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提纲 > 搭建基层群众工作新平台——关于上海嘉定区群众性宣传教育工作创新的调研报告
上海嘉定区通过创新群众性宣传教育工作,搭建了基层群众工作新平台,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居民参与度。以下由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的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之用。
1/14搭建基层群众工作新平台——关于上海嘉定区群众性宣传教育工作创新的调研报告搭建基层群众工作新平台--关于上海嘉定区群众性宣传教育工作创新的调研报告近年来,深厚的历史文化在嘉定群众中传承弘扬,嘉定很多社区、企业自发形成了百姓说唱团百姓学社百姓睦邻点百姓书场等十几种活动形式,深受群众欢迎。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委以此为基础形成百姓系列宣讲品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弘扬了优秀传统地域文化,培育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海市嘉定区位于上海西北部,建县于南宋嘉定十年,距今已有780多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深厚的历史文化在嘉定群众中传承弘扬,嘉定很多社区、企业自发形成了百姓说唱团百姓学社安亭故事团市民大讲坛异乡风采百姓睦邻点百姓书场客堂汇等十几种活动形式,深受群众欢迎。中共嘉定区委以此为基础形成百姓系列宣讲品牌,积极探索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推进党的基层群众工作的创新发展。上海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共嘉定区委组成课题组深入百姓系列现场实地考察,开展群众问卷调查,召开专题研讨会和论证会,作了多层面、全方位的分析研究,形成了此调研报告。百姓系列的三大动因嘉定区依托百姓系列开展群众工作,既有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有嘉定特有的历史人文背景原因。⒈经济社会结构转换进入21世纪以来,嘉定区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快速推进,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随着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不断加快,离开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与市民存在较大差异,赤脚进城还有诸多的不习惯、不适应;外来务工人员近100万,超过嘉定现有人口的五分之三,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利益诉求和心灵渴望的群众交织成新型的社会关系,呈现更为复杂的社会矛盾形态。百姓系列在嘉定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中孕育,又为嘉定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⒉教化嘉定源远流长嘉定境内嘉定镇、南翔镇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秋霞圃、古猗园名列上海五大名园。自宋至清,嘉定才士俊彦代不乏人,徐学谟、李流芳、孙元化、钱大昕、王鸣盛等均为学界翘楚,归有光、陆陇其等饱学之士也在这里兴建了震川书院、当湖书院等学问之所和民风教化机构。道德文章之盛,成就了教化嘉定的美誉。流风所被,化及千年。清嘉好学、尚文尊礼的人文传统孕育了今日嘉定重教尚行、崇德向善的城市特质,以教化为依归,寓教于乐,正得失,厚人伦,移风俗,作为3/14地域文化的遗传密码,随着时代的进步注入新的内涵之后,成为滋养百姓系列的肥沃土壤。⒊民间人才空前活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嘉定的社区、企业、学校、村镇活跃着一大批热心文学、艺术、科普等的民间人才,群众文化工作者、离退休干部、退休职工、党员干部、民主党派人士等,他们既是百姓系列的组织者、推动者,也是嘉定地域文化传承的实践者。百姓系列发起人中大多数都是共产党员,如安亭镇黄渡故事团团长黄震良、百姓大舞台发起人、徐行镇客堂汇堂主、安亭镇百姓宣讲团团长等都是党员,这些党员骨干支撑,是百姓系列红红火火的重要因素。百姓系列的五大元素嘉定的百姓系列,聚合多项目,集成大品牌,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形成了广覆盖、多样式、接地气、常态化的格局,主要由学、讲、唱、演、聊五大元素构成。