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公文写作 > 写作参考 > 2025年医院医德医风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会议讲话(通用版)
强调加强医德建设,提升服务质量,确保患者权益,构建和谐医疗环境,如何有效推进?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2025年医院医德医风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会议讲话(通用版)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5年XX医院医德医风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会议讲话(通用版)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XX医院医德医风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会议,目的就是统一思想、压实责任、从严从实。医德医风是医院的“立院之本”,更是赢得群众信任的“最大底气”。近年来,我院整体行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但也必须清醒看到,服务冷硬、推诿扯皮、违规收受等问题仍有发生,严重损害行业形象,侵蚀群众信任。开展集中整治,既是落实上级部署的政治要求,也是医院自我革命的必然选择。下面,我结合专项行动的部署安排和医院实际,讲几点意见。一、提高站位谋长远,把准方向促发展医德医风是医院发展的根基,是群众信任的支点,更是检验我们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的重要标尺。讲医德、正医风,不仅是医务人员的职业要求,更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任务,是顺应行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是回应群众热切期盼的现实需要。首先,这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必然要求。医疗卫生事业兼具政治属性和民生属性,医院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良好的医德医风,是医患互信的桥梁,是党和政府温暖关怀的传递载体。反之,医德失范、医风不正,不仅伤害患者利益,更损害医疗行业的公信力。必须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到:医德不是私事,而是公事;医风不是小节,而是大局。其次,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当前,“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国家出台《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对新时代医务人员的职业行为作出了明确规范,这充分说明医德医风已成为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尺。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技术水平和设施条件的提升,更是服务理念和人文精神的升华。没有医德医风作支撑,医院就难以赢得口碑,也难以在区域竞争中行稳致远。最后,这是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实现自我革新的紧迫任务。近年来,我院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满意度保持在90%以上,广大干部职工敬业奉献、担当作为,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主流氛围。这是主流,必须充分肯定。但同时也要正视不足:有的同志服务意识不强、沟通欠温,仍存在“脸好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有的在诊疗过程中检查、用药不够规范合理,增加了患者负担;还有少数科室对廉洁行医的“高压线”认识不足,依然存在违规接受患者吃请、收受“红包”的风险隐患。这些问题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危害极大,如果不及时整治,极易破坏整体形象。二、直面问题不回避,刀刃向内抓整治开展医德医风集中整治,关键在于敢于正视问题、勇于触及矛盾。问题不揭不亮,短板不点不破,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改进和提升。我们必须拿出“见筋见骨”的勇气,把存在的问题查深查透、剖开剖实。第一,要正视服务态度上的问题。当前,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不是医疗技术,而是就诊体验。有的同志面对患者缺乏耐心,解释不够细致,甚至存在“话难听、脸难看”的现象,致使医患关系紧张。服务冷硬,哪怕是个别现象,也会在社会上被放大,给医院整体形象抹黑。第二,要正视廉洁行医上的问题。中央⑧项规定精神反复强调,要坚决整治收受红包、违规吃请等顽疾。但在个别环节、少数科室,仍然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纪律意识不牢固的情况,甚至还有顶风违纪的苗头。这些问题一旦发生,就会侵蚀医德根基,动摇群众信任。第三,要正视诊疗规范上的问题。近年来,我院诊疗水平不断提高,但个别医生在检查、用药上仍存在随意性和不规范,增加了患者的不必要负担,也埋下了潜在的风险隐患。群众对“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的期待日益提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第四,要正视制度落实上的问题。医院虽然建立了一系列制度,但在执行层面还存在“上紧下松”的情况。个别科室执行不严,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不够硬,导致制度的约束力和震慑力打了折扣。制度如果不落实,就等于没有制度。问题不可怕,关键要敢于面对、善于解决。