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在学习教育群众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评估代表)
会议强调教育重要性,提出改进措施,鼓励各方参与,共同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真是令人振奋!下面是网友整理分享的在学习教育群众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评估代表)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在学习教育群众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评估代表)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大家下午好!这是一场成果的检阅,更是一场思想的洗礼;这是一道作风的考题,更是一剂发展的强心针。作为受邀代表,聆听了学习教育的整体通报和各方的真知灼见,我感到这场学习教育不是一次阶段性活动,而是一场贯穿理念、作风、机制全链条的深层变革——理念在焕新、作风在加速、信心在凝聚、制度在固化。它既有政治理论的“硬核”,又有惠企利民的“温度”,更有推动发展的“力度”。总体感受,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理念焕新、服务提质、信心倍增。这背后,折射的是一场由内而外的深刻转型,也是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一、理念焕新,从“监管姿态”走向“服务姿态”理念一变天地宽,姿态一转活力生。这次学习教育,让政府的角色从“单向管理”转向“并肩作战”,实现了理念上的根本跃迁。一是干部作风更加务实。在学习教育中,干部队伍主动对照先进典型找差距,带着问题下基层、带着清单进企业。以往企业遇到问题,往往要“层层报、处处等”,如今“干部上门、现场办公”已成新常态。前段时间,我们企业的一个研发项目因配套设施卡了脖子,如果拖延,将影响年度产品上市节奏。区领导班子得知后,当天下午就带队进厂,现场会办、当场定方案、一周内解决。速度之快、力度之大、执行之严,既守住了项目时间表,也赢得了总部高层的高度认可。二是关系定位更加贴近。从“隔着桌子谈”变成“围着桌子干”,从“制度规定内”到“千方百计帮”,政企关系由过去的管理—被管理模式,跃升为“事业合伙人”式的命运共同体。企业的难题就是政府的任务,政府的政策就是企业的底气。干部不再只停留在“守规矩”,而是主动思考“怎么帮”,这种贴近感让企业对区域发展的信任度显著提升。三是服务意识更加自觉。现在,经开区干部普遍把“企业满不满意”作为工作成败的重要标尺。无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只要企业有急事,第一时间有人接、有人办、有人跟到底。这种“自我加压、超前服务”的理念转变,是学习教育成果落地生根的最好注脚。二、服务提质,从“普惠洒水”走向“精准滴灌”理念焕新带来了服务模式的精准化升级,让服务不再“大水漫灌”,而是“靶向施策、精准滴灌”。一是政策更加契合实际。经开区在调研企业需求时,不是简单地做问卷、走过场,而是通过一对一访谈、实地走访、行业分析等多种方式,精准掌握企业的“痛点”“堵点”和“增长点”。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分类制定支持政策,实现“一企一策”“一业一方”。二是平台功能更加突出。以“科创供应链平台”为例,这个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采集企业在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方面的需求,高效撮合各类资源,既对接区内上下游企业,也链接外部科研机构和资本市场。目前,通过平台促成的跨企合作项目已超过XX个,直接带动新增产值XX亿元,为“XX研发、XX转化、XX制造”的全链条发展提供了精准支撑。三是成果更加集中显现。截至目前,在XX经开区实现产业化、研发源自XX的企业已接近100家,其中多个项目获得国家、省、市级科技奖项。这背后,是精准服务让政策的“养分”直达创新的“根系”,推动了成果加速从图纸变为样机、从样机走向量产。四是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学习教育让干部懂得了“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刀刀见血”的工作思路,把有限资源用在最关键处,把政策红利送到最需要的地方。这种精准聚焦,正是推动经开区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关键。三、信心倍增,从“解决问题”走向“托底发展”一个地区最好的营商环境,不只是把问题解决了,更要让企业“不怕未来、敢投现在、能赢长远”。一是托稳发展之“底”。经开区通过政企恳谈早餐会,搭建了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的渠道;“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持续深化,让企业办事环节更少、时间更短;“政金企”常态化融资对接机制落地见效,融资成功率显著提升。这些制度型便利,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也增强了发展预期的稳定性。二是稳固政策之“基”。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体系,让企业敢于制定三年、五年乃至十年的战略规划,而不是被眼前的“政策不确定”困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用投资额、项目数和新增产能,为经开区投下信任票。三是提升形象之“力”。学习教育带来的作风之变,不仅留住了“老朋友”,还吸引了“新伙伴”。外来投资者在考察中普遍感叹:这里的干部“不空谈、不推诿、不设门槛”,是敢担责、会干事、能成事的合作对象。四、优化建议,固化成果、拓展覆盖成绩可喜,经验更应固化与推广。前期的学习教育不仅推动了理念更新、作风转变、机制完善,也沉淀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好做法。为了让这些成果不因时间推移而淡化、不因人员更替而流失,更要推动它们在制度上立得住、在实践中行得通、在更大范围内见成效,真正把“阶段性成果”转化为“长久性优势”。一是固化机制,形成长效。建议将当前依靠干部责任心推动的优质服务,通过制度化、流程化固定下来,形成标准化作业体系和闭环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建立跨部门协同台账,设立量化指标,如企业诉求平均响应时效、问题办结率、企业满意度等,确保服务质量“不因人而异、不因事而变”。二是延伸经验,惠及民生。建议把服务企业的好方法,延伸到社区治理。依托区内企业和职业院校资源,常态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法律知识讲座、健康义诊等活动,让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与企业的成就感同频共振,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是培育示范,形成标杆。可以选择若干服务机制成熟、企业反响良好的社区或园区,打造“学习教育成果应用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提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涓滴之水汇成江海,点点星火照亮长空。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工委、管委会的担当实干中,学习教育的“春风”必将化为高质量发展的“长虹”,托举XX经开区跨越赶超的新篇章。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在学习教育群众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评估代表)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680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