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提纲 > 副县长分管领域重点项目推进工作被通报后的表态发言
针对通报内容,将深刻反思,立即整改,加强监督,确保项目高效推进。如何落实到位?下面是网友整理编辑的副县长分管领域重点项目推进工作被通报后的表态发言相关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喜欢就下载支持!
1/8副县长分管领域重点项目推进工作被通报后的表态发言副县长分管领域重点项目推进工作被通报后的表态发言同志们:今天上午,收到市督查室《关于2025年上半年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的通报》,其中涉及我县分管领域的3项工作被点名指出问题--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滞后2个月、农村公路提质工程存在重修轻养现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运营覆盖率未达半年目标。拿到通报的那一刻,我坐在办公室里反复翻看材料,指尖划过每一行问题描述,心里像压了块沉甸甸的石头。这些问题,既是对具体工作的亮红灯,更是对我个人履职的敲警钟。作为分管农业农村、交通运输、民政工作的副县长,我深知,通报背后不是简单的数字落后,而是群众期盼的落实落空,是发展机遇的擦肩而过,更是我们向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交出的不合格答卷。借今天这个机会,我想以三个直面为切口,和大家掏掏心窝子、亮亮态度、表表态,既是自我检讨,也是动员部署。一、直面通报问题,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认清痛点所在通报中的每一个问题,我都第一时间对照年初工作计划、分管领域台账逐条核对,发现看似具体的问题,实则是长期积累的顽疾。先说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我县承担了12万亩建设任务,占全市总量的1/5,本应成为示范田样板田。但通报指出,截至6月底,仅完成万亩,滞后2个月。问题出在哪?我带着农业农村局同志跑了7个乡镇、11个项目点,发现部分乡镇存在重申报轻实施倾向:比如〔...〕镇把项目资金挪作临时灌溉设施维修,导致核心区土地平整工程拖延;〔...〕乡因前期土地流转矛盾未及时化解,机械进场延迟;还有个别村两委干部存在等靠要思想,把群众的事当成政府的事,宣传动员不到位,群众配合度低。更让我愧疚的是,我在3月份的项目推进会上,只强调了时间节点,没深入调研堵点难点,对乡镇反映的取土区协调难施工队资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仅作了一般性要求,没有跟踪督办,导致问题越积越多。再看农村公路提质工程。通报提到部分路段出现路面破损、排水不畅,养护记录缺失。这个问题,我去年就曾在县长办公会上强调过建管并重,但今年仍出现反弹。前几天我去〔...〕村调研,看到刚修好的村道边沟堵塞,村民指着积水说:修的时候轰轰烈烈,用起来稀里哗啦。深入一查,原来是施工方未按设计要求铺设排水管网,监理单位验收时走过场;而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竟把养护经费挪用了20%,用来支付临时人员工资。这反映出我们在工程监管上存在重进度轻质量的倾向--有的同志认为农村路标准低,差不多就行,对施工环节的监管流于形式;有的把养路当成了应付检查,平时没人管,检查时才突击填坑、扫路面。这种重建3/8轻养的思维,本质上是对群众出行安全的不负责。最后是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运营问题。通报指出,我县应建成的15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目前仅8个投入运营,且存在服务内容单一、老人参与度低的问题。上周三,我去了〔...〕社区养老中心,看到活动室里摆着崭新的健身器材,却落满灰尘;日间照料区只有一张空床,工作人员说老人嫌收费贵,来的人少。这让我想起年初调研时,有位社区书记跟我说:养老中心要活起来,得先摸准老人需求。但我们的干部呢?有的满足于完成建设任务,对后续运营的资金从哪来、人员怎么招、服务怎么做缺乏系统谋划;有的把运营覆盖率简单等同于挂牌率,甚至出现建而不用、用而低效的现象。更讽刺的是,我分管的民政局,竟在季度例会上只通报建设进度,没分析运营瓶颈,导致问题越攒越多。这些问题,表面看是进度慢了、质量差了、效果虚了,根子上是我们抓工作的作风松了、责任散了、担当弱了。作为分管领导,我没有把一岗双责扛实,没有把严管厚爱做到位,必须刀刃向内、深挖根源。二、深剖问题根源,以自我革命的清醒找准病灶所在这两天,我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对照党章党规、对照群众期盼、对照岗位职责,反复思考:为什么年初信誓旦旦的目标,到半年就打了折扣?为什么反复强调的重点工作,总在同一个地方摔跟头?一是思想认识浮在面上,缺乏钉钉子的韧劲。我常说农业农村工作要接地气,但实际工作中,却习惯坐在办公室看报表、开会上提要求。比如高标准农田建设,我满足于每月听一次汇报,却没真正沉到田间地头,听听农民想修哪段路、想整哪块地;农村公路养护,我强调要建立长效机制,但没深入研究如何让群众主动参与、如何让资金持续到位。这种浮于表面的工作方式,导致我们对基层的真实情况掌握不准,对问题的判断停留在差不多就行的层面,最终让小问题拖成了大问题。二是责任落实停在纸上,缺乏抓到底的狠劲。分管领域的各项工作,我们都制定了责任清单、明确了时间节点,但在执行中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比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运营,民政局制定了考核办法,却没有定期检查;乡镇签订了责任书,却没有专人跟进;村(社区)干部知道要完成任务,却不清楚具体怎么干。这种责任空转的背后,是我对干部的宽松软--有的同志汇报工作时讲成绩多、讲问题少,我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同志推诿扯皮,我却觉得都是老同事,抹不开面子。