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提纲 > 在某市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群众评估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学习教育,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效。下面网友分享多篇相关内容供您参考学习,希望有您喜欢的。
1/7在某市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群众评估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市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群众评估座谈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召开的这场群众评估座谈会,意义十分特殊。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各位企业家和市民朋友,刚才都发表了非常中肯、非常深刻的意见建议,既有对前段时期全市学习教育工作的客观评价,也包含了对市委持续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殷切期望。这些来自基层一线、饱含民生关切的金玉良言,是对全市作风建设成效的一次集中检验,也是对各级党员干部履职状态的一次精准把脉。在此,我代表市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市上下必须清醒认识到,作风问题绝不是小事,其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人心向背的政治问题。学习教育能否取得实效,最终的评判权在人民群众手中。检验学习教育的深度,最终要看民生改善的温度。召开此次座谈会,就是要开诚布公、问计于民,就是要动真碰硬、检视反思,确保学习教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以过硬作风凝聚起推动〔...〕市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深刻把握作风建设的政治属性,在思想淬炼中筑牢行动自觉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关系着党的形象和执政根基。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激浊扬清的作风之变,其深远影响,体现在政治生态的持续净化,更体现在党心民心的空前凝聚。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政治高度深刻领会,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是一时之举,而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持久战。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各级领导干部发挥头雁效应,带头学习、带头查摆、带头整改,推动学习教育在全市范围内层层递进、压茬展开。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研讨更加深入,专题党课的剖析更加深刻,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普遍得到提升,四个意识更加牢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更加坚定。在实践层面,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些长期存在的作风顽疾得到有力纠治,文山会海现象得到遏制,调查研究的风气更加浓厚,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明显改善。这些变化,大家有目共睹,群众也有切身感受。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对照党中央的高标准、严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期盼,检视自身,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有的单位在思想认识上仍有偏差,把作风建设视为软指标,存在一阵风心态,缺乏常抓不懈的韧劲;有的干部在问题查摆上大而3/7化之,对自己隔靴搔痒,对下级蜻蜓点水,未能真正触及灵魂深处;有的领域在整改落实上标准不高,满足于纸上整改会议整改,解决实际问题的穿透力、执行力尚有不足;个别干部甚至心存侥幸,对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辨别力不强、斗争性不够。这些问题,虽然只是支流,但若不及时纠正,就可能侵蚀主流,损害整个学习教育的成效。因此,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把这项工作置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坐标中去理解,置于推动〔...〕市在〔...〕地区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的现实使命中去把握。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时常叩问初心、检视言行,真正把纪律规矩刻印在心,把为民宗旨外化于行,让清正廉洁、担当实干成为〔...〕市干部队伍最鲜明的政治底色。二、坚持问题导向与效果导向相统一,以整改精度提升民生温度学习教育的成效,归根结底要体现在解决问题的实效上。群众的感受最直接,也最真实。一件件民生小事的妥善解决,一个个发展堵点的成功疏通,就是对作风建设成效最有力的证明。必须坚持动真格、求实效,把整改整治作为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的关键环节,以整改的精度换取民生的温度。第一,要以筛子精神抓分类整改,确保问题见底清零。问题清单和集中整治台账,是此次学习教育的病历本。对这份病历,不能粗枝大叶地翻阅,必须用过筛子的精细功夫,逐项分析、逐条研判。对于共性问题,要深入剖析其产生的体制机制根源,推动系统性治理;对于个性问题,要精准锁定责任主体,实行点对点销号管理。要坚决杜绝大概齐差不多的思想,力求每一个问题的整改都事实清楚、过程扎实、结果过硬。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整改措施要切实可行,整改目标要客观合理,坚决防止为了追求短期效果而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项工作,要压实到每一个责任单位、每一个具体责任人,确保压力传导到位,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第二,要以钉子精神抓专项整治,务求久久为功。作风领域的顽瘴痼疾,非一日之寒,也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根除。必须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对已经明确的专项整治任务,要一抓到底、常抓不懈。