学。就是组织广大群众学理论、学政策、学法律、学技术、学才艺、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06年设立的百姓书社,目前全区已有100家,每年参与者近40万人次;百姓艺术讲座,为喜爱戏曲、摄影、声乐、舞蹈、小品等艺术创作的群众提供学习辅导平台,每年举办30次左右的培训讲座。江桥镇打造4+4学习平台,推动空中课堂的分享式学习、固定课堂的基地式培训、辅导课堂的定单式教育、流动课堂的巡回式宣讲,每年开展党员学习月百姓学习周活动,迄今共举办了591场,50000多人次参与,形成了一村一品、一居一品的学习特色。讲。就是面向群众开展国情市情区情、三个倡导、形势任务、政策法律、民生保障、人口管理、教育就业、医疗健身、乡规民约等各类宣讲,回应群众关切。20xx年,百姓宣讲团以同心共筑中国梦·追梦嘉定为主题,挖掘和宣传平凡嘉定人的梦想,用理论引导、用典型感召、用成就鼓劲,广泛开展追梦、践梦、圆梦的群众性宣讲。百姓书场以评弹说书为主,兼具文化讲座、戏剧沙龙演出、宣教片放映等功能,成为群众欢迎的宣讲平台。安亭镇百姓故事团,成员30多人,汇集了上海乃至全国优秀的故事创作者和表演者,围绕社保、拆迁等百姓身边的事情,每年创作故事作品100个以上,并举办说说唱唱百姓乐双周故事会,作为全市唯一的市级故事团,平均每年在全市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场所巡讲约150场次。唱。就是群众自己创作、自己表演,歌唱家乡变化、歌唱时代生活、歌唱身边感动,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希望、对亲朋的眷恋,唱响和谐文明曲。嘉定区百姓说唱团有存档剧目约200个,每年下乡演出600余场,观众约74万人次,成为惠及农村百姓的文化公益性平台。徐行镇乡音戏曲沙龙,汇聚了一批来自四面八方的农村中青年戏曲艺术爱好者,每逢周六唱戏演戏,场场爆满,至今已坚持五年,雷打不动,参与者达11万余人次。5/14演。就是群众自己编、自己演、演自己,展示嘉定人的风采风貌。百姓大舞台连续三年举行展演月、戏曲大赛、曲艺大赛、舞蹈大赛等活动,成为吸引全区居(村)民踊跃参赛、展示才艺的群众性平台。南翔镇槎溪流动剧场有130名演艺人员,每年演出120场,还与东方宣教中心及多家专业剧团合作,将演出送到村、社区、民工子弟学校等。全区设立的144家百姓影院,以农村数字电影放映为平台,区电影公司负责片源和放映指导,每周放映1-2次数字电影,并深入社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进行流动放映,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聊。就是干部与群众之间、邻里之间面对面沟通、交流,聊聊大家关切的国事、家事和心事。徐行镇客堂汇、马陆镇百姓客堂、华亭镇客堂教育点、安亭镇嘎嘎三胡百姓故事会等40余个百姓活动载体,每周活动2-3次,家长里短地聊天下事、社区事、村里事、家里事和烦心事,不仅让社会主流话题走进家庭、融入生活,聊出了幸福感,聊出了责任感,聊出了邻里亲,还成为干部听取群众意见、收集舆情信息、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第一现场,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百姓系列姓百姓百姓系列的最大特色,就是坚持群众为主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⒈百姓主体,突出三自百姓主体,就是要让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自我教育方面,百姓宣讲团用百姓话说国家事,自编乡土化教材,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行大众化诠释,帮助群众领会和把握重大理论、政策。在自我管理方面,嘉定镇街道以睦邻点引导居民自治,解决社区问题。老娘舅睦邻点由懂法律法规、擅长调解居民组成,帮助邻里间化解矛盾;手拉手救助心灵交流等睦邻点由社区病患、失业、低保人员等弱势群体组成,他们在一起沟通交流,互帮互助,重拾生活信心。在自我服务方面,新成路街道成立16年的百姓读书读报点有20个,覆盖全部居委会,每个点有1-2名居民积极分子作为负责人牵头组织活动,有的每天一次,有的每月一次,学习时间、地点张榜公开,服务爱好阅读的居民,并且创造出五字读书法快乐学习法等阅读方法,演绎了全民阅读的精彩。⒉百姓参与,覆盖三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嘉定市民对百姓系列活动的知晓率为%,参与率为%。百姓系列努力做到三在覆盖。一是覆盖了在家的村(居)民。江桥镇火线村居住着来自24个省市的4200名新村民,村委会设立的村民大舞台占地1080平方米,可容纳近千人,至今已举办100多场文化活动,参与活动的新老村民累计达1万多人次。二是覆盖了在职的员工。