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提纲 > 关于调研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情况的发言材料
调研显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资源配置不均、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强。以下由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的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之用。
1/6关于调研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情况的发言材料关于调研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情况的发言材料党的二十大报告用专章部署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用专节部署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强调应急管理工作,其中蕴含的重要观点、重大举措为应急管理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结合工作实际,在持续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上下功夫、见成效。一、紧盯中国式现代化,理清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新思路(一)坚持和加强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捍卫两个确立。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要政治成果,是时代呼唤、历史选择、民心所向。做好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最根本的是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把应急管理置于福宝全镇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来谋划推动,以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两个至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做好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的根本遵循。福宝镇地形地貌复杂,安全防范工作艰巨复杂。必须坚持分类施策,守住安全生产的红线;必须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兜住救民水火的底线;必须把应急管理的力量延伸到每个家庭、每个人,构建起灾害防治的人民防线。(三)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两个根本。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做好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的科学方法。近年来极端灾害天气不断增多。要增强问题意识,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发现问题,以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态度研究问题,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防范化解问题。(四)坚持系统和全局观念,发挥两个优势。要树立大安全大应急的系统观念,充分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和相关行业部门专业优势,处理好统和分的关系。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处理好防和救的关系,以应急管理的确定性,应对灾害事故的不确定性。(五)坚持辩证思维,办好两件大事。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做好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的战略要求。要协助党委政府把安全要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从安全管理向安全服务转变,对于风险隐患,不但要会把脉诊断,还要能开方治疗,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二、紧盯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创安全生产治理新局面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长期实践证明,抓安全就是抓发展,就是助力高质量发展。(一)织密织牢安全生产责任网络。责任落实是安全生产的核心。要压实党政领导责任,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制定职责清单、年度工作清单责任清单。要压实行业监管责任,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3/6既要防止出现责任真空,又要形成工作合力。要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破解落实最后一厘米难题。(二)精准防控重大安全风险挑战。要精准防控高危风险,聚焦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加快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化的风险防控体系,防止想不到的问题发生。要精准防控规律风险,聚焦重点时段、重要节点系统分析历史典型事故,加强预警防范提示。要推动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险全覆盖,用好安全生产举报奖励机制,加大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力度,构建齐抓共管格局。(三)攻坚克难推进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巩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开展危化品专项整治,聚焦重大危险源和生产储存、交通运输、废弃处置等重点环节,实施精准化分类治理整顿。开展道路交通专项整治,持续开展事故预防减量控大,打好大货车肇事多发、零星事故抬头等新风险隐患歼灭战。督促协调开展建设工程、消防、燃气、自建房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四)动真碰硬落实监管执法问责。全面开展督查检查,推进全覆盖、无盲区的拉网式大检查,保持监管高压态势。精准执法处罚,紧盯重点行业领域安全堵点、难点、弱点,推广执法检查专家指导服务机制。严肃责任追究,强化隐患即是事故理念。精准把握本质安全的切入点发力点,落实四不放过原则,确保事故查处责任追究和整改落实到位。三、紧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取得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新成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深刻揭示了风险治理的内在规律,是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方针。(一)完善风险监测体系。监测预警是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减轻灾害损失的首要环节。要发挥减灾委办公室职能,坚持人防+技防,健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强化与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发布预警机制,强化针对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的精准发布能力,打通监测预警的最后一公里,以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要求,及时做好人员转移避险。(二)加快自然灾害普查。要以评估区划为重点组织集中攻坚,切实摸清福宝全镇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地区抗灾能力。要突出实际应用,坚持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围绕福宝全镇重大战略实施、重大工程建设及重点行业领域实际需求,因地制宜、科学合理推动普查成果转化应用,发挥普查成果最大效益。(三)夯实防汛抗旱工作根基。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做好准备。要严,严格落实各级防汛抗旱责任,强化分片包保责任,推动责任延伸到基层村组一线。要早,加强局地短历时突发暴雨和山洪、滑坡等临灾监测预警,强化预警信息直达村组基层责任人的叫应机制。要快,坚决避免群死群伤。要实,提前做好救灾物资、防汛装备、救援力量等各项准备。高度重视城市防汛,确保地铁等低洼易涝区域安全。5/6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压实林长制,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扑。高度关注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的祭拜火种管理,避免火种进山。联合开展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治理,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墙。四、紧盯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强化应急管理新机制(一)狠抓统筹协调。统得好,可以使不同部门有序运转,提升系统整体效能;分得好,可以激发各部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要强化统的意识,切实担负起统的职责。要强化统的权威,及时制定长期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要点,加强跟踪督办、滚动督办。要强化统的能力,加快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对应、分级负责的管理机制。(二)狠抓基层基础。要强化网格化管理,狠抓基层人员培训,实现监测预警、信息报送、会商研判、应急处置等实时联动指挥调度和工作闭环。(三)狠抓队伍建设。紧紧围绕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深化应急预案、应急指挥、应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应急管理与消防救援深度融合,强化大救援格局。(四)狠抓科技支撑。要强化装备技术支撑,加大先进适用装备配备力度,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推动事故灾害防治等相关专项研究和技术研发。要坚持围绕实战、贴近实战、服务实战理念,紧扣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善后恢复等关键环节,推广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风险管控、预警决策、应急响应、信息统计和调查评估等方面,全面实现科技信息化。
本文标题:关于调研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情况的发言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702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