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市长在全市农业产业发展推进会上关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讲话
市长强调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动乡村振兴。以下由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的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之用。
1/12市长在全市农业产业发展推进会上关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讲话市长在全市农业产业发展推进会上关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讲话在今年X月X日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我们明确提出把今年作为全市农业提质增效年,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按照做实工作、做精品质、做高效益的总要求,推动以XXX为重点的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X月X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暨千家万户小康菜园工程建设现场会,对改造传统农业、深化农村产业革命等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X月X日,市委、市政府领导领衔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联席会议办公室下发通知,对茶叶、刺梨、水果(猕猴桃)、食用菌、蔬菜、中药材、特色林业、生态畜牧业、人民小酒(高粱)、生态渔业等10大农业特色产业,调整明确了领衔推进的市领导。按照市委、市政府今年以来的一系列安排部署,全市上下狠抓落实,农业提质增效取得新成效,农村产业革命取得新进展,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农业充分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为全市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1-9月,全市一产增加值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X%,排全省第X位,较上年同期进2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XX元,同比增长X%,农业产业持续带动XX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刚才,有关部门、县市区和乡镇做了发言,讲得都很好。等会,XX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深入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市委安排,我重点就今冬明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讲几点意见。第一,关于秋冬种生产。秋冬季农业生产承上启下,直接关系到来年夏季粮油生产和主要农产品供应,关系到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整体布局。X月和X月,省、市先后印发《XX年全省秋冬种生产的指导意见》和《XX市XX年秋冬种实施方案》,对今年秋冬种生产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保障措施等作出了全面部署。这里,强调四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实粮食生产。虽然今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实现双增长,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粮食喜获丰收,但要清醒看到我市粮食生产基础薄弱的实际,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重要位置来抓,从秋冬开始,强化措施,持续发力,以马铃薯、小麦为重点,优化区域布局,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今年秋冬种面积XX万亩以上。省指导意见要求,XX要抓住XX原料小麦拟本土供应的时机,选择适宜区域开展弱筋小麦品种引种试种。市农业农村局和各县市区要主动作为,积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争取以优良的品种、合格的品质,纳入茅台集团原料供应范围。二是抓实冬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省里即将下发《XX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冬春结构调整指导意见》,我们要按照省的工作部署,坚持提3/12质增效的思路,把秋冬种与调减低效作物结合起来,认真谋划今冬明春农业生产计划,进一步调整优化主导产业、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不断调优调精特色优势产业。全市两高沿线及坝区、景区、城区等周边区域还有不少低效作物,要做细做深基础性工作,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把调减面积落实到图斑、落实到地块、落实到作物、落实到责任人,指导农民做好品种选择、茬口衔接、生产安排等工作,坚决防止调减过程中出现土地撂荒、违背农民意愿蛮干等情况。三是抓实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的新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在坚守全国18亿亩耕地红线的要求下,保障粮食安全,最根本的是要保证耕地面积和质量,而提高耕地质量,关键是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十四五期间中央和省也将有一系列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但从目前推进情况看,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不理想,与其他市州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支持,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破解全市耕地高、少、碎、瘦的问题。市农业农村局要加强督促检查,各县市区要抓具体抓落实,及时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下大力加快项目实施,确保11月20日前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达到85%以上、12月20日前全部实施完成,年底前全面完成竣工验收和项目备案;对列入20xx年计划竣工验收的项目,要确保年底前全面开工,明年二季度全面完成竣工验收和项目备案。另外,经初步统计,全市仅猕猴桃果园就有超过120公里机耕道需要修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聚焦坝区、产业基地等重点区域,以机耕道、灌排设施建设、土地整治等为具体内容,抓紧排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短板。四是抓实农业风险防范。要加强田间监测,以褐斑病、白粉病、石蝇、蚜虫、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害为重点,及时进行病虫害预报预防,严防病虫害发生。近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新版《全球季节性气候更新》指出,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预计今年的拉尼娜现象强度为中等到强,并将持续至明年,影响世界诸多地区的温度、降水和风暴型式。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冬天全市气温较往年偏低,但降水量偏多。