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校长在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校长强调新学期目标与挑战,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提升教育质量,加强学生关怀,共同努力实现学校愿景,大家准备好了吗?下面是网友整理分享的校长在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校长在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老师:这个暑假,我们都在忙碌中度过,却忙得充实,忙得喜悦,忙得满怀收获。一是我们为高考捷报而振奋,见证了学子们步入理想高校;二是我们因招生工作圆满结束而欣慰,整体生源质量稳步提升,社会认可度持续增强。三是教师培训扎实有效,从青年教师们认真谦逊、一丝不苟的磨课过程中,我们清晰看见XX高级中学璀璨的未来;四是新学期军训工作,全面展现出我校育人团队出色的组织管理能力,充分展示了X新生良好的综合素养。让我们为全体X人的努力付出和卓越成就点赞!这一切,离不开学校每一位老师的全心投入,得益于2025届高三年级创下的良好声誉。这一切,正是“人心齐,泰山移”的生动体现。而所有这些成就的根基,都源于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智慧付出。也由衷感谢X董事长、X理事长、X院长、X院长、X现代综合职业高中X校长及教育集团全体员工的鼎力支持。我们始终在思考:什么才是学校能够回馈给老师最好的福利?答案就是——持续的专业能力提升和坚实的职业发展保障。这不仅是我们对每一位教师的郑重承诺,更是学校立足当下、迈向卓越的根本所在。XX高级中学自2020年5月创立以来,虽历经风雨,却终见彩虹;每一份硕果,都离不开全体教师的智慧、汗水与坚守。接下来,请允许我重温我校的“三风一训”,与大家共勉。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它源自百年X的深厚传承,是我们立校育人的精神底色。“公”是一种胸怀,是服务社会、奉献家国的担当;“能”是一种力量,是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素养。我们既须传承“公能”精神,培育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更要勇于拥抱变革,善于开拓新局,真正做到“日新月异”。这不仅是X人的精神标识,也应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引领学生前行的灯塔。校风“持庄守正,居厚居实”。学校乃风化之源地,人文之渊薮。所谓“持庄”,是举止有度、气象庄严;“守正”,是信念坚定、方向不偏。我们倡导居厚不居薄,重在积淀而不浮于表面;居实不居华,追求实在而远离虚华。要始终以谨严持重的态度治校育人,摒弃巧言令色,以厚德笃行赢得社会的信任与尊重。我们守的是法度之正、学术之正、处世之正、行事之正,以此厚植学校发展之基,走出我们的康庄大道。教风“博文约礼,以铸以陶”。教育的根本在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师生们都应广求学问,恪守礼法。正如颜渊赞叹孔子:“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不正是我们追求的德育和智育并重吗?也正如《X校歌》所唱:“以铸以陶,文质彬彬。”——清晰地昭示了我们的使命:即以文化铸就学养,以礼教陶冶情操,培养文质彬彬、品德高尚的栋梁之才。“陶、铸”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我们要向教学设计要效率,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产生最大的正向价值;向教学流程要效益,无论是有效的导入,还是及时的反馈,以及完整的小结一个都不能少,真正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务实推进AI与教育融合;要向思维深度要效果,高中教学的特点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其思维深度,拓展其思维广度,这才是真正的能力提升,才是真正的“授之以渔”;我们也更要向核心素养要品质,注重非智力因素的激发,关注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风“切磋琢磨,益精益新”。《诗经》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玉器,切了还要磋,琢了还得磨。喻示我们,求学问道必须深入思考、彼此研讨、取长补短、修正缺点。要坚决摒弃不求甚解、浅尝辄止的态度,也要警惕那种“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巅峰”的过度自信。尤其在当今社会,团队协作才是实现突破和成功的加速器。作为陶行知研究会的会员校,我们更应大力推行“小先生制”,鼓励学生在学科学习和社团活动中互教互学、共同成长。“益精益新”,意在强调精益求精和日新月异。“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只有不断自我革新,勇于批判、勤于探索,方能实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高考如此,人生亦然——能用已知解读未知,以应变驾驭挑战,才是未来人才的核心素养。老师们,“三风一训”是学校治力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利于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持续稳定发展,是办出学校特色的有力保证,是学校的灵魂。让我们始终秉持“以爱为前提,以严为抓手,以美为标准”的核心育人理念,继续践行“全面育人十二条”准则,使之成为每一位X人的行动共识。新学年,新气象!愿我们继续并肩携手,以公能铸魂,以日新励行,共同书写XX高级中学更加辉煌的新篇章!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校长在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695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