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提纲 > 关于加快我市职业教育中高职一体化改革的思考
推进职业教育中高职一体化需优化课程体系 加强校企合作 提升师资力量 如何有效实施?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分享的“关于加快我市职业教育中高职一体化改革的思考”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1/13关于加快我市职业教育中高职一体化改革的思考关于加快我市职业教育中高职一体化改革的思考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xx〕〔…〕号)、《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技能〔…〕建设的若干措施》(〔…〕〔20xx〕〔…〕号)《〔…〕市贯彻落实〈教育部〔…〕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的意见〉的实施方案》(〔…〕〔20xx〕〔…〕号)精神,由市教育局牵头,冶金学院、市理工中专配合,采取实地走访、交流座谈等多种方式就加快我市职业教育中高职一体化改革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一、基本情况党的二十大报告,将职业教育摆在了与其他类型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职业教育迎来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市职业院校主要由1所高等职业院校(〔…〕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2所公办中职学校(〔…〕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和2所企业办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八冶技校)构成。根据《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中高职一体化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全市中高职一体化改革主要涉及的2所职业学校基本情况为:(一)〔…〕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由〔…〕市人民政府和〔…〕集团公司共同出资、〔…〕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集团公司职工大学和〔…〕师范学校合并改建。20xx年8月建成招生,实行市企共建共管,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接受〔…〕省教育厅业务指导。学院占地面积506亩,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近18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学院共成立了8个院系,开设冶金、化工、机电、建筑等38个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8100多名。近年来,冶金学院以服务全市2+4产业链为主导,提内涵、创特色、树品牌,学院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明显提高。一是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0xx年到20xx年分别招生2625名、2130名、2430名、3340名3300名,在校生人数由20xx年的3000多人达到现在的8000多人。二是就业质量稳步提高。近四年来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稳居全省51所本专科院校前十名。三是内涵建设成效显著。积极申报省级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有色冶金技术专业群认定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双高建设工作中期完成率高达%。已建成省级骨干专业1个、获省级教学教改方面的奖项10项,在国家和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中学院师生先后获得260项奖项,特别在20xx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四是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升。学院教师申报省市级各类科研项目125项,获批立项45项,33项科研项目顺利通过鉴定验收。先后为〔…〕集团、八冶集团、〔…〕瓮福公司等企业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创业培训和鉴定8000余人次,学院3/13被列为〔…〕市循环经济人才培训基地和人才特区建设试点单位,今年6月份,冶金学院和〔…〕公司合作共建5条教学示范生产线,和经开区6家规上企业挂牌成立实习实训基地,与哈尔滨焊接研究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服务社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二)〔…〕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前身为〔…〕市师范学校,20xx年更名为〔…〕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09亩,教职工91人,在校学生1600人,开设机电技术应用、幼儿保育、文化艺术等11个专业。近年来,着力深化改革,激发办学活力,提升办学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制定了《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谋划利用2-3年时间创建国家级优质中职校。紧密对接我市2+4产业链,优化专业设置,打造四主一特专业体系,组建学前教育、信息技术、工业制造3个专业学部,整合设置教育与文化艺术类、信息技术类、加工制造类、农林类四大骨干专业群和职普融通试点专业体系。20xx年中职高考本科上线40人,较上年增加23人,在全省中职生技能大赛中,共有17名学生获奖。在全省181所普通中职质量检测中,市理工中专跻身前20名,取得历史性突破。积极争取省上专项资金,投资4000万元建设综合实训基地项目,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实训室,升级改造校园安监系统,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二、改革推进情况根据《〔…〕市中高职一体化改革实施方案》安排,改革主要任务有以下三项:一是成立〔…〕市职业和成人教育发展中心,为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统筹指导服务县区职教中心和全市职业和成人教育发展规划、项目建设、校企合作及技能培训等。〔…〕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冶金学院)〔…〕市教育局管理,冶金学院托管〔…〕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理工中专,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主要职责是服务全市中小学实践课程,可独立运行)。在〔…〕开放大学设立冶金学院成人教育分中心。冶金学院和理工中专编制、领导职数不变,在机构编制部门规定限额内自主设置内设党政管理机构,报行政主管部门和机构编制部门备案,根据实际需要科学设置教辅教学机构,报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或备案。二是理顺运行机制。托管机构党组织由冶金学院党委统一领导,讨论决定事关各托管机构改革发展稳定及教育教学、行政管理中的三重一大事项和学校章程等基本管理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和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教育、培训、选拔、考核和监督。讨论决定各托管机构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负责人的人选,协助上级党组织做好学校领导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等工作。托管机构保留各自独立法人,人事、劳资、财务、后勤相对独立。