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XX集团纪委2025年“三化”建设年工作总结(精编)
XX集团纪委推进信息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成效显著,监督效能大幅提升,如何进一步深化成为新课题?以下由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的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之用。
XX集团纪委2025年“三化”建设年工作总结(精品)2025年,在集团公司党委和上级纪委的坚强领导下,XX集团纪委紧密围绕“三化”行动年工作部署,以“规范化筑基、法治化赋能、正规化塑形”为核心目标将提升依规依纪依法办案质效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年来,集团纪委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聚焦制度机制建设、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及纪法宣传教育三大关键领域,深耕细作,精准发力,有效推动了纪检监察工作与公司生产经营主责主业的深度融合,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纪律保障。现将全年工作总结报告如下。一、聚焦制度机制建设,筑牢依规依纪依法履职根基集团纪委深刻认识到,制度机制是提升监督执纪执法质效的根本保障。为此,集团纪委全面启动“制度建设年”专项活动,致力于构建一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纪检监察制度体系,从源头上提升工作的规范化与法治化水平。(一)系统化梳理整合,实现制度体系“瘦身健体”年初,集团纪委牵头成立制度建设工作专班,对集团成立以来发布的各类纪检监察相关制度文件进行全面梳理与评估。工作专班对照最新的党内法规、国家法律及上级纪委工作要求,对现有超过80项制度文件进行了逐一甄别。经过为期三个月的集中攻坚,最终完成了制度体系的优化整合。废止与当前形势不符、已被上级文件覆盖的制度15项;修订完善涉及问题线索处置、初步核实、审查调查、案件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核心制度35项;结合公司新业务、新模式下的廉洁风险点,新制定了《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实施细则》、《重点项目全过程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办法》等21项关键制度。通过此轮系统性的“瘦身健体”,集团纪检监察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协调性和实效性得到显著增强,形成了权责清晰、流程规范、监督有力、奖惩分明的制度闭环。(二)精细化权责划分,绘制监督执纪“权力地图”为破解权责边界不清、监督职责泛化等问题,集团纪委大力推行权责清单管理模式。参照《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等法规,结合集团组织架构和业务特点,制定并印发了《XX集团纪委权力与责任清单》,以清单形式明确了集团纪委关键岗位纪检干部的监督权限、工作职责和履职要求共计118项。同时,为强化自我监督,配套出台了《XX集团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负面清单》,划定了30条履职“红线”,确保纪检监察权在严格的制度笼子里规范运行。此举措不仅为纪检监察干部履职提供了清晰指引,也为后续的考核评价与责任追究提供了精准依据。据初步统计,自权责清单实施以来,因职责交叉或推诿扯皮导致的程序性问题同比下降了约40%。(三)标准化流程再造,打造高效规范“办案流水线”集团纪委将流程优化作为提升办案质效的关键环节。针对问题线索受理、分析研判、分类处置、初步核实、立案审查、措施使用、案件审理、处分执行等八个核心环节,组织业务骨干开展全流程再造。通过绘制可视化内控流程图,将每个环节的办理时限、审批权限、文书标准、归档要求等予以固化,形成了标准操作程序(SOP)。例如,在线索处置环节,明确了“集体研判、分级审批”的工作机制,确保线索处置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在审查调查环节,严格规范谈话、查询、调取等调查措施的使用程序,确保每一个步骤都有据可查、有迹可循。得益于流程的标准化,2025年集团纪委所办案件的平均办理周期较去年缩短了15%,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被要求补充调查的案件比率下降了20%,案件质量的一次性通过率提升至98%以上,实现了质效双升。二、强化纪检队伍建设,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铁军纪检监察工作的核心在于人。集团纪委始终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原则,将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优化结构、强化实战、严管厚爱,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专业化纪检监察队伍。(一)优化人员结构,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为适应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对专业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集团纪委积极向集团党委建言献策,推动实施纪检监察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优化机制。在干部选拔任用上,拓宽选人视野,优先选拔具备法律、财务、审计、工程等专业背景的人才充实到纪检监察队伍。截至2025年底,集团系统内专职纪检监察干部总数达到68人,其中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的人员占比提升至55.3%,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0个百分点。同时,建立了纪检监察人才库,将35名业务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秀的年轻干部纳入重点培养名单,为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有生力量。(二)创新培养模式,在实战中淬炼履职本领针对部分纪检干部“业务恐慌”和实战经验不足的问题,集团纪委创新干部培养模式,从“课堂灌输”向“实战淬炼”转变。