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提纲 > 赴陕西师范大学等三所高校考察学习报告
考察了陕西师范大学等三所高校,交流了教学管理经验,探讨了科研合作机会,收获颇丰。以下由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的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之用。
1/13赴陕西师范大学等三所高校考察学习报告赴陕西师范大学等三所高校考察学习报告10月30日至11月3日,〔…〕班学员一行10人赴陕西师范大学、西安邮电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三所高校考察学习。此次西安之行,概括起来说,是开眼界,长见识,知差距,明方向。现作汇报如下。一、考察学习概况本次考察学习以面上集中座谈、点上对口交流、实地参观走访、小组研讨分享的方式进行。一是就师资队伍建设、双一流建设、信息化课程建设,校企合作、3+1创新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干部教育培训、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人文社科学科发展、2+4+〔…〕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效能建设分别与陕西师范大学、西安邮电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进行了集中座谈。座谈期间,三所高校的工作理念和具体措施让学员们大开眼界,深受启发。二是集中座谈后,本组学员分头深入党委组织部、科研处、教务处、研究生院、数字艺术学院、经管学院、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对口单位,双方就单位基本情况、日常业务、重点工作、好的经验做法、存在的实际困难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沟通,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三是在所考察高校的安排下,本组学员先后参观走访了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博物馆、西安邮电大学创新创业基地、西安交通大学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该校九大书院之一的文治书院。实地走访参观对学员们触动很大,让学员们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对方的长处和自身的差距。四是每所高校考察结束后,本组学员根据行程和时间情况,通过集中研讨或利用乘车、用餐的间隙开展小组研讨分享。学员们人人发言,畅谈考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就所考察高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值得学习的经验做法进行思想碰撞和热烈讨论,就我校和自身存在的差距及差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反思,形成了许多共识,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本次考察学习,全组学员严守纪律,全心投入,虚心学习,普遍反映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受益匪浅、收获良多。二、考察心得及建议1.顶天方能立地。考察学习过程中,一个深刻的印象是,三所高校的管理层都很重视对国家和区域性政策的研究把握。比如,西安交大人文社科处处长贾毅华向我们强调:学习政策是头等任务,我们都是盯着政策学的,现在正在对十九大精神进行精读。虽然贾处长没有讲得很具体,但我们完全相信,像西安交大这样的国家重点高校,如果不做足顶天的功课,会意味着什么。陕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石洛祥向我们介绍了一个真实的案例:20xx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一出来,我们就盯着信息化课程建设这个大方向发力,按照一门MOOC示范课资助50万元、一门重点示范课资助5万元、一门3/13一般示范课资助2万元的力度,吸引教学名师先期打造了28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20xx年,陕西师大慕课在中国大学慕课上线。陕西师大用6年时间建成了各类国家级精品课程33门、省级精品课程92门、校级信息化示范课程210门,信息化课程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信息化教学在6个部属师范类高校中排名第二。再如,近年来,西安市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与之相适应,无论是部属高校西安交大、陕西师大还是省属高校西安邮电大学都无一例外地将自身的发展主动纳入了国际化轨道。西安交大与世界500强企业联合建设实验室、陕西师大实施教师国际化工程等等举措自不必说,因为他们的国际化水平本来就很高。