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提纲 > 在市乡村振兴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结评估座谈会上的讲话
会议总结了学习教育成果,强调作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落实,如何进一步深化成效?下面是网友整理编辑的在市乡村振兴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结评估座谈会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喜欢就下载支持!
1/7在市乡村振兴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结评估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市乡村振兴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结评估座谈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省委关于作风建设的最新会议精神,全面总结评估我局前一阶段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目的就是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为全面推进我市乡村振兴事业提供坚强有力的作风保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客观总结学习教育阶段性成效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局党组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坚持高位推动、精心组织,全局上下在思想认识、工作作风、纪律规矩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变化。一是理论武装持续深化,政治站位实现新提升。我们始终将理论学习摆在首位,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读书班、三会一课等多种形式,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反复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实质和时代内涵。大家普遍认识到,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通过学习,全局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得到显著增强,将作风建设融入乡村振兴事业大局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筑牢。二是工作作风深刻转变,履职效能取得新突破。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实际成果上。我们坚决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亮剑,大力精简会议文件,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抓落实、求实效上。局领导班子带头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听民声、察实情、解难题。正是这种务实作风的转变,有力推动了全市三农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20xx年,我市农林牧渔业产值达到亿元,同比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达到了22325元,实现了%的较快增长,增速持续领跑。我们还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仅2024年就规划新建万亩、改造提升万亩,为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夯实了根基。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我们以优良作风保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三是制度笼子不断扎紧,纪律防线构筑新屏障。我们坚持标本兼治,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针对巡察反馈、内部自查中发现的薄弱环节,我们全面梳理和修订了财务管理、公务接待、项目审批、因公出差等一系列内部规章制度,让制度长牙、纪律带电。我们还强化了日常监督和执纪问责,运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咬耳扯袖,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通过制度的刚性约束和3/7严格的监督执纪,全局干部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显著增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堤坝日益牢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新时代新征程对干部作风提出的更高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差距和问题。一是个别干部的思想认识仍有偏差。有的人存在闯关思想,认为学习教育告一段落就可以松口气、歇歇脚,对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二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仍未根除。文山会海现象虽有改观,但在一些领域仍有反弹回潮的风险;有的工作看似落实了,但穿透力不强,政策的最后一公里仍有堵点。三是服务群众的精准性和主动性仍需加强。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有时还停留在被动受理层面,主动下沉、靠前服务、未诉先办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升。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群众反映的一些具体困难,我们的响应和解决机制还不够高效。四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仍需提振。少数干部存在躺平心态,面对乡村振兴的复杂任务和艰巨挑战,存在畏难情绪,缺乏攻坚克难的锐气和开拓创新的勇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在后续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二、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准确把握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求省委〔...〕书记在近期的座谈会上深刻指出,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这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乡村振兴部门,我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我们的作风形象,就是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因此,我们必须从更高的政治站位来认识和把握作风建设。第一,深化作风建设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作风问题绝不是小事,而是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央八项规定,就是从作风建设这个切口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能不能持之以恒地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直接关系到我们是否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抓作风就是抓政治,必须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不折不扣地把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作风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第二,深化作风建设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固本之策。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乡村振兴局的所有工作,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农民、服务农村。如果我们的干部沾染了官僚习气,对群众的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的困难麻木不仁,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乡村振兴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必须始终牢记,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要将改进作风的过程,变成深入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不断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三,深化作风建设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我市正处在加快建设〔...〕自贸港的关键时期,乡村振兴事业5/7也进入了全面推进、提质增效的新阶段。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需要优良的作风作保障。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工作要上去,没有一股子攻坚克难、敢闯敢试、真抓实干的劲头是不行的。实践证明,作风硬,事业兴。只有通过持续的作风建设,锻造出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我们才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才能把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三、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关键在于常态长效。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会议精神,以严实效的标准,抓紧抓细后续工作,确保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一要坚持政治引领,在常态化学习教育中筑牢思想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三农工作和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长期任务,常学常新、常悟常进。要建立健全常态化学习机制,不能满足于一时一地的学习,要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要创新学习方式,多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研讨交流等形式,深刻剖析一些作风建设领域的反面典型案例,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让每一名干部都从内心深处受到警醒和教育。要适时组织对前期整改整治成果的回头看,对照问题清单,逐项检查落实情况,坚决防止问题反弹,确保整改一个、销号一个、巩固一个,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我们全局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习惯。二要坚持人民至上,在解决急难愁盼中树牢正确政绩观。作风好不好,群众说了算。我们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要牢固树立为民造福的正确政绩观,坚决摒弃那些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要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推动干部下沉、资源下沉、服务下沉。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定点联系乡镇、村庄制度,定期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要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对群众通过各种途径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要建立台账、限时办理、及时反馈,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要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特色产业发展等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每年梳理一批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集中力量加以推进,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三要坚持实干担当,在服务〔...〕自贸港建设大局中展现新作为。作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当前,〔...〕自贸港建设是我们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机遇。我们要自觉将乡村振兴工作置于这个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要以作风建设激发出的热情和干劲,全身心投入到大学习、大宣传、大落实、大招商、大服务中去。一是要在大落实上见真章。对市委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各项决策部署,要不折不扣、雷厉风行地抓好贯彻执行,确保各项政策精准滴灌到7/7田间地头、惠及到千家万户。二是要在大招商上求突破。要以更开放的视野和更务实的作风,围绕我市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产业链,精准对接国内外优质企业和资本,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三是要在大服务上展形象。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当好服务农业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店小二,主动上门服务,帮助解决项目落地、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让投资者安心、放心、舒心。我们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确保我市农业农村领域在〔...〕自贸港建设的进程中不掉队、走在前,为顺利实现全岛封关运作贡献乡村振兴的坚实力量。同志们,作风建设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斗争,是一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永恒课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自我革命的精神、驰而不息的韧劲,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过硬的作风,奋力谱写〔...〕市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篇章!
本文标题:在市乡村振兴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结评估座谈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714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