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提纲 > 评估代表在XX单位深入贯彻作风建设专题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
评估代表指出,单位作风建设成效显著,但仍需持续加强,确保作风改进措施落实到位,形成常态长效机制。下面是网友整理分享的评估代表在XX单位深入贯彻作风建设专题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评估代表在XX单位深入贯彻作风建设专题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尊敬的XX书记,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作为评估代表,在这里与各位交流。首先,我要感谢单位党委给予我这个宝贵的机会,让我能站在这里,分享一些个人在这次学习教育过程中的观察与思考。刚才听了单位关于学习教育开展情况的通报,以及几位基层负责同志的发言,内容详实,剖析深刻,让我很受启发。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观察与感受,从一个普通参与者和见证者的视角,谈三点不成熟的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总体评价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对本次学习教育的总体评价,我想说,这不仅是一次高标准、严要求的政治任务,更是一场触及灵魂、浸润人心的深刻变革。它不是一场疾风骤雨式的运动,更像是一场春风化雨般的浸润,其成效并非停留在纸面或口头,而是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了XX单位的方方面面。在我的观察中,这次学习教育至少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首先是“高站位”与“深结合”的统一。从一开始,单位党委就将这次学习教育置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来谋划和推动。但这种“高站位”并没有流于空泛的口号,而是紧密地与XX民航事业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无论是安全监管的一线,还是为民服务的前沿,亦或是乡村振兴的阵地,都能看到学习教育带来的新气象。这说明,学习教育真正做到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其次是“严要求”与“开门办”的统一。学习教育坚持了一体推进“学、查、改”的严谨逻辑,对标对表,不走过场。但与此同时,又始终敞开大门,通过“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群众提”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意见。这种开放的姿态,让学习教育少了一些“内部循环”的沉闷,多了一些“内外互动”的活力。它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作风建设不是少数人的事,而是关乎每一个人的事;评判成效的标准,不仅要看内部总结,更要看群众的口碑。最后是“破难题”与“立新风”的统一。这次学习教育直面问题,敢于较真碰硬,着力推动解决了一批长期存在的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一种求真务实、担当作为的新风尚正在悄然形成。我能感受到,同事们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足了,攻坚克难的劲头更强了,服务群众的意识也更牢固了。这种由内而外的作风之变,是比解决几个具体问题更为宝贵、更为持久的财富。二、个人感受作为身处其中的一员,我对这次学习教育带来的变化,有着非常真切和深刻的感受。坦白说,在学习教育初期,我心里或许也曾有过一丝疑虑,担心这会不会又是一次“雨过地皮湿”的形式主义。但随着学习教育的不断深入,我的这种疑虑逐渐被打消,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欣喜。我的感受,可以概括为三个“更深了”。第一,对“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理解更深了。过去,总觉得作风问题是宏大叙事,似乎离自己的日常工作有些遥远。但通过这次系统性的学习和对照检视,我深刻地认识到,作风就体现在每一次的沟通协调、每一份文件的办理、每一次对群众诉求的回应之中。我曾亲眼见到,一个过去需要多个部门来回“会签”才能解决的复杂协调事项,在学习教育开展后,相关部门的同事主动坐到一起,开了一个短会,当场就议定了解决方案。这种转变,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优良的作风就是最高效的润滑剂,就是最强大的战斗力。它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第二,对“人民至上”服务宗旨的体悟更深了。XX民航作为服务行业,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人民群众。这次学习教育,让我对这句话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感受到一种风气的变化:以前可能更多的是“按规定办”,现在则更多地会去思考“怎样才能办得更好”。前段时间,我观察到一线服务窗口的一个小细节。一位同事在为旅客办理完业务后,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结束,而是多问了一句:“请问还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您对我们的服务流程有什么建议吗?”就是这句简单的追问,让我看到了从“完成任务”到“创造价值”的升华。这种细微之处的变化,正是学习教育成果在基层神经末梢最生动的体现。第三,对“自我革命”精神内核的认同更深了。学习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进行自我剖析、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的过程。这需要勇气,甚至会伴有阵痛。我看到身边许多同事,包括一些资深的领导干部,都能够坦诚地亮出自己的问题,虚心听取他人的批评。这种氛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恰恰是一个组织充满自信和活力的表现。从最初的“要我改”到后来的“我要改”,再到如今形成一种“时时勤拂拭”的自觉,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和党性锻炼。三、几点思考巩固和扩大学习教育的成果,确保作风建设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借此机会,我也想斗胆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思考和建议,旨在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在“常”与“长”上持续用力。一是在“内化于心”上再深化,探索建立思想淬炼的长效机制。当前的学习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如何防止“思想松懈”和“作风回潮”?建议在集中学习之外,更加注重日常的、融入式的思想引导。能否探索建立常态化的案例研讨制度?选取工作中遇到的作风建设方面的典型案例、复杂困境,组织小范围、跨部门的深度研讨,让大家在思辨中明晰是非界限,在交流中强化思想认同,从而将外部的纪律要求,真正转化为内在的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二是在“外化于行”上再细化,探索建立正向激励的评价体系。优良的作风需要肯定和鼓励。建议在持续保持对顶风违纪行为高压态势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对优良作风的识别和激励机制。能否将作风表现作为干部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并且把权重显性化、具体化?能否发掘和宣传更多来自基层一线的“作风标兵”?让那些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服务群众口碑好的干部职工,不仅在精神上受褒奖,更在成长发展上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样可以形成强大的正向牵引,让优良作风成为一种人人追求的“职业风尚”。三是在“回响于众”上再实化,探索建立作风监督的常态渠道。本次“开门搞教育”的效果非常好,群众的意见建议是改进工作最宝贵的资源。建议将这种开放的姿态固化为一种常态机制。能否在现有的监督渠道之外,建立更加便捷、低门槛的线上线下反馈平台?比如,设立一个永远在线的“作风建设回音壁”,让职工群众、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能够被更及时地听到、看到和回应。通过这种方式,让监督的“探头”无处不在,让群众的“回响”时时可闻,从而构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常态化的作风监督网络,让优良作风在持续的互动和监督中不断巩固、升华。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作风建设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远征。这次学习教育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我坚信,在单位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将优良作风融入血脉、化为习惯,就一定能汇聚起推动XX民航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为奋力打好“XX”规划收官战,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出我们应有的力量。我的发言完了,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评估代表在XX单位深入贯彻作风建设专题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707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