特别是那些群众反映强烈、社会高度关注的领域,比如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问题、教育医疗领域的行业不正之风、窗口单位的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问题等,要持续深化整治力度。要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整治的靶向要更加精准地对准群众的急难愁盼。相关部门不能坐在办公室里想问题,而要走出去找问题,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楼院,听取最真实的声音,了解最迫切的需求。要建立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让群众的表情包成为检验作风的晴雨表,切实以民生领域的温度来校准学习教育的深度。第三,要以镜子精神抓开门整改,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整改工作不能自说自话体内循环,必须敞开大门,主动接受监督。要建立健全整改情况通报机制,通过官方网站、政务新5/7媒体、社区公告栏等多种渠道,定期向党员干部和市民群众晒出问题清单、整改方案、进展情况和最终效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通过主动公开,既能倒逼责任单位提高整改质量,也能有效防止一些单位搞假整改虚应付。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设立举报电话、网络信箱,鼓励群众随时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对于群众反馈的意见,要认真梳理、及时核查、妥善处理,并做好反馈工作,形成发现问题-整改落实-群众监督-效果反馈的良性闭环。这种开门纳谏的姿态,本身就是一种优良作风的体现。第四,要以尺子精神抓回头看,坚决防止反弹回潮。整改完成不等于一劳永逸。作风问题极易反弹,稍有松懈就可能卷土重来。必须建立常态化的回头看机制,定期对已完成的整改事项进行复查。回头看不能走过场,要看问题是否真正解决,要看相关责任人是否真正受到警醒,更要看长效机制是否真正建立起来。要重点关注那些容易出现疲劳症惯性依赖的领域,关注那些隐形变异、穿上马甲的新型四风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反弹的苗头,必须立即亮剑,从严从快处理,释放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持续巩固和拓展整改成效。三、聚焦常态长效与标本兼治,用制度硬度保障作风纯度一场有深度的学习教育,不仅要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更要着眼长远,构建起一套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的长效机制。要把制度建设作为治本之策,推动作风建设从集中整治向常态治理转变,用制度的硬度来保障作风的纯度。首先,要构建科学全面的评估体系。衡量学习教育成效,不能仅凭主观感觉,必须有一套客观、科学的评估标准。要坚持上级评、自己评、群众评相结合的立体式评估模式。上级评,主要是评估各单位是否坚决贯彻了上级决策部署,是否完成了规定动作,确保政治方向不偏、工作力度不减。自己评,主要是各单位对照问题清单进行的自我剖析和总结,旨在强化内生动力和主体责任。群众评,则是评估工作的最终落脚点,也是最具分量的评价。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安全感,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最终标准。要将这三方面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综合评估意见,作为检验各单位学习教育成效、考核领导班子和干部的重要依据。其次,要系统抓好建章立制工作。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在这次学习教育中,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探索和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比如,有的单位建立了干部下沉基层服务常态化制度,有的单位优化了项目审批一站式服务流程,有的单位创新了运用信息化手段监督公车使用的方法。对于这些实践证明是成功的经验,不能让其随着学习教育的结束而流失,必须及时进行系统梳理、提炼升华,将其固化为刚性的制度规定。要围绕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廉政风险的易发多发点,查漏补缺、完善制度,扎紧织密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干部习惯在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7/7和生活,真正实现作风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最后,要大力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优良的作风是干事创业的重要保障,也是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要充分发挥宣传引导的作用,利用好〔...〕融媒、云上〔...〕等全媒体矩阵,大力宣传学习教育给全市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这种宣传,不能是空洞的口号,而要是鲜活的故事。要去挖掘那些因为干部作风转变而受益的群众案例,去报道那些因为营商环境优化而快速发展的企业故事,去展现那些在一线默默奉献、担当作为的先进典型。通过这些有血有肉、有温度的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真切感受到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从而内化为对市委决策的拥护和支持。同时,要在全市范围内树立起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定高下的鲜明导向,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干事创业氛围,激励广大干部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同志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评估会,更是一次动员会。希望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此次群众评估为新的起点,以群众的期盼为努力方向,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过硬的作风,持续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奋力谱写〔...〕市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在某市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群众评估座谈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718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