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发言 > 心得体会 > 2025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4
抗日战争胜利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共创未来。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2025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4”相关材料,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局部抗战序幕,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全民族抗战。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暴行,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抗日旗帜,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等重大战役,以血肉之躯抵御强敌。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振奋全国抗战信心,敌后抗日根据地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最终以3500余万军民伤亡的巨大牺牲,赢得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书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完全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并于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此后,日军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1931年11月上旬,时任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统帅黑龙江驻军进行的嫩江桥抗战,是“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有组织的大规模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阻击战,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首战,被称为有组织、有领导的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第一枪,也被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这一时期,虽然国民政府采取妥协政策,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从未停止。1937年7月7日,日军挑起卢沟桥事件,中日战争全面爆发。7月8日,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通电,指出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号召团结起来抵抗日本侵略。7月14日,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红军做好开赴前线的准备。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7月中旬,党中央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党当局。8月22日,国共双方达成协议,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朱德任八路军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全军约4.6万人。9月28日,蒋介石任命叶挺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军长。10月12日,根据国民政府的命令,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统交新四军军长叶挺编遣调用(自1939年起,新四军军部确定10月12日为新四军成立纪念日),新四军下辖4个支队和1个特务营,共计1.03万余人。闽北是新四军重要发源地之一。1937年冬,闽北各路红军游击队共八百余人,从崇安县洋庄坑口长涧源村分批开赴江西沿山县石塘镇参加整编。1938年2月,中共闽赣省委书记黄道受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委托,宣布新四军军部命令,闽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第3支队第5团,随即开赴抗日烽火的皖南前线。八路军在华北、山东地区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包括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河北、豫北平原、冀热边和绥远等华北广大敌后区域。不仅使敌人难以稳定占领地区,还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牵制了大量日本兵力。新四军据中共中央和中原局的指示,冲破国民党的限制,进一步向敌后挺进,发展抗日武装,扩大抗日阵地,在华中敌后战场同日军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建立的根据地覆盖华中广大区域,包括苏北、苏中、苏南、淮北、淮南、皖江、浙东等地,形成连片战略基地,总面积超26万平方公里。在整个抗战过程中,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缴获各种枪支69.4万余支,各种火炮1800余门。抗战期间,八路军、新四军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部署,分兵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收复被国民党军队丢失的大片国土,整顿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开辟了许多大块的抗战根据地,为坚持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新四军五团是从闽北崇安民众队基础上发展壮大,迈入中国工农红军系列,又发展成为华中地区抗击牵制日伪军的重要武装力量。新四军五团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改变华中军事格局的变化过程中,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打了许多震撼四方的胜仗,创造了“红杨树对日作战”、“五次保卫繁昌对日作战”、“血战东流山”三大辉煌战例。特别是“五次保卫繁昌对日作战”,打出了国威和新四军军威。新四军五团是新四军铁军精神的一个缩影。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命运的重大转折。它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场胜利凝聚了全民族的力量,极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牵制和消灭大量日军有生力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体现在无数仁人志士“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坚定抉择中;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在杨靖宇冰天雪地孤身抗敌、赵一曼慷慨就义的壮举中闪耀光芒;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贯穿于台儿庄战役的惨烈拼杀、衡阳保卫战的坚守;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支撑着中国军民在极端困境中坚持斗争;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团结伟力,通过华侨捐款捐物、民众踊跃支前等行动生动展现,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坐标。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波澜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面对日本的侵略,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无数英雄儿女在战斗中坚守尊严,绝不屈服;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装备悬殊的情况下,依然奋勇杀敌,毫不退缩;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无论战争多么艰苦,始终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正是这种伟大的抗战精神,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极大激发,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强大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抗战精神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传承抗战精神,需将爱国主义融入血脉,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民族凝聚力;要以英雄为榜样,在面对风险挑战时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更要发扬团结协作精神,汇聚起全体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应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将抗战精神转化为创新创造的实际行动,在科技攻关、乡村振兴、社会服务等领域勇挑重担,以奋斗姿态推动国家发展,让抗战精神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绽放新的时代光芒。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繁荣的新时代,这和平与繁荣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作为“铁军”新四军研究、传承和宣传的工作者,我们肩负着传承伟大抗战精神的责任。我们要将这种精神转化为推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和缅怀,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和憧憬。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定当好红色文化的宣传者、践行者,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在新时代,我们应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担当,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通过教育、文化等多种途径,将抗战精神传承给下一代,让这种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深感伟大抗战精神的珍贵。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进。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让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
本文标题:2025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4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703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