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发言 > 心得体会 > 学校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教案3篇范文
教案涵盖疾病知识、预防措施和个人卫生习惯培养,旨在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如何有效实施?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学校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教案3篇范文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学校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主题远离“蚊”疫,健康一夏一一警惕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二、班会时长45分钟三、参与对象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四、班会目标1.知晓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病原体、传播媒介及典型症状。2.掌握3种及以上预防这两种疾病的实用方法。3.形成主动参与家庭和校园防蚊行动的意识。五、班会准备1.制作包含伊蚊图片、两种疾病症状对比表的卡通PPT。2.准备“蚊子克星”奖章(纸质)10枚。3.录制两段模拟病例音频(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各一段)。六、班会流程(一)情景导入:神秘的“发烧元凶”(7分钟)教师播放一段蚊子嗡嗡叫的音效,提问:“同学们,听到这个声音,你们会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蚊子叮咬的经历)教师:“最近社区医院来了一位特殊的小病人一一住在二楼的莉莉。她上周去植物园写生后,突然发起高烧,膝盖又酸又痛,胳膊上还冒出了小红点。医生说,让莉莉生病的'元凶'就藏在蚊子身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团。”(二)认识“蚊”传疾病(12分钟)1.锁定传播者教师展示伊蚊标本图片:“让莉莉生病的蚊子叫白纹伊蚊,它身上有黑白相间的花纹,喜欢在白天活动,尤其爱在清晨和傍晚叮人。这种蚊子就像会飞的'病毒快递员',能传播两种危险疾病一一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2.解码症状差异教师播放莉莉的模拟病例音频后,再讲述另一个事例:“去年秋天,强强跟着爸爸去郊外钓鱼,被蚊子咬了几口。3天后,他体温飙升到40C,头痛得像要炸开,连抬手拿杯子都觉得胳膊疼。医生检查发现,强强感染了基孔肯雅热,这种病的关节痛常常会持续好几天呢。”教师结合症状对比表总结:“登革热患者会突然高热(39-40C),伴随眼眶痛、肌肉酸痛;基孔肯雅热除了高热,还会出现关节肿胀,皮疹多分布在手掌和脚底哦。”3.明确传播链条教师用动画演示:“蚊子先叮咬生病的人,带上病毒后,再叮咬健康人,病毒就通过蚊子的唾液传到新的人体内。但大家放心,这两种病不会像感冒那样通过打喷嚏传染。”(三)学习“防蚊秘籍”(15分钟)1.个人防护“三件宝”教师组织“防蚊小妙招”brainstorm(头脑风暴):“请大家分组讨论,怎样才能不让蚊子'盯上'自己?每组推选一个‘金点子'分享。”学生分享后,教师补充:“穿浅色长袖衣裤能减少蚊子注意,因为蚊子怕光;出门前在领口、袖口喷儿童专用驱蚊水,能形成‘防护盾';出汗后及时用湿毛巾擦身,保持皮肤清爽,蚊子就不喜欢靠近啦。”2.环境清理“四要点”教师展示一组对比图(积水容器前后清理效果):“蚊子的幼虫叫孑必须在水里才能长大。我们要做到:翻盆倒罐清积水(比如腌菜坛的坛沿水)、花瓶换水勤擦洗、废旧轮胎钻小孔(防止积水)、下水道口盖妙网。”举实例说明:“上周三(具体日期),咱们教学楼后花坛的积水里,就发现了孑清洁阿姨把水倒掉后,再也没看到蚊子在那里聚集了。”(四)闯关检测:我是防蚊小卫士(8分钟)1.听症状猜疾病(播放模拟音频)“高热3天,手指关节肿痛,脸上有红疹”(答案:基孔肯雅热)“突发高烧,小腿肌肉痛,牙龈有点出血”(答案:登革热)2.看图找隐患(展示教室角落图片)窗台积水的玻璃瓶(隐患:蚊子产卵)堆在角落的空饮料瓶(隐患:雨后积水)答对的学生获得“蚊子克星”奖章。(五)行动倡议(3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宣读《防蚊倡议书》:“我承诺,每天检查家里的花盆托盘;每周和爸妈一起清理阳台积水;发现校园里的积水点,及时告诉老师。