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县财政部门关于深化县域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发言材料
县财政部门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分享的“县财政部门关于深化县域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发言材料”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关于深化县域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县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作简要汇报。当前,“百千万工程”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深度重塑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这既为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也对我们传统的投融资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日益增长的重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与财政收支平衡压力的双重考验,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破解资金瓶颈,已成为推动县域发展的“必答题”。今年4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若干举措》,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县财政部门正以此为契机,深刻把握政策精髓,积极探索符合县域实际的投融资新路径、新模式。一、厘清边界,优化政府投资效能财政资金是公共资源,必须用在刀刃上。我们深刻认识到,政府投资的“进”与“退”,直接关系到市场活力的“增”与“减”。为此,我们坚决贯彻落实省文件精神,着力优化政府投资管理,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一是明确政府投资范围。对照省文件要求,我们正积极配合县发改部门,研究制定我县的政府投资领域目录。我们将严格遵循《政府投资条例》规定,将政府资金精准聚焦于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社会公益服务、公共基础设施、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等公共领域。对目录以外的竞争性领域项目,政府资金原则上不再直接投入,为社会资本拓宽发展空间。同时,我们将建立投资范围定期评估调整机制,确保政府投资始终服务于全县发展大局。二是强化项目可行性论证与资金保障。我们将严格执行项目审批程序,把好可行性研究关。在项目论证阶段,我们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对项目的需求、规模、标准进行科学严谨的论证,坚决杜绝脱离实际的过度超前建设。特别是在资金筹措方面,我们将严格落实“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对建设资金来源存在缺口、渠道不明确的项目,一律不予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对于缺乏自身收益或收益无法覆盖运营成本的公益性项目,必须在可研阶段就明确运营管理资金的来源和保障机制,确保项目“建得成、更能用得好”。三是推动财政支持方式创新。我们将积极推进财政资金“补改投”改革,逐步改变以往“大水漫灌”式的无偿补助方式。对于支持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文旅融合等具有一定收益潜力的领域,我们将分类采取股权投资、注入资本金、设立引导基金等市场化方式进行投入。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还能形成可循环的公共资产,实现财政资金的保值增值与持续利用。二、破除壁垒,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激发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的投资内生动力,是本轮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核心要义。我县正全力构建一个让社会资本“愿投、敢投、能投”的良好生态。一是全面开放重大项目投资领域。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我们正会同相关部门,系统梳理全县在铁路、高速公路、充电桩、储能、先进制造业、现代设施农业等重点领域的重大项目,形成一份清晰、详实、具有吸引力的向民营企业推介的项目清单。我县正在推进的总投资10亿元的XX县城北高铁新城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城区道路建设项目以及XX电厂、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都将积极创造条件,欢迎社会资本参与。我们将大力支持民间资本与国有资本通过合资共设、股权转让、增资扩股等多元方式,共同参与这些重大项目的投资、建设与运营,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二是大力推广新型投融资工具。我们正积极研究和运用各类创新金融工具,为项目建设提供多元化资金支持。首先是加大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培育和推广力度。对于县内符合条件的、具有稳定现金流的存量资产项目,如产业园区、仓储物流、保障性租赁住房等,我们将主动对接专业机构,提供全流程辅导服务,力争推动我县首单基础设施REITs项目成功发行,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形成投资良性循环。其次是探索建立公用基础设施租赁机制。针对部分有稳定使用需求但短期内财政建设资金紧张的社会民生项目,我们将探索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政府通过长期租赁协议获得使用权的新模式。这种模式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严防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同时能有效减轻政府当期财政压力,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三是做强做优县域投融资主体。县属国有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投融资体系的关键一环。我们将按照市场化、实体化方向,推动县属城投公司等功能性国企的转型发展。通过整合优质经营性资产,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和考核机制,提升其自主造血能力、信用评级和直接融资能力。我们将支持其加强与证券交易所、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等方式在公开市场融资,将其打造成为能够有效承接重大项目、引导社会资本、服务县域发展的现代化市场主体。三、强化保障,夯实改革支撑体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协同配套与坚实保障。一是建立健全项目储备和推进机制。我们将围绕“百千万工程”的战略部署,建立一个分层分类、动态更新的重大项目储备库,涵盖实施项目、储备项目和谋划项目三个梯队。我们将协同发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强化要素保障,优化审批流程,为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全周期保障,确保好项目能够引得来、落得下、建得快。二是严守财政纪律和债务风险底线。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的同时,我们始终将风险防控放在首位。我们将严格落实省关于加强债务风险重点地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要求,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所有投融资模式创新都将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进行,我们会对每一个项目的融资方案进行穿透式审查,确保财政可持续,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三是优化投资环境与政策支持。我们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民营企业在项目招投标、要素获取、权益保护等方面与国有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同时,我们将不折不扣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成果转化税收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投入。各位领导、同志们,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也是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的关键一招。我县财政部门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指挥部的有力指导下,以更大的决心和更实的举措,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全力构建多元化、市场化、可持续的县域投融资新体系,为我市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走在前列贡献XX力量!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县财政部门关于深化县域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发言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694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