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研讨发言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研讨发言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研讨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重大战略,结合近期学习和工作思考,谈几点不成熟的体会和认识,与大家交流。发言若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通过再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论述,我的内心感受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一是“紧迫感”,二是“方向感”,三是“责任感”。这一战略构想,不仅仅是宏观经济层面的顶层设计,更是关乎国家长远发展和安全、关乎每个区域兴衰存亡的根本遵循。作为X县的“一线指挥员”,我时常反思,在全国、全省、全市构建新发展格局这盘大棋中,XX县的位置在哪里?我们的优势是什么?未来的路径该如何走?这种思考越深入,肩上的担子就越沉重。一、深化思想认识,把握战略主动学习的过程,是不断校准思想和行动“罗盘”的过程。过去,一谈发展,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招商引资、上项目,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外”。而新发展格局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这并非要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要求把发展的立足点更多地放到自身上来,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我个人而言,最大的思想触动在于对“循环”的理解。经济社会是一个生命有机体,其活力在于循环畅通。正如源文件所指出的,“如果经济循环顺畅,物质产品会增加,社会财富会积聚,人民福祉会增进”。这个循环,既包括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内部小循环,也包括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大循环。对于XX县这样一个地处内陆的县域单元,畅通循环尤为重要。过去可能存在一种误区,认为搞“内循环”就是在县域内搞“小而全”的自我配套。通过学习才深刻认识到,这是对战略的曲解。真正的内循环,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基础的,是要打破行政壁垒,让优质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XX县的“内循环”不是要画地为牢,而是要更主动、更高效地融入到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大动脉之中,成为其中一个功能完备、血脉畅通的“器官”。同时,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这对XX县的警示意义尤其深刻。我们的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如果缺乏人无我有的“独门绝技”,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就容易被边缘化,甚至在产业链重构中被“甩下车”。这种自立自强,不是什么都自己干,而是要找准定位,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里深耕细作,形成不可替代的比较优势,打造属于XX县自己的“金字招牌”。二、正视现实差距,保持清醒坚定以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为标尺,坦率地说,XX县当前还存在一些亟待补齐的短板和弱项。这既是挑战,也是未来发力的方向。一是供给体系适配性不强。我们的传统产业占比依然较高,产品附加值偏低,创新能力不足。面对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新趋势,我们能够提供的高品质、个性化、绿色化产品和服务还不够多,供给侧的升级速度没有完全跟上需求侧的变化。比如,我们的特色农产品虽有品质,但在品牌化、标准化、市场化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没有完全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和群众的实在收益。二是内需潜力挖掘不深。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从数据看,2021至2024年,最终消费对全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56.2%。反观我县,消费场景不够丰富,新型消费业态发展滞后,对周边地区的消费吸引力不强,甚至存在本地消费外流的现象。如何让群众“有钱能消费、有地方愿消费、有保障敢消费”,是我们必须破解的课题。三是要素循环流动不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引进来”的阻碍,我们的营商环境虽然在持续优化,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在政策精准度、服务便利度上仍有差距,对高端人才、优质资本、前沿技术的吸引力还不够强。另一方面是“走出去”的通道,我们的产品如何更顺畅地进入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物流成本、信息壁垒、市场渠道等都是现实的制约。四是自主创新能力不硬。正如文件中所强调,“如果缺乏关键核心技术,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虽然县域层面谈“关键核心技术”似乎有些遥远,但对于特色产业而言,关键的种源技术、加工工艺、品控技术等,就是我们的“命门”。在这方面,我们对外部技术的依赖度还比较高,本土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三、聚焦关键环节,探寻破局路径面对差距,不能气馁,更不能“躺平”。结合学习体会和XX县实际,我认为,下一步应聚焦以下几个方面,精准发力,努力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第一,以产业特色化为根基,做强经济循环的“供给端”。不贪大求洋,立足XX县的资源禀承和生态优势,集中力量培育一两个主导产业。例如,聚焦绿色生态农业,从育种、种养、精深加工到品牌营销,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推动“土特产”变成“大产业”。同时,紧跟数字经济浪潮,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我们的目标是,当别人提到某种高品质产品时,能立刻想到“XX制造”,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第二,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激活经济循环的“需求端”。一手抓消费升级,规划建设一批集文化、旅游、购物、休闲于一体的新型消费集聚区,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把人气聚起来、商气汇起来。另一手抓有效投资,不搞“大水漫灌”,而是精准聚焦产业升级、基础设施、民生补短板等领域,发挥好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特别是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上要适度超前布局,为长远发展打下基础。第三,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畅通经济循环的“大动脉”。要用“他山之石”来攻“自家之玉”,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让企业和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要主动向XX经济圈、XX城市群等先进区域“靠拢”,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强与头部企业的战略合作,力争在更广阔的产业链、供应链中找到自己的生态位。要破除一切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壁垒”,让商品和要素在XX县内外自由流动、高效配置。最后,我想强调,所有的发展路径,最终都要靠人来走通,靠创新来引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我们干部的能力和作风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摒弃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破局,以实干担当在新征程上书写XX县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研讨发言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695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