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六篇
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六总结了当前内控体系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强化风险管理!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分享的“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六篇”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六篇【篇1】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按照财政部门关于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部署要求,我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动员部署会议,明确内控目标、落实责任,加大宣传培训,内控制度贯彻执行初见成效。下面将我所2016年以来内部控制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成效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区财政局、区住建局关于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关要求,建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了内控规范的实施到位。强化对干部职工的宣传教育,组织学习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工作的重要意义、程序管理和具体内容,营造了贯彻实施内控规范的良好氛围。狠抓制度建设。在坚持内控制度要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性等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我所内部控制制度,使之成为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一套内控制度,大大提高了管理服务水平及风险防范能力。如:实行预算管理制度,逐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强化对经济活动的预算约束;实现资产归口管理,定期盘点,账实相符;实行合同归口管理,规范了合同签订与监督履行;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编制财务报告;对单位的支出严格按照审批、审核、支付、核算的相关规定执行;加强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了单位的经济活动与内控流程的信息化等等。从严规范管理。结合我所实际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相关管理制度,将“三公经费”政府采购、固定资产、建设项目、预算决算和财务收支等各项需内控的项目归类整理,并对风险点高的财政专项资金实施的重点岗位制定严格的风险防控责任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具体细化到责任人,确保内控工作有岗有责有人抓。强化协调联动。建立了向上与区财政等部门上下级之间、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各种管理服务活动之间良好的沟通环境和条件的联动协调工作机制,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挥的信息与沟通的需求。并定期召开协调联系会议,研究解决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下一步内控工作部署。同时,节开支陪财源。严控“三公经费”和没有必要的开支,对园林车辆进行严格管理。二、存在问题与建议尽管我所内部控制工作有取得初步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一是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内控意识不强,重发展、轻控制,把内部控制看成仅是财务部门的事。二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内控制度,但未能严格执行,对制度的执行及效果缺乏必要的监督,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信息与沟通衔接不够。业务股与办公室、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协调还不够等等。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抓整改、强举措、建机制。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长期的、需要与时俱进的系统工程。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定期对下属单位分级分批进行培训,加大内控培训力度,推动内部控制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促进下属各单位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篇2】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按照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通知》(财会〔2012〕21号)以及广东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实施工作的意见》(粤财会[2015]51号)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对我院各部门进行风险评估活动,对各部门岗位风险点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进行了适当的评价。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风险评估活动组织情况(一)工作机制本次风险评估活动,是在单位内部控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院财务室具体组织实施的。为完成工作,经单位领导同意,财务科从办公室、护理部、医务综合科抽调相关工作人员组成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小组,专门从事此次风险评估活动。(二)风险评估范围1、本次风险评估所涉及的业务范围分为单位层面风险和业务活动层面风险。①单位层面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组织架构风险:单位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部门职责不清晰、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不健全等情况导致的风险;经济决策风险:单位经济活动决策机制不科学,决策程序不合理或未执行导致的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单位岗位职责不明确、关键岗位胜任能力不足等导致的风险。②业务活动层面风险。本单位经济活动业务层面的风险主要包括预算管理风险、收支管理风险、政府采购管理风险、资产管理风险、建设项目管理风险、合同管理风险以及其他风险。2、本次风险评估所涉及的部门范围主责部门:内部控制工作领导小组。配合部门:财务室、办公室、护理部、医务科等相关部门。(三)风险评估的程序和方法1、风险评估程序本次风险评估活动,风险评估小组先研究制定了风险评估工作计划,明确风险评估的目标和任务;其次组织召开了由各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动员会,对风险评估活动做出了动员和安排,要求各科室先进行自查,查找风险点,研究整改措施,向风险评估小组汇报自查情况;再次,风险评估领导小组根据各科室的自查情况,选择关键科室和自查风险点少的科室进行重点检查,对其他科室也进行了快速检查;最后,根据各科室自查情况和现场检查的工作底稿和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风险分析,组织编写风险评估报告。2、风险评估方法本次风险评估活动,采用了风险清单法、文件审查、实地检查法、流程图法、财务报表分析法以及小组讨论和访谈等方法以识别风险;采用了概率分析法、情景分析法和风险坐标图法以分析风险。(四)收集的资料和证据等情况支持本风险评估报告的主要有风险评估工作底稿,相关文件、会计凭证、账本复印件,以及各科室的自查情况等。