长此以往,责任就成了空文,落实就成了口号。三是创新意识落在后面,缺乏破难题的巧劲。面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的思路还停留在老办法、旧套路。比如高标准农田建设,周边县市已经推广群众参与式建设模式,让农民投工投劳、全程监督,但我们还在搞政府包办;农村公路养护,有的地方探索以路养路模式,5/8通过路边经济、广告收益反哺养护,而我们还在依赖财政拨款;社区养老,先进地区已经开展时间银行智慧养老,而我们的服务中心还在等客上门。这种惯性思维,让我们错失了很多破解难题的机会,也让群众对我们的工作产生了老样子的印象。四是监督问责松在日常,缺乏动真格的硬气。对分管领域的问题,我总觉得都是自己人,批评两句就行,没有严格用纪律和规矩来约束。比如农村公路建设中,施工方偷工减料,我只让监理单位限期整改,没按合同条款扣除违约金;社区养老中心运营不力,我只要求抓紧完善,没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问责。这种好人主义,不仅纵容了干部的懈怠,更寒了真抓实干的同志的心。同志们,问题查到这里,我脸红心跳、如坐针毡。这些问题,不是小事,而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不是偶发,而是长期积累的顽疾。如果不彻底整改,不仅辜负组织的信任,更对不起全县人民的期待。三、聚焦整改落实,以抓铁有痕的决心啃下硬骨头通报既是警示灯,更是冲锋号。今天起,我将带领分管部门,以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的态度,打一场整改攻坚战。具体做到四个到位:一是责任压实到位,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担责。我将牵头成立分管领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自己担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实行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包联机制。今天下班前,我们将召开专题会议,对通报中的3类问题逐一分解,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制作整改作战图,挂在办公室墙上,每天一调度、每周一通报。特别是对进度滞后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我们将组建由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乡镇干部组成的攻坚专班,8月10日前完成土地矛盾排查,8月20日前进场施工,确保9月底前追回滞后工期。二是问题整改到位,变表面文章为彻底解决。我们将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既要解决具体问题,更要完善制度机制。针对农村公路重建轻养问题,我们将出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明确县乡村三级养护责任,将养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推行群众养护+专业养护模式--鼓励沿线村民参与日常保洁,按工计酬;委托专业公司负责大中修,签订绩效合同。针对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运营问题,我们将开展需求调研月活动,8月底前完成全县社区老人需求问卷调查,9月初根据需求调整服务内容(比如增设助餐、助浴、健康监测等项目),同步引入社会组织运营,通过政府补贴+市场化收费模式,确保10月底前15个中心全部规范运营。三是督导检查到位,变事后问责为全程监管。我们将建立双督查机制:一方面,由县政府督查室牵头,每周对整改工作开展四不两直督查,重点查进度、查质量、查作风;另一方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担任监督员,7/8对整改效果进行打分评价。特别是对整改不力的单位和个人,我们将严肃问责--对推诿扯皮的,约谈主要负责人;对弄虚作假的,全县通报批评;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规依纪处理。今天会后,我们就将督查方案印发下去,让大家知道整改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四是作风锤炼到位,变宽松软为严紧硬。我将以身作则,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每周至少用2天时间到项目现场、到田间地头、到社区院落,实地查看整改进展,倾听群众意见;带头落实首问负责制,对分管部门提交的请示事项,24小时内给予答复,杜绝踢皮球打太极;带头弘扬务实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抓落实上。同时,我将加强分管干部的教育管理,定期组织业务大讲堂案例复盘会,提升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成为分管队伍的鲜明特质。同志们,今天的通报,对我个人来说是一次政治体检,对分管领域来说是一次全面扫描,对全县工作来说是一次警示提醒。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直面问题不回避、整改落实不敷衍、担当作为不松劲,就一定能把问题清单变成成效清单,把通报压力变成发展动力。我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县干部群众的支持帮助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整改攻坚战,向组织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副县长分管领域重点项目推进工作被通报后的表态发言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703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