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县关于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的工作情况报告
全国科普月活动在县内广泛开展,涵盖科技展览、讲座、互动体验等丰富形式,激发公众科学热情,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县关于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的工作情况报告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县关于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的工作情况报告2025年9月是我国首个“全国科普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重要论述,我县紧密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的活动主题,于9月1日至30日期间,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覆盖广泛、富有成效的科普活动。本次活动严格遵循预定实施方案,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技成果送入千家万户,极大地激发了全县民众的科学热情,提升了全民科学文化素养,为我县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力。现将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活动扎实落地为确保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县科协牵头,县委宣传部、县科技局、教育局、卫健委、农业农村局、总工会等二十余家单位共同参与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活动筹备初期即制定了详尽的《XX县开展全国科普月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活动主题、时间节点、重点内容和责任分工,形成了“统一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工作格局。在经费保障方面,县财政划拨专项资金约25万元,用于支持主场活动场地布置、科普展品租赁、专家讲座酬劳、宣传物料印制及志愿者服务补贴等关键环节。这笔资金的到位确保了各项活动,特别是大型展览和高端讲座的品质与效果。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鼓励本地科技企业、科技小院等单位提供物资和技术支持,形成了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补充的多元化保障体系,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动员组织方面,全县共招募并培训了超过200名科普志愿者,他们来自教师、医生、企业技术骨干、退休科技工作者和在校大学生等多个领域。通过系统培训,这支队伍在活动月期间深入基层一线,成为传播科学知识、提供科普服务的中坚力量,确保了科普信息的精准传达和活动的有序进行。二、聚焦核心主题,多维并举,筑牢崇尚科学的思想根基本次科普月活动紧扣核心主题,通过理论宣传、成果展示与精神弘扬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性地构建了崇尚科学、尊重创新的社会价值导向。(一)深化理论宣传,引领科普正确方向为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重要论述深入人心,我县组织开展了多层次、广覆盖的理论学习宣传活动。活动月期间,联合县委党校,邀请资深专家和优秀教师举办了5场专题讲座和3场科技工作者研讨会,深入解读《科普法》及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受众群体覆盖了机关干部、企业员工、社区居民、乡镇村民和青少年学生,直接参与人数超过1500人次。同时,充分利用“科普XX平台”、“科创强县”等线上新媒体矩阵,开设了“科普月学习专栏”,累计转载和发布相关学习资料、专家解读文章60余篇,总阅读量突破3万人次,有效扩大了理论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为全县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二)展示创新成果,彰显区域发展活力为直观展示科技创新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我县联合县科技局、企业科协及科技小院等单位,精心策划并举办了“科技赋能,智创未来”大型科技创新成果展。该展览于9月2日在XX广场随启动仪式同步开展,并持续在各主要科普阵地巡回展出一周。展览集中展示了“十四五”以来我县在现代农业、工业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取得的28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其中,围绕我县“XX特色产业”开发的智能节水灌溉系统、新型种植技术模型,以及本地企业研发的新材料产品实物吸引了大量民众驻足观看。现场的机器狗编程表演和VR农业体验等互动环节,更是让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近距离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的无穷魅力。据不完全统计,系列展览活动累计吸引参观者超过8000人次。此外,“科普报告话前沿”系列活动邀请了5位行业骨干专家和企业技术带头人,面向不同群体开展了10场专题科普报告。报告内容紧密结合我县产业特色,深入浅出地解读了“XX特色产业”的种养殖新技术、红花产业链延伸、光伏新能源开发等前沿科技成果和发展趋势。这些报告不仅激发了广大学生的科学梦想,也显著提升了产业工人对新技术的认知和应用能力,为我县产业转型升级储备了知识力量。(三)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爱国奋斗情怀为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我县深入挖掘科技工作者的感人故事,开展了系列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活动期间,组织了8场“科学家故事分享会”,邀请了我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资深专家、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基层科普宣传员,走进6所中小学、4个社区和2个偏远村队,分享他们在科研攻关、技术推广中勇攀高峰、无私奉献的奋斗历程。同时,各学校和社区还组织观看了《钱学森》等科学家主题纪录片和电影,深刻揭示了科技创新成果背后蕴含的科学思维与家国情怀。作为我县第十四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精神在身边”主题绘画比赛得到了全县中小学生的积极响应。共收到来自22所学校的参赛作品近600幅。学生们用画笔描绘了他们心中的科学家形象和身边的科学故事。经过专家评审,评选出80幅优秀作品在县图书馆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专题展览,并择优推荐15幅作品上报地区科协参加终评,有效引导了青少年将科学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深耕基层需求,精准服务,推动科普活动惠及全民本次科普月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密围绕社会热点和重点人群的实际需求,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受欢迎的群众性科普服务。(一)紧扣社会热点,精准回应民生关切针对卫生健康、食品安全、网络安全、防灾避险等公众普遍关注的领域,我县组织了针对性强的系列科普活动。结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等节点,联合县卫健委在全县12个社区和5个乡镇卫生院开展了“健康生活,科普同行”主题讲座及大型义诊活动,普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知识,累计服务群众超过3500人。