值得一提的是,像西安邮电大学这样的地方院校也在国际化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加入SAP全球大学联盟,实现课程资源共享,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与美、德、法、俄、加等国30余所世界知名大学开展学生联合培养、师生互换交流和科技合作,为亚太电信组织和东盟培训电信领域的管理和技术人员,邀请国外知名学者和企业家开展学术研讨和校企合作,等等。与之相比,我校在这方面虽然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突破,比如在教学改革、申博工作、国家社科立项、国际合作办学、党建扶贫等方面,但主动去研究把握国家、贵州省、贵阳市重大政策的意识还不够,特别是在我们青年干部和普通教师中,这种顶天的意识还比较欠缺,正如孙志刚书记所讲的:外边是热火朝天,炮声隆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打得热火朝天,我们却在闭门教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要做到这四个服务,顶天无疑是必由之路,只有顶住了天,才能立得了地。因此建议邀请高等教育专家为我们青年干部做培训,通过案例分析,让青年干部切身感受到顶天与立地的辩证关系,从思想深处认识到顶天对立地的重要价值和指导作用,帮助青年干部树立顶天立地的思想意识,养成既抬头看路、又埋头拉车的工作习惯,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际成效。2.把工作当研究做才会出彩。此次西安之行,主要是跟三所高校的中层干部打交道。我从内心深处敬佩他们,因为他们是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他们是在把工作当研究来做。陕西师大人事处副处长樊婧在介绍人事工作时,宏大、清晰的顶层设计,包含了自宏观、中观至微观的工作思路,系统全面而务实的工作举措,一点一点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这位35岁的年轻副处长信心满满地介绍,我们聚精会神地聆听,顷刻间,我们发现了彼此之间的差距。一个细节值得一提,我们多次请她把PPT给我们学习借鉴,她都推脱过去了。我们揣测,这可能是她的心血之作,不舍得与人。该校教务处副处长石洛祥在介绍精品课程建设时没准备PPT,他的开场白是:我的工作都在5/13脑子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但他介绍得一点都不简单,教务处的基本情况、教学工作思路、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国家级信息化课程多少门、省级信息化课程多少门、BLACKBOARd平台建设中教师的工作量有多大、学生如何互动等等问题他都门儿清。在西安邮电大学座谈时,该校科研处副处长张利认为,双导师制对一般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而言,由于校外导师缺乏利益驱动,致使该制度先天不足,因此需要形成衍生机制,让校外导师分享利益,只有这样双导师制才能名副其实。这种观点得到大家的认同。把工作当研究做的最直观感受是,西安交大学工部副部长李新安对书院制的研究。李新安在向我们介绍书院制时讲,2005年,为了弄明白什么是书院制和怎么在西安交大搞书院制,当时还是辅导员的他花了几个月时间去研究中国古代的书院史和牛津、剑桥、哈弗、耶鲁四所大学的书院,还研究了香港中文大学里的9个联邦制书院。也就是说,古今中外的书院都被他研究了一遍。如今,西安交大的书院制被国家认可,国内47所高校向西安交大取经,办起了140个书院,西安交大的书院制在全国声名远播,学习者纷至沓来。这些成果的取得与李新安部长当年甘坐冷板凳、埋头研究问题是分不开的。反观我校,把工作当研究来做的管理者不是没有,但不是普遍现象。高校的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有些工作还隶属于明确的学科,用科学研究的态度对待工作理所当然地是做好工作的应有之义,但在实际工作中,我校的绝大多数管理者却陷在具体事务中,无暇思考工作、研究工作,久而久之就陷入了例行公事、按部就班的模式循环。因此建议以管理效能建设为契机,在管理者中大力倡导以研究促管理的工作理念,对管理创新予以重奖,引导管理者主动研究管理工作,积极攻克管理难题,提质增效,提升效能。以上两点主要涉及理念层面,下面7点主要涉及方法层面。3.人文关怀可以更有内涵。在陕西师范大学,从与我们接触的干部和老师那里,我们能明显感觉到他们那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和幸福感。这种感受与一些充满人文关怀的制度有关。比如,陕西师范大学为每位教师建立职业发展档案,对教师进行跟踪培养,每位新进教师都会被安排到某个学科团队接受学术培养;考虑到基础课教师和其他特殊教师群体的实际,在教学科研岗之外,增设教学岗、科研岗、实践岗和服务岗,实行职称分类评审;教师在课题答辩时安排专人陪同录音,根据录音进行有针对性地修改完善;引进人才实行十个工作日回复制和48小时办结制,等等。近年来,我校在人文贵财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师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但内涵性的人文关怀还有不小差距,刚性制度比较多,柔性制度比较缺乏,主动破除管理藩篱的魄力不足,设身处地为教师做好服务的主动性不够,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还有提升的空间。