我们要坚持“发现一个、纠正一个、查处一个、警醒一片”,做到真查真改、边查边改、立行立改,把问题彻底清理干净,让医德医风真正立得起来、严得下去。三、统筹施策抓落实,务求实效见成效医德医风整治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措施是否精准、落实是否到位。既要解决眼前的突出问题,更要推动形成长效机制,真正让整治成果转化为群众的满意度和医院的竞争力。第一,抓思想教育,夯实作风根基。要把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纪律警示教育贯穿全过程,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医师法》等法规制度,做到学深悟透、入脑入心。要用典型案例来警示,既讲先进典型,树立身边榜样;也剖析反面案例,让大家明白违规失德带来的严重后果。通过常态化教育,把职业操守真正转化为日常自觉。第二,抓问题整改,紧盯重点环节。要以这次集中整治为契机,全面排查服务窗口、诊疗环节、药品耗材管理等重点领域,建立问题台账,逐条逐项整改。要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加强科室互查、医院督查,真正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排查格局。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明确时限、立行立改,确保整改见底清零。第三,抓监督执纪,形成常态震慑。要畅通监督举报渠道,设立意见箱、监督电话和网络平台,确保群众有地方说话、问题有人受理。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暗访检查力度,对“红包回扣、吃拿卡要”等顽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绝不姑息。要通过真查真管,树立起纪律的威慑力和制度的执行力。第四,抓制度建设,推动长效常治。要把医德考评结果与绩效分配、职称评聘、评先评优挂钩,实行“一票否决”,真正让制度长出“牙齿”。要健全奖惩机制,对医德医风突出的先进典型,要大力宣传表彰;对失范失职的,要坚决追责问责,真正形成“奖优罚劣、崇廉尚德”的鲜明导向。第五,抓服务提升,回应群众关切。要紧紧围绕患者最关心的就医体验,优化挂号、缴费、检查、取药等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缩短排队等候时间。要加强服务礼仪和沟通技巧培训,让每一名职工都能做到“态度温和、解释耐心、关怀到位”。同时,要推进信息化手段应用,提供更多便捷服务,让群众在医院里不仅能治病,还能感受到温度和尊重。专项整治不是走形式、做样子,而是要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只有在思想上真正警醒,在行动上真正落实,在制度上真正硬化,才能赢得群众认可,塑造医院形象,推动事业发展。四、压实责任见担当,凝聚合力抓落实整治工作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任务,更不是少数人的事,而是党委统筹、班子齐抓、科室落实、人人参与的整体工程。责任压得实不实,直接决定了整治能不能见效。必须把责任一环扣一环压紧压实,形成人人有责、层层尽责的良好局面。党委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要把医德医风建设纳入医院整体发展战略和党委重要议程,定期研究部署、听取汇报,推动重点难点问题解决。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到亲自研究、亲自推动、亲自督办,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把政治责任真正扛在肩上。只有党委重视、书记带头,才能为全院树立鲜明导向。班子成员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抓业务必须同时抓行风,凡是分管领域出现作风问题,都必须主动担责、敢于担责。要在分管工作中带头强化制度落实、抓好督促检查,形成“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链条。整治能否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子成员能否真正把责任扛起来。各科室要当好“最后一公里”的执行者。主任、护士长既要是业务负责人,更要是行风守护人,要把纪律要求、服务标准、廉洁规定落实到日常管理之中。要通过科室例会、谈心谈话、日常巡查,把压力逐级传导,把责任落实到人。对不良苗头要敢于较真,发现苗头就要提醒,发现问题就要处理,绝不能姑息。每一名职工都要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岗位不同,责任不同,但共同点就是:都代表医院的形象,都关系群众的感受。无论是医生、护士,还是后勤、行政,每个人都要把“廉洁行医、规范行医、文明行医”当作自觉行动。要心存敬畏,言行有度,真正做到在岗位上负责任、在细节上见医德。监督检查必须贯穿全过程。纪检监察、医务、护理、后勤等部门要形成工作合力,既各司其职,又同向发力,定期通报情况,公开整改成效,接受群众监督。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整改不彻底的,要严肃问责、追究到底,坚决防止责任虚化、层层递减。责任压实了,整治才会有力量;人人尽责了,医院才会有希望。只要党委把方向、班子担责任、科室抓落实、个人见行动、监督强保障,就一定能形成上下同欲、齐心协力的强大合力,把医德医风集中整治真正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同志们,医德医风关系医院形象,关系群众信任,必须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抓紧抓实。希望全院上下统一思想、真抓实干,把集中整治作为自我革命的契机,做到问题必改、作风必正、行风必新,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信赖、推动医院发展。
本文标题:2025年医院医德医风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会议讲话(通用版)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712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