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在全市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攻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会议强调优化营商环境重要性,提出多项改革措施,旨在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城市竞争力。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在全市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攻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有所用途!
在全市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攻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攻坚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营商环境建设的决策部署,分析当前我市营商环境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动员全市上下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推进营商环境改革攻坚,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更是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近年来,我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惠企利企举措,市场主体数量稳步增长,政务服务效率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营商环境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尚未完全实现,部分审批环节依然繁琐;监管执法存在“一刀切”现象,涉企检查频次过高;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不畅通,企业获得感不强;要素保障不够精准,融资难、用工难等问题仍较突出。这些问题,表面是流程和机制的问题,实质是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各地都在争抢优质企业、优质项目、优质人才,营商环境已成为这场竞争的关键筹码。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是阶段性工作,而是永恒的课题。全市上下必须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的理念,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自我革命,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在我市投资放心、发展安心、生活舒心。下面,我就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攻坚讲几点意见。一、聚焦流程再造,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政务服务效率是营商环境的“晴雨表”。要以企业和群众“办事不求人、高效便捷、暖心爽心”为目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转变。一是全面推行“一网通办”。加快政务服务平台升级改造,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掌上可办,年底前实现高频事项“一网通办”率达到95%以上。打通部门数据壁垒,实现社保、医保、税务、市场监管等领域数据共享共用,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推行“一业一证”“证照分离”改革,对餐饮、零售、住宿等行业,将多个审批事项整合为一张综合许可证,大幅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深化“一窗受理”改革。优化政务服务大厅功能布局,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推行“首席服务官”制度,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解决企业办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建立“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清单,对基本条件具备、主要材料齐全的审批事项,先行受理并一次性告知需补正的材料,提高审批效率。三是提升“跨域通办”水平。积极对接先进地区,建立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合作机制,推动更多事项实现异地办理。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协同联动,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在市场准入、资质认定、标准互认等方面开展合作,便利企业跨区域经营。二、坚持依法监管,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让企业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参与市场竞争。一是创新监管方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健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规范抽查程序,提高抽查效率。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制定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处罚清单,给企业留足发展空间。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推行非现场监管、信用监管,实现“监管无处不在、又不扰其正常经营”。二是规范执法行为。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即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确保执法透明、规范、公正。严禁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对同一企业的检查原则上每年不超过1次,确需多次检查的,必须报同级政府批准。规范涉企收费行为,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三是强化权益保护。建立健全企业合法权益保护机制,畅通企业维权渠道,设立“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热线”,及时受理和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犯商标、专利、商业秘密等违法行为,维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依法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坚决杜绝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让企业家安心经营、专心创业。三、强化要素保障,打造优质便利的发展环境要素保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聚焦企业发展所需,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要素保障服务。一是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建立政银企对接机制,定期举办融资对接活动,推动银行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广“信易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模式,提高企业融资可得性。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规范融资中介服务,清理不合理收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为企业提供招聘、培训、就业指导等服务。开展“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根据企业需求设置培训课程,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技能人才。加强与职业院校、技工学校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为企业输送稳定的技能人才。优化人才政策,吸引外地优秀人才来我市就业创业,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三是优化土地能源保障。加强土地储备和供应,保障重点项目、重点产业用地需求。推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长期租赁”等模式,降低企业用地成本。优化能源供应结构,保障企业用电、用气、用水需求,稳定能源价格。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发展,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四、优化政策环境,打造亲商安商的服务环境好的政策环境能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制定出台更多精准有效的政策措施,让企业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一是加强政策统筹协调。建立健全政策制定、执行、评估、调整机制,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避免政策相互冲突、重复叠加。推行政策“一站式”服务,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政策咨询窗口,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申报指导等服务。二是提高政策落实效能。建立政策落实清单制度,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加强政策宣传解读,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新闻发布会等多种渠道,及时向企业推送政策信息。开展政策落实“回头看”活动,对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严肃追究责任。三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靠前服务,定期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建立健全政商交往负面清单制度,明确政商交往的界限和尺度,既防止“亲而不清”,又避免“清而不亲”。鼓励企业家积极参与政策制定、营商环境评价等工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五、加强组织保障,确保营商环境改革攻坚取得实效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一是压实工作责任。成立市营商环境改革攻坚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统筹协调解决改革攻坚中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各部门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抓、抓落实。建立健全营商环境改革攻坚责任制,将改革任务分解到具体部门、具体岗位、具体人员,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督导考核。建立营商环境评价机制,定期对各县(市、区)、各部门营商环境建设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加强对改革攻坚工作的督导检查,对工作推进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约谈提醒、通报批评;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严肃追究责任。三是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和先进典型,及时曝光损害营商环境的反面案例,引导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营商环境建设。开展“营商环境优化年”活动,组织开展企业满意度调查、营商环境体验等活动,调动企业和群众参与营商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志们,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改革攻坚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全力以赴推进营商环境改革攻坚,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在全市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攻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680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