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关于推动景区高质量发展的交流研讨材料
聚焦服务提升与文化融合,强化科技创新,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携手共创景区美好未来!下面是网友整理分享的关于推动景区高质量发展的交流研讨材料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关于推动景区高质量发展的交流研讨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非常有幸参加此次习近平经济思想专题培训班,通过系统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我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核心要义和实践伟力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文旅行业一线,分管景区安全与运营工作的同志,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习近平经济思想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南。下面,我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思想、改革、创新、服务”四个维度,谈几点粗浅的学习体会与实践思考,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以思想伟力定向领航,筑牢景区发展的理论根基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其鲜明的实践品格尤为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并要求我们“立足我国国情和我们的发展实践,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基层工作者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金钥匙”。对于我们XX景区而言,我们的“国情”与“实践”,就是独特的自然禀赋与人文底蕴,是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与现有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是安全生产的巨大压力与运营效益提升的迫切渴望。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绝不能停留在“听听报告、记记笔记”的层面,而必须将其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内化为谋划工作的总遵循、破解难题的总方略。首先,要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工作。当前,旅游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游客消费模式从传统的观光游览向深度体验、文化感知、休闲度假转变。面对这一趋势,我们不能再简单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应运用发展的、全面的、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景区的发展既面临着宏观经济波动、行业竞争加剧的外部挑战,也拥有消费升级、政策扶持的重大机遇。在安全管理上,我们要认识到安全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不能因为强调安全而畏手畏脚、裹足不前,也不能为了追求效益而心存侥幸、忽视风险。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把安全生产摆在首要位置,将安全理念贯穿于规划、建设、运营的全过程,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其次,要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我们XX景区的发展历程,同样是一座亟待挖掘的“富矿”。过去,我们可能更关注游客接待量、门票收入等显性指标,而对游客满意度、二次消费转化率、品牌美誉度等隐性价值重视不够。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这些正是制约我们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敢于直面问题,深入一线调研,把游客的“槽点”、员工的“难点”、运营的“堵点”作为我们工作的切入点。通过建立常态化的问题排查和整改机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景区停车难、高峰期拥堵、服务同质化等具体问题的有效对策,从而推动景区管理水平的系统性提升。二、以体制改革激发活力,重塑景区治理的新格局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并强调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论述为我们推动景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长期以来,部分国有景区存在管理体制僵化、运营效率不高等问题。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就是要我们敢于向沉疴积弊“开刀”,以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为景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一方面,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景区管委会的宏观调控与监管服务作用。过去,我们习惯于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管理景区内的一切事务,从商铺布局到经营项目,事无巨细。这种“保姆式”管理,虽然在特定时期起到了规范作用,但也束缚了市场主体的活力。未来,我们必须转变角色,从“全能选手”变为“金牌裁判”。要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市场化方式,引入有实力、有创意、有信誉的社会资本和专业运营团队,参与景区内的酒店、餐饮、文创、娱乐等业态的开发与经营。我们的职责则聚焦于制定标准、强化监管、优化服务。比如,在安全管理领域,我们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的第三方安全评估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提升专业化水平。在运营管理上,则要为所有经营主体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打破垄断,鼓励竞争,最终让游客享受到更优质、更多元的服务。另一方面,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在壮大国有资产的同时,大力支持和引导民营资本、社会力量参与景区建设。我们XX景区作为重要的国有资产,其保值增值是我们的核心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排斥其他所有制经济。相反,我们要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可以通过股权合作、项目共建、品牌授权等模式,与非公有制经济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我们可以将景区的部分非核心资产,如停车场、观光车队、特色民宿等,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其经营活力。同时,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确保国有资产在开放合作中实现价值最大化。