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关于XX区新旧动能转换接续情况的调研报告
XX区新旧动能转换进展顺利,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经济活力显著增强!以下由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的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之用。
1/18关于XX区新旧动能转换接续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区新旧动能转换接续情况的调研报告区发改局为充分把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重大机遇,结合〔…〕区经济发展的实际,研究新旧动能转换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的问题,努力实现双十增长、跻身百强的奋斗目标,作如下调研:一、〔…〕区经济发展基本情况(一)生产总值增速逐年下降,三产占比持续提高。20xx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较20xx年提高了个百分点,增速略有回升,但仍分别低于全省、全市平均增幅2和个百分点。三产比由上年的::调整为::,二产占比继续下降,三产占比提高3个百分点。增长较快的行业为营利性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分别同比增长%、%、%,占GdP比重分别增长、、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4个行业负增长,分别同比下降%、%、%、%。(二)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分别高于全省、全市和个百分点。其中:区及区以上投资累计完成亿元,镇街道投资累计完成亿元,房地产投资累计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亿元,增长%;第二产业投资亿元,下降%,其中工业投资亿元,增长%;第三产业投资亿元,增长%。(三)从消费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年增加,从1993年的亿元,增加到20xx年的亿元,年均增长%,拉动内需快速增长。(四)外贸增速降幅收窄,出口增速较快。20xx年,全区进出口总值完成亿元,同比下降%。其中:出口总值完成83亿元,同比增长%;进口总值完成亿元,同比下降%。二、〔…〕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中央提出我国经济已进入到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经济新常态的实质就是经济增长形态的跳跃,经济增长表面上表现为要素积累和投入的增长,实质是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持续演进的动态调整过程。以此为大背景,〔…〕区进入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尤为明显,新旧动能转换。(一)发展态势面临速度换挡。改革开放以来,在区场、成本、环境、资源等发生系列变化的过程中,建区以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1993-20xx年全区GdP年均增速达%。在经历多年高速增长后,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潜在增长率有所下降。十二五期间全区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从20xx年的%,下降到20xx年的%、20xx年的%、20xx的%,20xx年的%,再降至20xx年的4%,降至20xx年的%。(二)发展方式面临结构转换。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随之不断加快,产业结构由1993年的::调整至20xx年的::,第一3/18产业占比下降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上升和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的不断提高表明产业层次在不断提升。同时,存在一定的产能过剩,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20xx年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十三五时期,全区进入结构调整换挡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方式如何从粗放型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转变将是全区经济发展工作的重点。(三)发展动能面临转型升级。一直以来,全区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红利和对外开放,企业依赖低成本、低价格竞争,创新能力不足。20xx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仅为%,分别低于全国个百分点、全省个百分点、全市1个百分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20xx年劳动力人口占比为%,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为%,较2000年提升个百分点,人口红利的消退必然带来储蓄率的下降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同时,企业生产成本也不断上升,而投资率也在不断下降。20xx年全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有效投资增长持续下降,20xx年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近46亿元,20xx年投资拉动率为%,也就是100元固定资产投资只能拉动约10元的GdP增长(全国20xx年投资形成贡献率为%),投资效率比较低。因此,十三五时期,全区必须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合理配置各类关键要素,依靠要素转型升级带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三、〔…〕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分析(一)经济增长的供给需求动力分析。从投入和需求要素分析,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消费、净出口,这些是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各地经济实践也充分证明这些要素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近年来,这些投入要素为全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原动力。在资本投入方面,多年来全区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从1993年亿元增加到20xx年的亿元,年均增长%。尤其是2003年到20xx年,年均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主要投资分布于工业、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从消费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年增加,从1993年的亿元,增加到20xx年的亿元,年均增长%,拉动内需快速增长。在净出口方面,进口生产总值高于出口总值,20xx年,进口总额为亿元,出口总额为亿元,净出口为-亿元,对GdP的贡献率为负值,但同时在交通运输业、批发业、金融业等临港产业方面拉动经济增长。在劳动力投入方面,多年来的人口红利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第二、三产业劳动力快速增长。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升,产业部门对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需求上升。在R&d经费投入与创新方面,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作用并不突出,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一直保持较低水平。综合从全区生产要素贡献分析情况看,投资拉动和劳动力5/18投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要素主动力,消费和净出口是经济增长的要素重要动力,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比重较小。(二)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动力分析。从动态的角度看,经济增长的快慢与产业结构水平高度相关,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纵观建区以来2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历程,全区经济结构转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农业主导型时期、结构转型时期和服务业主导型时期。