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河长制工作汇集含讲话、汇报2025
河长制工作持续推进,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促进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河长制工作汇集含讲话、汇报2025”,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有所用途!
1/85河长制工作汇集含讲话、汇报2025河长制工作合集1.全省电视电话会议讲话2.河长制工作会议讲话3.推进会讲话4.工作情况汇报5.大会表态发言6.领导小组会议讲话7.调度会讲话在全省全面推行河长制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同志们:全面推行河长制是中央部署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我国水治理体制和生态环境制度的重大创新,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国家和省高度重视,国家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河湖管理保护发表重要论述,亲自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意见》,对全面推行河长制作出总体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水利部、环境保护部印发了《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实施方案》。水利部、环境保护部等十部委联合召开了贯彻落实《意见》视频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充满欣慰地说到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从出台文件到召开会议,从制定政策到工作部署,这一切充分彰显了中央加强河湖管理保护的鲜明态度和坚强决心。省级层面,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河湖监管保护。我省早在2009年就开始在三岔河流域实施环境保护河长制,到20xx年在全省八大水系推广实施。20xx年省政府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进一步深化了河长制工作,在全省八大水系及一、二级支流和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面实施河长(湖长、库长)制。对乌江流域的治理与改革发展反复召开了大会,国家出台《意见》和召开视频会议后,我省立即启动了相关工作。敏尔书记、志刚省长亲自过问,省政府三次召开专题会,对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一些基础工作也在加快推进。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任务就是传达学习中央《关于全面推进河长制的意见》,贯彻落实全国河长制视频会议精神,对全省推行河长制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充分认识全面推行河长制的重要意义水是生命之源,江河湖泊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人类文明史,就是不断治水害、兴水利的历史。推进河长制,强化江河湖泊保护,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抓好落实。(一)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党中央、国务院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3/85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总书记要求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江河湖泊是生态系统和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具有不可替代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山川秀美关键在水,建设美丽中国关键也在水。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河湖水域不萎缩,功能不衰减、生态不恶化,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全面推行河长制,目的就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础支撑。(二)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解决复杂水问题、完善水治理体系的有效举措。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河湖管理和保护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不少河湖开发已经接近或超出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水体污染、河道断流、湖泊萎缩、生态退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近几年,牛奶河、酱油河、油画河,这些新名词出现在公众视野,与之相应的是此起彼伏的让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的呼声,反映了百姓对水污染的担忧和水环境改善的急迫心情。国家水十条要求,到20xx年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的比例要达到70%以上,长三角、珠三角力争消除劣Ⅴ类水体,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还有4年时间,全国水环境质量要再上台阶,不少地区要有显著改善,急需新举措攻坚克难。实行河长制,能够发挥地方党委政府的主体作用,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统筹协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河湖生态新格局,是被多地实践证明了的治水好举措。(三)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一些地方对河湖重开发轻保护,重治标轻治本,侵占河道、围垦湖库、超标排污等现象时有发生,河湖不堪重负。在众多的水生态问题中,最突出的是污染问题。水污染表现在河里,源头在岸上,深究其实质,是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问题,根子是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依赖资源环境的消耗。大量的实践证明,岸上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直接影响了河中有什么样的水体水质。实施河长制,明确党政一把手河湖管理保护的第一责任,必然促使各级党委、政府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污染防治,更加注重水生态保护。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实施河长制,有利于倒逼各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控制和减少污染,着力加强源头治水,进而保障源头活水。二、正确把握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国家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是加强河湖管5/85理的纲领性文件,对实施河长制作出了科学系统全面的顶层设计。各地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要把《意见》作为总依据、总遵循,按照水利部、环保部《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实施方案》,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正确把握什么是河长制。河长制简单地说就是由党政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湖的管理保护。河长制是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后,针对无锡市水污染严重、河道长时间没有清淤整治、企业违法排污、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等现象,无锡市委、市政府自加压力,首创的一项水环境管理制度。由于实施以来效果很好,近些年陆续在部分地方得到推广。