二、风险评估活动发现的风险因素按照风险来源的不同,预算编制风险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按照风险性质的不同,内部风险进一步细分为制度流程风险和廉政风险。按照风险等级的不同,预算编制风险分为一般风险和重大风险。(一)单位层面风险因素1、单位的部分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没有定期轮岗。(风险点A1)2、内控人员培训不够、业务素质弱。(风险点A2)(二)业务层面风险因素1、单位预算未分解下达至各科室,可能导致预算权威性不足,执行力不够;(风险点B1)2、医疗退款审核不到位,可能导致医保卡套现的漏洞;(风险点B2)3、小额固定资产管理未落实到科室,可能导致资产流失、账实不符;(风险点B3)4、部分分散采购的商品未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可能导致不能保证物品质量、价格虚高;(风险点B4)5、部分分散采购的建设工程项目名称与内容不相符,可能存在合并采购和拆分工程的违规现象;(风险点B5)6、合同审核和监督执行不到位,存在补签合同的情况,可能导致违反合同、支付额外赔偿的可能。(风险点B6)三、风险分析1、单位总体风险水平根据风险评估表对单位各个层面风险进行打分评价,单位总体风险水平为25.98(风险最高100分),属于偏低水平。风险点评分表项目单位层面业务层面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标准风险值100100100100100100评估值22213724304023权重40%15%10%8%12%8%7%综合得分8.8%3.15%3.7%1.92%3.6%3.2%1.61%2、重要和重大风险因素经对以上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以上所列风险因素根据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列表如下:风险发生可能性风险发生可能性B5、BB3、B20%20%B1B2B4A1、A2020%100%四、关于应对风险的措施建议1、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如报账员,要注重培养新人,落实定期轮岗。2、加强内控学习培训,提高业务素质。3、财务室根据上级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和单位内部各业务部门提出的支出需求,将预算指标按照部门进行分解,并下达至各部门。4、完善门诊医疗退款审核报批程序。5、完善各科室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建立账目,将小额固定资产纳入管理。6、分散采购的商品批量一万元以上应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一万元以下的零散采购要货比三家。7、分散采购的建设工程应完善项目可行性论证,严格按照工程明细做好预算结算及审核、验收。8、完善合同档案管理,做好合同监督执行台账,确保合同的履行。特此报告内部控制风险评价小组:2021年月日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中国文化艺术,渊源流长。【篇3】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一、风险评估的意义和目的风险评估是指在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计量、分析、判断、排序的过程,简单的说,风险评估就是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可能性表示一个既定事项将发生的概率,危害性则表示它的后果的严重程度,风险评估的结果是应对风险的主要依据。医院作为流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暴露于各种风险之下,对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可以明确医院应对的重点,以保证医院处于稳定的秩序中,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二、风险评估的方法本次风险评估共组织医院二十个职能科室开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院面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纠纷、火灾、医院感染、供电事故、供水事故、供氧事故、信息网络突发故障、电梯意外事件、地震、跳楼事件、恐怖袭击等12种危害进行了风险评估,以量化评分的形式对上述12种危害发生的可能性、事件发生的危害性以及对事件的应急准备程度综合综合分析,以上项目的得分相乘计算总得分,按由高至低顺序排列,得分最高者为医院最应重视、最应集中资源进行应急处理的事件。三、对我院风险评估的结果我院是一所三级眼科医院,可以说人员复杂、流动性大、建筑物密集、交通拥挤、管道、线路密集、易燃易爆物品多,所以灾害脆弱性分析必不可少。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我们列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纠纷、火灾、医院感染、供电、供水、供氧、故障、信息网络突发事件、电梯意外事件、地震、跳楼事件;恐怖袭击12种医院可能存在的风险,分别从发生的可能性、事件发生的危害性以及事件的应急准备等方面对上述风险进行了分析排序,并对应地制定了我院的各类应急预案,针对重点防范的内容进行培训,使我院的灾害风险下降。通过统计分析对我院的风险得出如下结果:风险类别发生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低中医疗纠纷中中火灾中高医院感染中中供故障低供故障低供故电低水低氧低障低信息网络突发事件中低梯中低高恐怖袭低高按照统计计算我院排位前三位的的风险分别为医疗纠纷、火灾、信息网络突发故障,应当重点做好上述三项危害事件的应急准备工作。(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疫病,还有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给人民的健康和生命造成重大损失,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主要危害1、人群健康和生命严重受损。外事电中地件击意震2、事件引发公众恐惧、焦虑情绪等对社会、政治、经济产生影响。3、造成心理伤害。4、国家或地区形象受损及政治影响。典型事件:2003年爆发的“非典”是众多国家面临的一场疫病危机,其中中国内地是重灾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2年11月至2003年6月席卷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非典”,其中中国5328例,占63%;全球死亡病例784例,其中中国340例,占44%,在全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预防与控制1、提倡广大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2、加强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和培训考核。(二)医疗纠纷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或多方当事人认为另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但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对所争议事实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的情形。随着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值的提高及部分职业医闹的产生,重大医疗纠纷发生率有所提高,对医护人员的人身、医院财产及声誉影响极大。危害1、患方易走入误区,与医务人员发生冲突,造成人员伤亡。重大医疗纠纷均会发生暴力行为:拒绝移尸、殴打工作人员、拉横幅、烧纸钱、封堵电梯、扰乱正常办公秩序等,影响医院正常工作的进行,严重威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和医院公共财物安全。2、给患者及医务人员造成深远的心理影响。3、患方往往会要求高额赔偿,诈取医院财物。4、部分纠纷患方还会在网络、新闻等
本文标题: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六篇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749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