安亭镇举办民星来了第三届汽车城梦想秀,吸引了包括上海大众汽车、福耀玻璃、德尔福派克等规模以上企业的3万多名员工参与,活动历时7个月,经过30多场海选、复赛、复活赛等,梦想秀涌现的达人民星走上红地毯,享受梦想实现的喜7/14悦。三是覆盖了在线的青年。江桥镇由e课堂、e月谈、e家园等组成的e系列在线学习平台,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吸引广大青年上线互动。⒊百姓发展,走进三堂问卷调查显示,嘉定市民参与百姓系列活动主要是为了丰富业余生活(%)、增长文化知识(%)、提高文明素养(%)。百姓系列走进了三堂。一是走进礼堂。新成百姓书场开办至今18年,始终坚持以低票价、公益价的日日演吸引百姓。二是走进课堂。百姓艺校近三年共举办各类综艺节目82场(次),深受曲艺、书画、摄影爱好者欢迎。三是走进客堂。徐行镇的客堂汇充分利用农家的客堂场所,搭建起理论、党史、政治、时事、科技等学习平台,发挥了农村居民受教育、党员堂主作奉献的功能作用。百姓系列的五个注重嘉定区各级党委政府注重把有限的资源配送到基层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统筹好、部署好、引导好、服务好百姓系列发展。⒈注重整合,形成规模优势百姓系列最初萌芽时,活动圈小,影响力有限。嘉定区通过街镇党委政府牵线搭桥,对有生命力的项目进行整合,将500多个业余文艺演出团队重建为区、镇两级的百姓说唱团,并建立了文艺曲目、创作人才、演出团队资源库。平台载体的规模越大,群众的知晓度就越高,同城效应就越强,规模优势就越显著。⒉注重规范,构建长效机制百姓系列起始阶段带有自发性,随意性也大,嘉定区通过规范引导,构建百姓系列的长效机制。如政府财政专项投入200多万元,在喜爱读书、愿意提供场所并能进行日常开放管理的居民家里设立百姓书社,统一挂有百姓书社铭牌,使之成为微型公共图书室。图书和报刊每三个月更新一次,由区图书馆进行统一配送,并定期提供推荐点书单,由各书社管理员根据居民的阅读喜好点书、定时开放借阅,点书、配送、管理的模式日趋完善。⒊注重设计,发挥集约效应百姓系列源于百姓,草根性强,自由度比较大,嘉定区通过对百姓系列进行顶层设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活动中,嘉定工业区涌现出十多个自发性学习组织,工业区党委将这些自组织整合成百姓学社,并成立了一支由退休教师、外企白领、年轻村干部等组成的理论大众化教育骨干队伍,汇编发行《百姓话坛》期刊,以百姓语言、百姓故事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聚效应显现,先后有100多批领导、学者等前往参观考察,并被评为全国教育实验示范项目上海市社会宣传和精神文明创建特色项目。⒋注重提升,挖掘项目内涵有些百姓系列项目推出时,目的性比较简单甚至模糊,9/14嘉定区通过项目研讨等方式,挖掘创新载体的丰富内涵。百姓睦邻点最初给人的印象是退休居民谈山海经的场所,嘉定镇街道和区有关部门组织召开专家研讨会加以总结,概括出地缘、志缘、业缘、趣缘的睦邻类型,居家式学习、读报、娱乐、聊天的睦邻方式,主人自愿、志同道合、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睦邻点特征,并且培育出老爸爸聊天室、练祁学苑、新上海人、我也行、心灵交流等睦邻点典型,在全区引发了睦邻文化建设热潮。20xx年百姓睦邻点被评为上海市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之一。⒌注重投入,提供基本保障百姓系列在民间发起阶段的活动费用多由百姓自掏腰包,嘉定区通过区、镇两级财政给予扶持,确保底线经费。江桥镇每年对异乡风采投入50万元-100万元经费保障;新成路街道每年对百姓书场补贴10多万元,至今连续补贴了18年,百姓编创组每年的政府财政支持经费也有25万;嘉定工业区每年为百姓学习中心户拨款8万元,相关农村、社区每年每个点投入5000元。问卷调查显示,%的市民认可政府在资源配置、运转资金和人才队伍上的扶持。百姓系列的四点成效嘉定区以百姓系列为载体,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弘扬了优秀传统地域文化,培育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了明显成效。⒈推动了理论大众化的落地问卷调查显示,嘉定区基层群众参与率高的百姓系列活动分别是:百姓宣讲团(%)、百姓故事团(%)、百姓说唱团(%)。百姓系列突破了广播电视、网络、移动终端等现代信息技术载体对传统方式的冲击,以讲故事、演说唱等形式,继承创新了面对面宣传教育的传统模式。百姓系列以群众喜闻乐见为追求,从群众关切的问题入手,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千家万户,
本文标题:搭建基层群众工作新平台——关于上海嘉定区群众性宣传教育工作创新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724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