全年深入开展“以干代训”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基层纪检干部参与到集团纪委直接办理的复杂案件线索查办、专项监督检查和重大课题调研工作中。全年累计抽调基层纪检干部45人次参与实战锻炼,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由业务骨干手把手传授办案技巧与工作方法,使其在实践中学习审查调查思路、掌握谈话突破技巧、熟悉证据固定规则。此外,还定期组织案件复盘剖析会,对已办结的典型案件进行“解剖麻雀”式分析,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有效提升了队伍的整体办案能力和综合素质。(三)从严监督管理,确保纪检干部自身正自身硬信任不能代替监督。集团纪委坚持刀刃向内,以最严格的标准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管理。一是常态化开展廉政谈话。纪委书记带头与每一位纪检监察干部开展年度廉政谈话,重申纪律要求,特别是强调并要求全体纪检干部带头遵守违规饮酒“六个严禁”等作风建设规定。二是完善内控机制。制定了《XX集团纪检监察干部“八小时外”行为监督管理办法》,并设立了内部监督举报热线,主动接受广大干部职工的监督。三是强化考核问责。将廉洁自律情况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执纪违纪、执法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坚决清除害群之马。2025年,集团纪检监察队伍未发生任何违纪违法问题,保持了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三、深化纪法宣传教育,构筑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集团纪委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将纪法宣传教育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性工程来抓,通过创新载体、突出重点、以案促改,持续营造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浓厚氛围。(一)创新教育载体,增强纪法宣教覆盖面与吸引力为破解传统警示教育模式单一、效果衰减的问题,集团纪委积极拓展线上线下教育渠道,构建了立体化、全覆盖的纪法教育矩阵。线上,依托公司内部网络平台,重磅推出了“清风讲堂”和“纪法微课”两大品牌栏目。“清风讲堂”作为深度教育平台,全年邀请内外专家举办了8期专题讲座内容涵盖《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解读、职务犯罪预防、工程建设领域廉洁风险防控等,累计参训人员超过2500人次。“纪法微课”则聚焦“短、平、快”,围绕一个知识点、一个典型案例制作成5-10分钟的短视频,全年共发布20期总点击量超过1.2万次,让纪法教育融入日常、触手可及。线下,组织开展了“纪律作风建设年”知识竞赛、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活动,受教育员工达4000余人次。(二)聚焦关键少数,提升纪法教育的精准性与实效性集团纪委坚持抓住“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人员,实施精准滴灌。一是将新提拔干部作为重点教育对象。坚持“凡提必谈、凡提必考”,对年度内新提拔的120名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任前廉政谈话和纪法知识测试,扣好履新“第一粒扣子”。二是紧盯重点领域人员。围绕招投标、物资采购、工程管理等高风险领域,分类别、分批次组织了6场专题警示教育会,通报了近年来查处的系统内外相关领域的典型案例,参训人员达600余人。三是强化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引导。针对年轻干部社会经验少、廉洁意识有待加强的特点,举办了“青廉课堂”系列活动,通过座谈交流、案例分享等形式,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系好廉洁从业的“第一颗纽扣”。通过精准施教,2025年集团范围内“关键少数”和重点岗位人员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数量同比下降了18%。(三)深化以案促改,做实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集团纪委坚持将查办案件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将警示教育效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治理效能。对2025年查办的每一宗违纪违法案件,均深入剖析案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查找制度漏洞和监管盲区。在此基础上,向涉案单位或相关职能部门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2份,提出整改建议28条,并全程跟踪督办,确保整改到位。例如,在查办一起物资采购领域的案件后,推动物资管理部门修订了《供应商管理办法》,引入了动态考评和末位淘汰机制,堵塞了廉洁风险漏洞。通过做深做实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实现了“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回顾2025年的工作,集团纪委在“三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对照上级要求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监督的穿透力有待进一步加强、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督质效的能力尚有欠缺等。展望2026年,集团纪委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巩固深化“三化”建设年成果,持续在精准监督、贯通协调、能力提升上下功夫,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集团纪检监察工作再上新台阶,为XX集团在“十四五”规划中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本文标题:XX集团纪委2025年“三化”建设年工作总结(精编)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678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