疑都是对人民群众生命的不负责任。必须坚持“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应转快转”的原则。一旦接到预警信息,或发现任何危险征兆,地方党委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必须第一时间下达转移指令,组织力量坚决果断地将危险区域内的群众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转移过程中要特别关注老、弱、病、残、幼等特殊群体,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转移之后,要做好安置工作,保障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所、有基本医疗,同时要严防群众在危险尚未解除时擅自返回。(四)应急准备要做到“足”和“强”。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进行最充分的准备。在力量准备上,目前全县共组建了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核心、以公安、交通、水利等专业应急抢险队为骨干、以乡镇民兵和村级抢险队为基础的各类应急抢险队伍42支、1592人,这支力量要始终保持临战状态,随时准备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在物资储备上,县财政今年已累计投入超过8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防汛物资采购和装备升级,目前全县共储备编织袋12万余条、救生衣近3000件、冲锋舟40艘、大型排水泵车和各类水泵600余台,以及无人机、卫星电话等现代化救援装备。这些物资要动态管理,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各乡镇、各部门也要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充实应急物资储备。三、压实各方责任,在落实上“钉钉子”,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防汛责任重于泰山。要把防汛减灾工作的责任链条拧得更紧,把压力层层传导下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强大工作合力。一是要压实领导责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的要求。县四套班子的领导同志要按照分工,加强对自己分管领域和联系乡镇的督促指导,关键时刻要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各乡镇、各部门的“一把手”是本地区、本单位防汛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负总责,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二是要压实部门责任。防汛是大局,是合力战。应急管理部门要发挥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作用;水利部门要盯紧水库、堤防等水利工程安全;自然资源部门要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治;气象部门要做好精准预报;住建、交通、文旅、教育、卫健等部门也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对危房、道路、桥梁、景区、学校、医院等重点部位的巡查监管,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三是要压实基层责任。乡镇、村(社区)是防汛工作的最前沿,是责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防汛责任具体到每一个网格、每一名干部、每一个监测员。要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真正实现从“要我防”到“我要防、我会防”的转变,构建起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的人民防线。四是要严明工作纪律。汛情就是命令,纪律就是保障。要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专人值班值守制度,坚决杜绝脱岗、漏岗现象。要严格执行灾情险情信息报送制度,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畅通,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县纪委监委要加强监督检查,对因思想麻痹、工作不力、失职渎职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追责问责,绝不姑息。谢谢大家。仅供参考
本文标题:在2025年全县防汛减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672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