河长制通过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从各级党政一把手到水生态保护的具体责任者,从打捞垃圾、河道管理到环境总把关,任务被分配到每一层级的每一个人,解决了过去河湖环境管理责任不清、职责不明的问题。实施河长制,把地方党政领导推到了第一责任人的位置,最大程度整合了各级党委政府的执行力,弥补了早先九龙治水的不足。责任划清楚后,过去可以推脱的事情,现在推也推不出去了,原本无人愿管的河流也就有了主人。实质上,河长不是职务,更多的是一种责任。身为一河之长,有问题要及时处理,不处理或处理不当则可能面临追责。其次,要正确把握河长制的主要工作任务。相对我省过去实施的环境保护河长制,此次全面推行的河长制工作内涵更加丰富、范围更加宽泛。《意见》明确了六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一是加强水资源保护。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坚持节水优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严格水资源功能区管理监督,根据水功能区划确定河流纳污容量和限制排污总量。二是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严格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控,依法划定河湖管理范围,强化岸线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严禁以各种名义侵占河道、围垦湖泊、非法采砂,对岸线乱占滥用、多占少用、占而不用等突出问题开展清理整治,恢复河湖水域岸线生态功能。三是加强水污染防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河湖水污染防治目标和任务,统筹水上、岸上污染治理,完善河湖排污管控机制和考核体系。排查入河湖污染源,加强综合防治。优化入河湖排污口布局,实施入河湖排污口整治。四是加强水环境治理。强化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按照水功能区确定各类水体的水质保护目标,切实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加强河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因地制宜建设亲水生态岸线。综合整治农村水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五是加强水生态修复。推进河湖生态修复和保护,禁止侵占自然河湖、湿地等水源涵养空间。稳步实施退田还湖还湿、退渔还湖,恢复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强化山水林湖系统治理,对重要生态保护区实行更严格的保护。积极推进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综合治理,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维护河湖生态环境。六是加强执法监管。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加大河湖管理保护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7/85建立河湖日常监管巡查制度,实行河湖动态监管。落实河湖管理保护执法监管责任主体、人员、设备和经费。严厉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上述工作任务必须全面深入了解,逐项加以落实。《实施方案》要求各地抓紧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目标、主要任务、组织形式、监督考核、保障措施,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阶段性目标,重点做好几项工作:一是确定河湖分级名录。抓紧提出需要省、市、县、乡级领导担任河长的名录。二是明确河长制办公室。抓紧提出设置方案。三是细化实化主要任务。围绕《意见》提出的六大任务,结合地方实际,细化实化工作任务,提高方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四是强化分类指导。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着力解决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五是明确工作进度。要在20xx年底前出台省级工作方案,力争20xx年6月底前出台相关制度及考核办法,全面建立河长制,当然,这是国家的总体要求,具体到我省,这个进度只能提前。第三,要正确把握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行河长制,必须贯彻落实好《意见》明确提出的四个坚持原则。一是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全面推行河长制的立足点,核心是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穿到河湖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全过程,促进河湖休养生息、维护河湖生态功能。二是坚持党政领导、部门联动。党政领导、部门联动是全面推行河长制的着力点,核心是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河长职责,协调各方力量,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问题导向、因地制宜是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关键点,核心是从不同地区、不同河湖实际出发,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实行一河一策、一湖一策,解决好河湖管理保护的突出问题。四是坚持强化监督、严格考核。强化监督、严格考核是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支撑点,核心是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保护的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拓展公众参与渠道,让人民群众不断感受到河湖生态环境的改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六项具体工作要求:一是完善工作机制。要求各地建立河长会议制度、信息共享制度、工作督察制度、考核问责与激励机制、验收制度等工作机制。二是明确工作人员。要落实河长制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责任主体、设备和经费,满足日常工作需要。三是强化监督检查。要对照《意见》和工作方案,检查督促工作进展情况、任务落实情况。水利部、环保部将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四是严格考核问责。要加强工作监督考核,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有效落实。水利部将把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环保部将其纳入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考核。水利部和环保部将在20xx年底组织对建立河长制工作进行中期评估,20xx年底组织总结评估。五是加强经验总结推广。要积极开展推行河长制情况的跟踪调研,不断提炼和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好举措、好政策,逐步完善河长制的体制机制。水利部、环保部将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经验交流。六是加强信息公开和9/85信息报送。各地要通过主要媒体向社会公告河长名单,竖立河长公示牌。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动态跟踪进展情况。自20xx年1月起,省级每两月将贯彻落实进展情况报送水利部及环境保护部,第一次报送时间为1月10日前;每年1月10日前将上年度总结报送水利部及环境保护部。三、真抓实干,全力加快推行河长制各项工作我省位于长江、珠江上游,全面推行河长制,对巩固提升我省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功能,建设我省生态文明先行试验区意义十分重大。经过省委、省政府慎重考虑,决定在工作目标时限要求上,比中央要求大幅度提前,计划20xx年3月底前出台省级工作方案(提前9个月),20xx年6月底前制定出台相关制度及考核办法,全面建立河长制(提前1年)。围绕这一目标,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开展以下工作:(一)抓紧落实河长制的组织形式。一是抓紧确定河湖分级名录。关于河长设置,根据《
本文标题:河长制工作汇集含讲话、汇报2025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688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