让我们争当‘灭蚊小先锋',共筑健康防护墙!”七、课后延伸布置“家庭防蚊日志”任务:学生用图画记录3天内家庭的防蚊行动(如“今天倒掉了鱼缸换出的水”),下周班会进行“最佳防蚊家庭”评选。2025年社区基孔肯雅热防控方案一、方案背景与目标防控背景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伊蚊(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关节痛、皮疹为主要特征。近年来,随着境外输入病例增加,我国本地传播风险显著升高,社区作为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需强化源头控制和综合干预。2025年国家发布的《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为社区防控提供了技术依据,结合本地伊蚊分布特点(如荆州市以白纹伊蚊为主要媒介),制定本方案。工作目标短期目标:实现社区内病例“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避免疫情扩散。长期目标:降低蚊媒密度至安全水平(布雷图指数5),提升居民防控意识和能力,建立常态化防控机制。二、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社区防控小组组成成员职责社区负责人统筹协调防控工作,对接街道、疾控中心等部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例筛查、转诊、健康教育,指导蚊媒监测与消杀网格员入户排查、信息上报、组织居民参与环境整治物业/保洁人员负责公共区域蚊媒孳生地清理(如绿化带、下水道、垃圾站等)志愿者协助宣传、爱国卫生运动动员等2.2多部门联动机制与疾控中心联动:定期接收辖区疫情动态,获取蚊媒监测数据和消杀技术指导。与医疗机构联动:建立疑似病例快速转诊通道,确保24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三、核心防控措施病例监测与处置主动排查与报告排查对象:近14天有境外或国内流行区旅行史者、发热伴关节痛/皮疹患者、伊蚊叮咬史者。报告流程:发现疑似病例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立即采样送检,确诊后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直报,报告类别为“其他传染病一基孔肯雅热工患者管理居家隔离:轻症患者发病7天内须居家防蚊隔离,配备蚊帐、纱窗等设施,避免蚊虫叮咬。环境消毒:对患者居住环境及活动区域,由社区组织专业人员使用1%次氯酸钠或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进行消杀。蚊媒控制策略孳生地清理(核心措施)公共区域:每周清理绿化带积水(如废旧轮胎、花盆、树洞)、疏通下水道,垃圾日产日清,减少蚊虫产卵环境。居民家庭:通过网格员入户宣传,指导居民翻盆倒罐、定期换水(如饮水机、花瓶),水培植物改用湿土栽培。化学与物理防制成蚊灭杀:在黎明/黄昏时段,对社区公共空间(如广场、楼道)使用超低容量喷雾器喷洒杀虫剂;居民家庭推荐使用电蚊拍、蚊帐、驱蚊剂(含避蚊胺成分)。生物防制:在景观水体投放灭蚊幼虫剂(如苏云金杆菌),或养殖柳条鱼等天敌生物。健康教育与居民动员多样化宣传形式线下宣传:在社区广场、宣传栏张贴《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图解,发放折页;组织“健康讲座L邀请医生讲解“发热+关节痛”症状识别要点。线上推送:通过社区微信群发布“防蚊三字经”(如“清积水、用蚊帐、少去草丛”)、本地疫情动态及消杀通知。爱国卫生运动每月开展“周末大扫除、组织居民清理楼道、地下室等卫生死角,同步进行蚊媒密度监测(布雷图指数、诱蚊灯法)。特殊场景防控学校/托幼机构:督促定期清理操场积水,开学季开展“防蚊第一课、配备防蚊设施。养老机构:对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优先提供驱蚊用品,定期健康巡诊。四、应急响应与保障应急处置流程疫情发生时:立即启动三级响应,划定疫点(患者住所及周边500米),实行、天1消杀、暂停大型聚集活动。蚊媒密度超标时:增加消杀频次,联合专业公司开展全域喷雾,发布“减少外出”预警。物资与经费保障储备清单:杀虫剂(如氯菊酯)、喷雾器、蚊帐、诱蚊灯、医用手套、宣传材料等。经费来源:申请街道专项拨款,接受社会捐赠,确保物资充足。