联合县委网信办,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方式,向公众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和防范电信诈骗的技巧,提高了民众的网络安全意识。(二)聚焦重点人群,实现科普精准滴灌针对青少年群体,邀请地区科协的“科普大篷车”先后驶入我县12所中小学,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学校,带来了“无弦琴”、“VR体验”等20余件互动展品,开展科普实验和表演秀24场,让超过5000名学生在寓教于乐中体验科学的奥秘。我县XX小学的“青少年科学体验馆”和“少年科学院”在科普月期间举办了“数字时代,智创未来”主题展览和系列科学工作坊,接待学生参观体验超过2000人次。针对农民群体,结合秋季农业生产关键期,组织县农业农村局、科技小院的15名专家组成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举办了8场农作物种植技术培训班和5场畜牧养殖技术讲座,内容涵盖病虫害绿色防控、科学施肥、良种繁育等方面,现场解答农民生产难题,培训农民超过800人,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针对老年人群体,针对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在10个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开展了20场“智能手机科普课堂”,手把手教老年人使用微信、在线支付、预约挂号等功能,帮助超过600名老年人融入智慧生活。同时,举办的15场老年人健康养生讲座,也受到了广泛欢迎。针对产业工人群体,联合县总工会、应急管理局、人社局等部门,深入3个主要工业园区的企业科协,围绕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开展了6场专题科普培训,覆盖产业工人超过1000人,有力提升了其安全生产意识和职业技能素养。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群体,紧扣我县“科普+乡村振兴”战略,组织了2批次共计80名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赴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环保项目地进行参观体验。通过实地考察和现场讲解,使其深刻理解科技在推动农牧业增收、改善生态环境中的关键作用,提升了其运用科技思维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创新活动载体,打造品牌,营造崇尚科学的浓厚社会氛围为了扩大科普月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参与度,我县着力打造了一系列品牌活动,并充分利用各类科普阵地,形成了点面结合、线上线下互动的立体化宣传格局。(一)主场活动引爆热潮,集中展示科普成果9月2日,2025年XX县全国科普月启动仪式在XX广场隆重举行。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出席,来自各单位的代表、科普志愿者、科技工作者和学生代表等共计12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上的科普文艺表演、优秀科技工作者表彰等环节,迅速点燃了全县的科普热情。启动仪式后,随即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大型集中宣传活动。活动现场设置了科普展示区、互动体验区、健康服务区和咨询宣传区等四大板块。全县25个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成员单位共同参与,展出科普展板120余块,发放各类科普宣传资料和科普宣传品共计2万余份。机器人舞蹈、无人机飞行表演、趣味化学实验等互动项目吸引了大量市民排队体验,形成了强大的宣传声势,掀起了科普活动月的第一个高潮。(二)科普阵地全面开放,联动服务未来一代活动月期间,我县博物馆、7080年代印象科普体验馆、气象科普馆等三大科普场馆不仅延长了开放时间,还推出了特色主题活动。植物科普馆的“植物与生态”特展、7080年代印象馆的“追寻历史足迹,感受科技变迁”研学路线,吸引了大量亲子家庭和学生团体。据统计,三大场馆在科普月期间累计接待访客超过1万人次,较平日增长近200%。各社区科普体验馆和学校科普阵地也发挥了重要作用。XX街社区科普体验馆利用其健康监测设备,组织医疗科技工作者每周开展健康义诊和知识讲解。各中小学则利用校园科技馆、实验室等阵地,举办了“展开科学翅膀·放飞科学梦想”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全县共有30余支校队参与角逐,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科学文化生活。五、活动成效、存在不足与下步打算(一)主要成效本次全国科普月活动组织有序、内容充实、亮点纷呈,取得了显著成效。1.覆盖面广,参与度高全县累计开展各类线上线下科普活动超过180场次,实现了乡镇、社区、学校、企业全覆盖。据初步统计,直接参与活动的公众超过4万人次,线上活动触及人群超过12万人次,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2.科学素质有效提升通过系统化、精准化的科普服务,公众的科学认知水平和科学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活动后的随机问卷调查显示,公众对本次活动的满意度高达95%,尤其在健康素养、网络安全和农业科技知识方面收获颇丰。3.社会氛围日益浓厚报纸、电视、新媒体等多种媒介对活动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营造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风尚,科学家精神和创新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二)存在不足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一是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部分偏远农村地区的科普资源相对薄弱,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二是社会力量参与的深度不够,市场化、社会化的科普动员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三是科普活动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仍需完善,存在“活动月热、平时冷”的现象。(三)下步打算立足新起点,展望新征程。我县将以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契机,总结经验,补齐短板,推动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1.推动科普工作常态化将科普月期间的成功做法和品牌活动固化下来,融入日常,建立健全社区、学校、企业的常态化科普工作机制。2.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紧密围绕我县“XX特色产业”等中心工作,开发更具地方特色和针对性的科普资源,推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深度融合。3.构建社会化大科普格局加强与社会组织、科技企业的合作,探索建立科普产业联盟,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和力量投身科普事业,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动局面。总之,2开展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是我县科普事业发展史上的一次成功实践。我们将以此为动力,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为不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建设的社会基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标题:县关于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的工作情况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694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