对这些气候变化,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做好极端天气应急预案,落实防灾减灾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第二,关于猕猴桃产业。今年全市猕猴桃产业挂果面积超过7万亩,产量达到万吨、同比增长%。截至9月30日,市农投公司80克以上优级果已销售一空,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可喜局面。但目前尚有三个方面难题亟需破解。一是管护水平有待提升。全市猕猴桃平均亩产与测产潜力差距较大,其中一个重5/12要原因就是管护不到位。针对这一问题,要按照猕猴桃产业发展九大重点任务、二十条要求,严格落实《XX市猕猴桃生产技术标准体系》,持续加强猕猴桃基地规范化建设,下大力提高猕猴桃基地亩产水平,力争明年全市猕猴桃产量和商品果率分别提高10%以上。二是病虫害防治水平有待提升。全市猕猴桃果园基本没有人工防风林,大面积发生病虫害的机率较大。在猕猴桃基地建设防风林,既能够防止大风对猕猴桃果子造成擦伤,也能够减轻或防止病虫害发生,同时还能够在一定区域内实现生物多样性,有利于提升猕猴桃品质。去年以来,我们针对猕猴桃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着力优化完善气象防雹炮点建设,建成24个100亩以上集中连片基地灌溉设施,防雹和灌溉两个关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今年和明年要把风害防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拿出具体有效的措施,科学合理建设一批主防风林带,在连片猕猴桃基地设置生物隔离带,推广使用防风布等设施,最大限度减少风害和病虫害影响。三是花粉自给能力有待提升。目前,全市猕猴桃花粉需大量从陕西、四川等地购买,且采购的花粉为上年冷藏花粉,活性不强、成功率低,安全性差、存在携带病菌的风险。今年10月至明年11月,省里计划在我市和贵阳建设猕猴桃花粉基地1000亩,市农业农村局要高度重视,加强向上精准对接,争取省里给予我市更多计划,在都格、发耳、野钟等低海拔河谷地区布局一批花粉基地,着力解决花粉本地化供应问题。第三,关于刺梨产业。今年全市刺梨进入盛挂果面积为万亩,但刺梨收购量与预测产量差距较大,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一是今年8月下旬以来雨水偏多,刺梨进入成熟期后鲜果落果、烂果较为严重,同时果园泥泞湿滑影响采摘;二是部分种植地块坡度较陡,机耕道配套不到位,运输成本高,农户不愿采摘;三是部分农户将种植的金刺梨销往安顺等地区;四是受疫情影响,年初部分地块施肥量不足,影响挂果率。今年全市15万亩刺梨产业提质增效任务已完成,但还有大量刺梨基地管护水平较低、效益不明显。经国家林草局刺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荐,目前全省刺梨主要种植贵农5号。要抢抓冬春植树造林有利时机,大力推广贵农5号等刺梨良种,抓紧组织补植补种,对种植不满3年、成活率高于85%的刺梨基地进行定点补植,对成活率较低的刺梨基地进行全面补种,确保刺梨基地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保持85%以上。在刺梨区域布局上,我市是全省4个重点区域之一,六枝、盘州、水城进入全省15个种植大县行列。我们要用好纳入省重点布局的有利条件,扎实做好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等林业项目申报,积极争取省20xx-20xx年示范点建设项目,通过打造标准化示范基地提升全市刺梨基地建设水平。今年我们提出大力攻克刺梨鲜果保鲜技术,目前正在开展涂膜对比试验,要继续加大力度,找准保鲜的影响因子和技术路线,有效缓解今后刺梨大量集中上市带来的加工压力。第四,关于茶叶产业。今年以来,我们着力在提档、增产、全利用上下功夫,一季度和上半年全市茶叶产量和产值7/12增速均排名全省第一;1-10月全市茶叶产量和产值分别增长%和%,其中夏秋茶产量同比增长%,占全市茶叶产量的61%,占比较上年提高个百分点。但受夏秋茶市场销路未打开、具备机采条件茶园面积占比低、生产成本高等因素制约,全市夏秋茶产量仍然较低,对茶叶产业的贡献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下一步,要按照茶叶10大重点任务和19条要求,以冬季茶园管护为契机,以茶叶标准园建设为抓手,扎实做好茶园肥培管理和绿色防控,同步推进机采茶园建设,确保全市茶园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要抓紧部署明年春茶采摘工作,组织农技人员、田间土专家,在茶区开展茶园管理、茶树修剪、茶树防冻、双手采茶、茶叶加工等培训,通过理论讲解、实际操作等方式,实现对所有经营主体的全覆盖,提高采茶效率,降低采摘成本,防止优质茶青浪费。要认真组织研究,大力开发白茶、红茶等市场需求大的产品,力争明年在提升夏秋茶产量、实现茶叶全利用方面取得更大突破。要支持凉都水城春茶叶公司发展壮大,推动盘州、水城、六枝改扩建茶叶初制生产线,促进初精制分离,改进加工工艺,提高茶叶品质。第五,关于食用菌产业。截至10月底,全市食用菌种植达到亿棒,完成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市目标任务的%。但从全市整体发展水平看,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产业链条短、技术人才缺乏、龙头带动不强、品牌建设滞后等制约。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围绕《XX市食用菌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xx-20xx年)》,按照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的1234思路,借助黔菌黔菇省级公共品牌优势,全面加强制种、产棒、养菇、销售、加工等环节工作,推动全市食用菌产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确保今年种植规模达到亿棒、产量万吨、产值5亿元;20xx年种植规模达到3亿棒、产量万吨、产值亿元;20xx年种植规模达到5亿棒、产量18万吨、产值19亿元。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大对食用菌优强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释放康群缘生物科技公司亿棒的菌棒产能,提升六枝上善和公司、盘州黔芝菌宝公司等企业菌棒生产能力,确保明年全市菌棒生产能力达到亿棒以上、菌材自供能力达20%以上,在菌种研发、菌棒生产、出菇基地建设、集散市场、菌棒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加快形成闭合的产业链条。我市发展夏菇具有凉爽湿润的独特气候优势,要大力发展L808、0912等优良香菇品种,加快发展赤松茸、黑皮鸡枞、红托竹荪、茶树菇、羊肚菌等珍稀、特色、高效益的品种,走出一条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特色之路。在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方面,国有企业要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探索创新市场化运作模式,完善与合作社、农户等的利益联结机制,稳定菌棒、菌材等市场秩序,推动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第六,关于蔬菜产业。截至10月底,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万亩,累计产量万吨,但除生姜、芋头有一定规模外,大部分蔬菜分散在各家各户,规模化种植程度不高,冬春季节供应品种单一,难以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是重要的政治任务,各县市区要认真履行菜篮子负责制,9/12大力推进保供蔬菜基地建设,确保今年秋冬种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1万亩,统筹做好市中心城区和县城保供蔬菜及特色蔬菜产销工作。根据7月、10月平均气温分布,我市水城、盘州大部区域和六枝部分区域,被省蔬菜专班列为高、中海拔区的一类区域,即耐寒、半耐寒蔬菜夏秋主产区。为聚焦优势季节、重要时段和优势单品,合理衔接茬口,构建周年高效种植模式,省安排我市秋冬季重点种植结球甘蓝、大白菜
本文标题:市长在全市农业产业发展推进会上关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684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