五、效果评估与改进每月评估:通过蚊媒密度监测、居民问卷(防控知识知晓率N80%)、病例报告数据综合评估效果。动态调整:根据评估结果优化宣传内容、消杀频次,针对薄弱环节(如老旧小区)加强干预。六、附则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社区防控小组负责解释,根据国家指南更新及本地疫情变化动态修订。2025年小学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主题“蚊虫拜拜,健康常在”——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防治小课堂二、班会时间40分钟三、参会人员小学二年级学生四、班会目标1.了解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传播源头及主要表现。2.学会4种有效的预防这两种疾病的方法。3.培养主动参与防蚊灭蚊的良好习惯。五、班会准备1.制作有卡通蚊子、疾病症状漫画的PPT。2.准备“防蚊小能手”小贴纸20张。3.准备几个装有少量水和模拟孑密(用细纸条代替)的小杯子。六、班会流程(一)趣味导入:蚊子的“坏心思”(5分钟)教师拿出一个会发出蚊子叫声的玩具,摇晃几下后提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声音呀?你们被蚊子咬过之后,皮肤会怎么样呢?“(引导学生回答)教师:“有个叫乐乐的小朋友,前几天在小区里玩滑板车,被蚊子咬了个包。没过两天,乐乐就发烧了,浑身没力气,妈妈带他去看医生,医生说乐乐是被蚊子传染了一种病。想知道是什么病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们。”(二)揭秘两种“蚊传病”(13分钟)1.认识传播“使者”教师展示花斑蚊的图片:”这种身上有黑白花纹的蚊子叫伊蚊,它可坏了,会传播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这两种病。它喜欢在早上和傍晚出来活动,专门找小朋友下手哦。”2.了解生病模样教师讲述事例:“丫丫暑假去外婆家,外婆家院子里有个积水的水桶。丫丫在院子里玩了一下午,晚上就开始发烧,体温到了39度,还说眼睛周围疼,腿也酸。医生检查后说丫丫得了登革热。”接着再讲一个事例:波波上周和爷爷去菜园摘菜,回来后没多久就发烧了,关节又肿又痛,手上还长出了小疹子。原来波波是得了基孔肯雅热,也是被蚊子传染的。”教师结合漫画总结:“登革热会让我们发高烧、眼睛痛、浑身酸;基孔肯雅热会让我们发烧、关节又肿又痛,还可能长疹子。991.明白传播方式教师用小杯子演示:“蚊子先咬了生病的人,然后再咬健康的人,就把病传给健康人了。但它不会像感冒那样通过说话传染哦。“(三)学习防蚊“好办法”(15分钟)1.保护自己不被咬教师:“我们怎么才能不让蚊子咬到呢?大家先和同桌讨论一下,然后告诉老师。”学生讨论后,教师补充:“夏天我们要穿长袖衣服和长裤,把皮肤盖起来;蚊子不喜欢干净的小朋友,所以我们要勤洗澡;出门玩的时候,让爸爸妈妈给我们喷点驱蚊水;还可以戴上有网纱的帽子,蚊子就咬不到我们的脸啦。”2.清理蚊子的“家”教师拿出装有模拟孑密的小杯子:“蚊子的宝宝就住在水里,我们叫它孑密。我们要把家里的积水倒掉,比如饮水机接水盘里的水、小朋友玩过的水枪里的水。”举个例子:“我们教室后面的卫生角,昨天发现拖把池里有点积水,老师把水倒掉后,蚊子就少多了。”教师边说边演示倒掉杯子里的水:“只要我们把积水倒掉,蚊子宝宝就不能长大了。”(四)互动比拼:防蚊知识我知道(12分钟)1.看图辨症状教师展示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症状的漫画图,让学生判断是哪种病。答对的学生贴一个“防蚊小能手”贴纸。2.找积水大行动教师展示几张有积水的图片,如花盆托盘、废旧脸盆等,让学生找出哪里有积水。找到一处就奖励一个贴纸。(五)发出倡议(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说:“我栗做个防蚊小卫士,穿长袖、勤洗澡,积水倒掉,蚊子跑掉,健康快乐身体好!”七、课后任务让学生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检查家里有没有积水的地方,把发现的情况告诉老师,老师会给积极参与的学生发“健康小标兵”奖状。
本文标题:学校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教案3篇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751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