内涵式的人文关怀是一种理念,与学校的地位和级别无关,陕西师大这样的部属高校可以做到,我们也可以做到。因此建议我校管理层坚持以人为本,多从为了师生、方便师7/13生、有利于师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建章立制,将人文贵财建设融入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进一步提升人文贵财建设的内涵,增加人文贵财的温度,在师生中凝聚起和谐发展的强大动力。4.分层分类构建学科群有利于把学科做大做强。陕西师范大学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形成了层次鲜明的学科群,如下图所示:在双一流建设大背景下,该校又制定了分层分类、重点突破的学科发展战略,具体如下:1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学科:布局5个左右的学科作为重点突破对象,冲击一流;2国内知名学科:重点培育2个左右的学科作为超常规冲击一流的对象;3特色发展学科:把对该类学科的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该类学科走特色发展道路。这种分层分类、重点突破的学科群布局有利于调动各个学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集聚优势。20xx年9月公布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中,陕西师范大学名列其中。目前我校以申博为导向,也构建了申博主打学科、支撑学科和扶持学科三大体系,但部分学科尚未纳入整体规划,分层分类的全校性学科群尚未形成。基于此,建议以申博学科为牵引,对现有学科进行规划整合,对传统的基础性学科进行引导性发展,强化学科群培育,进一步增强学科竞争力。教学平台可更好发挥作用。陕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石洛祥在介绍信息化课程时说,BB教学平台是信息化课程教学的理想载体,也是教学相长的理想途径,线上线下双向互动对教师和学生都非常便利,也非常有效。在听石处长介绍时,本组学员几乎同时想到,我校也较早引进了BB教学平台,但这个平台却没有多少教师在用,因为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问及陕西师大是如何在教师中推广BB平台这一问题时,石处长说,主要靠引导教师更新观念,同时给予教师比较可观的经费资助。本组学员在集中讨论时一致建议,借鉴陕西师大的做法,把我校的BB教学平台更好地用起来,给教师划拨一定的经费,支持教师把BB教学平台作为教学范式改革的载体,两者有机结合,共同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升。6.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成为拉动教学、科研、育人和社会服务的引擎。在走访西安邮电大学创新创业基地时,该基地的制度设计和取得的成绩令我们耳目一新。基地的基本原则是育人为本,问题导向,协同推进,突出特色,全面发展。在组织架构中,校长牵头负责,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具体抓,教务处、学工部、团委、宣传部、招生就业处、科技处、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国资处和财务处10个职能部门协同落实。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培养方案,其课程体系包括2个学分的创业基础课程,2-4个学分的专业实践课程,不低于1个学分的学科竞赛、科研立项、开放实验和可选修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9/13基地注重平台建设,打造了校院两级创新创业知识学习平台、技能训练平台、孵化服务平台、交流平台和成果展示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空间。据该校学工部副部长梅永刚介绍,这个创新创业基地是西安邮电大学重点打造的一个多功能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学、科研、育人和社会服务等功能可以得到有效整合。走访中,我们看到有学生在专心致志地做汽车动态障碍物检测试验,也有学生在创客空间搞创意设计,我们还有幸参观了学生研发的乒乓球智能拾捡系统、远程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和北斗二号手持用户机小型化天线技术。我们感觉整个创新创业基地温馨而宁静,弥散着青年学子灵感迸发、思想创造的气息。西安邮电大学发挥创新创业基地的引擎作用,拉动教学、科研、育人和社会服务互促互进,共同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该基地在三年时间里共获得国家级奖牌3块,省级奖牌4块。相比之下,我校的创新创业工
本文标题:赴陕西师范大学等三所高校考察学习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728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