通过这种改革,不仅能够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吸引增量投资,更能将不同所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汇聚到推动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共同事业中来。三、以创新驱动引领未来,打造景区发展的核心引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在当前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景区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面对部分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面临“低端锁定”风险的警示,我们必须警醒,旅游产品如果长期停留在“门票经济”的初级阶段,也同样面临“低端锁定”的风险。因此,我们必须将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以全方位的创新突围破局。首先是科技创新与智慧赋能。我们要积极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5G、AR/VR等前沿技术,全面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在安全管理上,要从传统的“人海战术”向“智慧安防”转变。通过部署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对客流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预警,一旦人群密度超过阈值,系统便能自动告警,为我们采取分流、限流措施赢得宝贵时间。通过建立覆盖全域的应急广播和智慧救援系统,可以实现险情“一键报警”、救援力量“一图调度”,极大提升应急处置效率。在运营服务上,要通过官方APP、小程序等平台,为游客提供智能导览、在线预订、虚拟体验等便捷服务,利用大数据分析游客行为偏好,实现旅游产品的精准推送和个性化定制,将流量转化为消费,提升综合效益。其次是产品创新与业态升级。要跳出“景点”的局限,向“场景”延伸。紧扣游客对文化深度体验的需求,我们可以依托XX景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沉浸式演艺、剧本游、国风研学等新型文旅产品,让静态的文化遗产“活”起来。紧扣游客对健康休闲的需求,我们可以利用优良的生态环境,打造森林康养、山地运动、生态露营等“旅游+”新业态,满足全年龄段、多层次的消费需求。这种产品创新,不仅能有效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更能显著提升客单价,推动景区从单一的观光目的地向复合型旅游度假区转型。最后是管理创新与模式变革。创新不仅是技术和产品的创新,更是管理理念和工作模式的创新。我们要打破部门壁垒,建立跨部门的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安全、运营、营销、后勤“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在安全管理上,要引入“风险预控”和“双重预防机制”等先进理念,将安全管理的关口前移,从被动应对事故转向主动防范风险。在人才培养上,要建立更加灵活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立足岗位进行微创新、小改革,营造“人人皆可创新、事事皆可创新”的浓厚氛围,让创新活力在基层充分涌流。四、以人民为中心增进福祉,谱写景区服务的新篇章习近平经济思想蕴含着深厚的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强调要坚持共享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对于景区而言,“人民”既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广大游客,也是我们发展的依靠力量——当地社区群众和全体员工。我们的所有工作,最终都要落到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上。第一,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供更优质的生态产品。XX景区的核心吸引力,正在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好这里的“绿水青山”,就是保护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对游客和子孙后代最大的负责。作为分管安全和运营的负责人,我深知生态安全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以最严格的制度、最有力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要全面推行绿色运营,实施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环保材料。要坚决守住生态红线,对任何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建设项目和经营活动实行“一票否决”。通过不懈努力,我们要让游客在XX景区不仅能看到美丽的风景,更能享受到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和宁静的环境,真正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第二,要坚持以游客为中心,提供更贴心、更暖心的服务。游客的满意度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最终标准。我们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体化为“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这意味着我们的服务要更有温度、更有深度。在硬件上,要持续完善旅游厕所、母婴室、无障碍通道等公共服务设施,补齐服务短板。在软件上,要大力提升一线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技能,推行标准化服务流程,同时鼓励个性化、人性化的温情服务。我们要建立高效的游客投诉处理机制,将游客的每一次抱怨都视为改进工作的宝贵机会。通过提供安全、舒适、便捷、愉悦的旅游体验,不断增强游客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每一位来到XX景区的游客都能乘兴而来、满意而归。第三,要推动发展成果共享,带动区域协同发展。景区的发展不能是孤立的,必须与所在区域的发展融为一体。我们要积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通过“景区+村集体+农户”等模式,引导周边社区群众参与到旅游服务中来,发展特色餐饮、精品民宿、农产品销售等配套产业,将景区的“人气”转化为当地群众的“财气”,实现景村共建、合作共赢。同时,我们也要关心关爱景区员工,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建立公正合理的薪酬体系和职业发展通道,让员工共享景区发展的红利,从而凝聚起推动景区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各位领导,同志们,学之愈深,知之愈明,信之愈坚,行之愈笃。我将以此次学习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并将其与景区安全运营的实践紧密结合,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以改革突围带动创新发展,以创新发展提升服务品质,为把XX景区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谱写新时代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本文标题:关于推动景区高质量发展的交流研讨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694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