教职工身份待遇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管理,现有在职专任教师、管理和教辅人员原有身份保持不变,职称、聘用关系和待遇保持不变。各托管机构新招聘入职人员5/13由冶金学院统一调配,按岗定薪,根据空编和岗位办理入编备案手续。财务保留各自独立账户,各院校财务审批程序保持不变,由冶金学院集中核算。后勤由托管机构管理。三是保障学校运转。落实政府投入主体责任,足额拨付各托管机构生均财政拨款;严格落实地方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的要求;建立职业院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清理认定各托管机构合规债务,落实政府偿债责任。健全职业院校教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参考普通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标准,逐步配齐冶金学院师资,到2025年教师数达到职业本科院校基本办学标准;完善固定岗+流动岗的教师资源配置机制,职业院校建立流动岗师资库,通过非编聘用、兼职聘用、柔性引才等方式引进行业企业能工巧匠,固本扩源双师型教师队伍;空出或新增教师编制优先招录引进具有一线岗位技能的大国工匠、陇原工匠和世界级、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获奖选手;落实引进人才政策,引进的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按规定享受〔…〕市人才优惠政策。近期,教育部又释放了允许有条件的地方职业院校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的信号。这些信息都表明,我们急需要举全市之力办好〔…〕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考虑到地方财政、我市人口基数等诸多因素,选择条件相近、改革难度小的中等职业院校进行资源整合成为最佳选择。目前,改革第一项任务已基本完成,〔…〕市职业和成人教育发展中心已成立并正式运行,〔…〕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冶金学院)〔…〕市教育局管理已落实,冶金学院托管〔…〕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理工中专)从领导配备层面已完成调整。第二、三项改革任务正在有序推进。三、推进改革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大力支持,全市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品质和内涵明显提升,全市中高职一体化改革有序推进,但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如下:(一)管理体制依然不顺,制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市教育局、冶金学院、市理工中专的部分权责关系还不具体明确,学院(校)内设机构还停留在建院(校)之初的构架上,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畅已严重制约职业教育一盘棋高质量发展。纪检监察多重监督管理,学院设有纪委书记和纪检室,但还要接受市纪委派驻政协机关和市纪委派驻国资委机关纪检组的监督检查。(二)师资力量薄弱,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学院师资队伍严重短缺,现有专任教师165名,按照生师比1:18的要求,专任教师人数应该至少达到396名,尚缺231名。20xx年市委编办为学院增加编制50个(固定编制30个、周转编制20个),但学院人才引进工作相对滞后,仅完成引才计划的30%,教师空编补充不够及时。市理工中专1名副校长空缺达一年多未配齐;核定的7名内设机构科级干部,组织任命了47/13名,其余由学校内部聘任;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的人员少,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专任教师年龄偏大,平均年龄达45岁,结构不够合理;专业课教师短缺,特别是指导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的专家型技能训练指导教师稀缺,骨干特色专业缺少领军人物,在编教师普遍超课时量,安排教师参加国培及驻厂跟岗实践培养存在很大困难。(三)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发展机制尚未建立。由于没有建立统一的领导机制,缺乏强有力的组织推动,中高职一体化建设缓慢,中高职院校财务、人事、资产没有一体化运行,教学场地、设备、实训资源没实现完全共享、互补,在促进学生就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办学水平等方面未发挥一体化优势,产教融合联盟作用发挥不够,尚未形成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特色鲜明的专业集群。(四)建设资金缺口大,办学硬件条件差。冶金学院经费来源主要有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收入来源比较单一。近三年财政拨款分别为万元、万元、万元,主要用于在编人员工资发放,其余所有经费由学院自行承担。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的意见》中生均经费测算依据,20xx年、20xx年和20xx年生均拨款数分别为万元、万元、万元,均低于生均万元标准。另外根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的政策也未得到落实。由于经费短缺,财政投入不足,学生宿舍(单身教师宿舍)、食堂、校级办公用房等功能性场所建筑面积均未达标,室内体育用房、大学生活动用房等功能性场所尚未建设。现有基础设施不能及时维修,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宿舍、体育场等建筑部分区域存在地基下沉、墙体开裂、外墙瓷砖脱落等安全隐患,结构安全性评级为Csu级,已暂时停止使用。校内道路、管网、消防设施等因年限较长,存在严重老化损坏,跑冒滴漏严重,影响学院正常工作开展。根据《〔…〕省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作实施方案》,市理工中专需改造升级信息技术专业全媒体综合技术应用实训室、虚拟仿真制作实训室8个,建设工业类虚拟仿真实训室2个、产教融合产线教室4个,建设名师工作室4个,整合搬迁1至6号楼部分功能教室,实施文化建设提升和景观营造工程,资金缺口达1100万元。(五)实训场地严重不足,设施设备陈旧老化。一是实训场地不足。冶金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共享性实训基地建设严重不足,酒店管理、旅游、食品、电子商务、电气自动化等部分专业均无实训室。市理工中专四大类专业中,实践操作训练课开出率信息技术类为70%,工业类约40%,实训条件差,严重影响育人质量,急需改善实训条件。二是部分实训场地简陋。冶金学院化学实验实训室密封不好,上下水渗漏;危化品储藏室不符合安全储存的要求,通风不畅;卫生间破损严重,无法正常使用。三是部分设施设备陈化老旧。冶金学院焊接实训车间已经使用10年,实训场地空间较小,焊接设备老化,9/13工器具已到使用年限。单片机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室、模拟电路实验室中,90%的设备为20xx年以前购置,基本为行业淘汰的产品,只能开展验证性试验,已经远不能适应电气行业、电工岗位的发展需要;机加工实训车间设备老旧,且只有两台数车、两台数铣,不能满足学生正常的实习和考证要求。市理工中专大部分计算机等电子设备老旧,仪器设备非一次性配备到位,品牌型号杂,与技能大赛不对接。四、对策与建议(一)优化管理体制,增强发展活力。教育主管部门统揽全市职业教育工作,切实履行好指导和监管职责,支持学院(校)依法履行办学自主权,激发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职教联席会议作用,加强协调沟通,形成合力,统筹推进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教育主管部门按照《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
本文标题:关于加快我市职业教育中高职一体化改革的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700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