2002年开始,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农业,2008年开始,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50%,全区产业结构曲线走势相对稳定,服务业主导作用不断增强。从三次产业的贡献率角度分析,二、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于一产业,并且三产的拉动作用强于二产。(三)经济增长的城镇引领动力分析。城镇化推进将带来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能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第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还能引领区域的整体发展、协调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2004年开始,我区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建筑业快速发展,建筑业企业数量从2003年的25家增长到2004年的64家、2005年的117家,在20xx年左右达到最高值131家,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上升,同时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受城镇化快速发展影响,占GdP比重不断提高。从90年代开始的工业园区蓬勃发展,我区在三庄镇、南湖镇、河山镇、后村镇、涛雒镇等区域发展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不断增加,带动小城镇建设提速,但后来受政策、环境等制约因素影响,我区镇域工业园区发展停滞不前,高新技术开发区长期缺乏龙头企业,产城融合发展程度较低,园区引领动力不强。综上所述,近20年来,全区经济已基本形成四条推动经济增长路径,即:以高投资为主的增长,消费牵引动力不足;以要素投入为主的增长,而自主创新动力不足;以三产为主的增长,工业发展动力不足;以城镇引领为主的增长,园区引领动力不足。四条路径虽然在过去一段时期有力推动了全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贸易融资风险的挑战,传统增长动力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增长方式转变迫在眉睫。四、〔…〕区发展新动力展望建区以来,〔…〕区经济快速发展,人均GdP已超过9000美元,跨入中等偏上收入行列,经济发展水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发展动力面临明显变化。(一)经济发展变化趋势。根据目前理论,人均GdP超过9000美元的经济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消费结构加速转型。居民消费类型、消费行为发生重大转变,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教育、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和投资等发展型和享乐型消费占据主导地位,人民对未来生活形成新的期盼,居民生活逐步向讲品牌、讲营养、讲环境、谋发展、求保障趋势发展,消费质量和消费能级不断攀升。2、服务产业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开始步入以信息化、知7/18识化为主要特征的后工业社会阶段,服务业迅速发展并崛起,经济结构从以制造业为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结构调整主要体现在二、三产业内部,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成为占支配地位的主导型经济。服务业发展重心向生产者服务和商业服务领域转移,城区功能将由生产型向服务型功能转变。3、科技创新更加关键。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驱动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增强,经济发展表现出很强的自主创新性,所有制造部门都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和技术集约度,技术密集的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知识、创新和科技成为后工业社会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4、城区布局多中心化。制造业郊区化趋势明显,各种生产要素在近远郊及周边聚集,许多城区中产阶级为追求自然生活迁移到郊区,中心城区空心化加剧,城区空间以CBd-远郊区集合居住区-公共大交通和中心城+新城(或卫星城)的发展模式为主,城区空间结构开始从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结构转变。5、城区生态不断优化。城区生态环境建设更加崇尚人与自然和谐,限制都市膨胀,保护生态农业,保存城区文化、城区记忆、美和休闲,区容环境和道路管网等城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得以转变,实施清洁生产,控制两高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低碳、环保节能和循环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对城区绿地的生态功能更加重视,实施破墙透绿、立体绿化和三绿工程、公园建设和景观打造提升,城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机制逐渐形成。(二)面临的发展机遇。1、国家政策释放巨大红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投融资改革,放管服改革、一带一路战略、棚户区改造,专项建设基金等。2、区域融合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我区位于我国沿海经济带与沿桥经济带、长三角与环渤海的交汇处,是中西部沿桥地区的便捷出海口和南北方物流的重要结点,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鲁南临港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3、城镇化快速发展,目前普遍认为,城镇化是历史性机遇,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中村改造安置区和配套设施建设以及拆迁补偿款,刺激投资和消费;村民变市民提高社会生产率,更多的劳动力转向城市工商业,结构效率极大释放,这通常也会伴随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升;腾空区域开发,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空间。4、产业转型升级带来行业重大变革,以互联网、新材料、新能源为引领,以3d打印、数字制造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产业布局、分工协作、要素组合、运行机制都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我国正处于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我区现代服务业提升空间较大,9/18工业面临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深入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全面推开线上线下商业模式,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提升整体实力带来新机遇。5、信息化快速发展,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突破和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融合将更趋深入,加速拓展发展空间。我区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一批电子信息行业优势骨干企业,具备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智慧城市加快建设,都将为我区提高信息化水平,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插上智慧的翅膀。6、城市发展带来机遇,我市以一个目标、三个导向、五大战略为主体,以突破园区、聚力招引、五抓组合拳、旅游富市、聚力突破县域经济等重大措施为支撑,城市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今年一季度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双位数增长的城市,我区拥有驻地区、主城区的发展优势。7、园区快速发展,辖区内我们有高新区、航空产业园、钢铁配套产业园、太阳文化旅游度假区四个园区,另外,周边的开发区、山海天、港区也拉动我区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三)发展新动力展望。1、需求动力由主要靠投资驱动转向投资消费双向驱动。当前全区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新型城镇化的
本文标题:关于XX区新旧动能转换接续情况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742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