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基层治理路径研究报告
基层治理路径研究报告综合分析了现状问题,提出创新机制与策略,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基层治理路径研究报告”相关材料,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1/5基层治理路径研究报告基层治理路径研究报告近年来,**主动顺应新时代基层治理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创新五大路径,不断推进山区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组织公信力、增强群众满意度、架起干群连心桥,催生治理内生力、激活发展新动能。一、打造阳光村务监管平台,提升组织公信力村(社区)两委换届后,书记、主任实现一肩挑,村级党组织书记相比过去权力更加集中,为避免村务不会公开、不敢公开、不愿公开和群众看不到、看不懂、不愿看的问题,**打造阳光村务智慧平台,做实线上+线下双线监督,推动基层干部阳光行权、规范履职。晒出阳光村务。线上实时发布村级资金收支、余额等情况并同步上传原始凭证;整理惠民政策,公开每项政策申报条件、程序,让群众看得见、弄得懂。线下依托村级公示栏定期公布村级事项,村组干部和村务公开明白人常态入户宣传讲解,有效保障使用智能手机有难度的群众信息知情权。通过三资三务在网上全面公开,群众线上即可查阅本村(社区)所有财务票据、账目清单,并全程可追溯。强化智慧监管。建立民生项目、一卡通惠民资金、小微权力规范运行等34类政策数据资源库,针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设置风险预警阀值,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对三公经费、财务支出、数据票据等进行在线交叉对比,若发现异常情况,平台及时预警提示上级部门加强监管。规范履职行权。梳理形成组织决策、管理、服务3大类小微权力清单和村两委成员职责清单,推动实现小微权力进清单。按照一事一流程的形式,厘清每个事项的权力框架和运行轨道,最大限度减少村干部随意用权。20xx年以来,已通过平台对小微权力运行开展监督567次,核查处理问题线索20个。二、开发民情诉求办理系统,增强群众满意度**从县城到南部乡镇,最远的需要3-4个小时车程,群众办事距离远、时间长,来回跑、成本高是一个现实困境,**创新开发社情民意全流程收集办理分析运用系统,实行群众出题、平台派单、分级办理、部门督办、阳光公开、反馈评价、逗硬考核闭环运行模式,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线上线下收集。线上开发群众有话说微信小程序,群众实名注册登录,随时随地反映心声、表达诉求;同步将12345政务服务热线、县长信箱等政务热线整合并入系统,拓展民情诉求收集范围。建立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定期收集民情诉求机制,通过平台动态提交群众诉求。高效办理反馈。实行村级-乡镇-县级部门分层分级办理,咨询类事项原则上3个工作日内办结,其他事项根据难易程度确定办结时限。对群众反映的事件第一时间进行沟通、解释和答复。同时,通过公示栏、村(居)务公开社情民意专栏,对3/5办理结果、群众满意度等内容动态更新、全面公开。从严考核评价。建立接诉响应率、问题解决率、群众满意率的三率考评指标体系,将考评指标与单位、个人绩效挂钩,从严兑现奖惩,确保诉求高效解决到位。今年以来,已办理群众诉求300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对办理质效不高的5个单位、12名个人进行了处理。三、开展联网联户走访行动,架起干群连心桥走基层、听民意、解难题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探索建立干群连心工作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察民情、办实事,不断提升组织凝聚力、融洽干群鱼水情。针对性重点包联。建立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机制,开展乡镇干部联系网格、村组干部联系户、党群干群连心的联网联户行动,党员干部每年为联系户办1件以上实事好事,落实政策宣传、民情收集、纠纷调解等职责,确保作用发挥到位。常态化入户走访。党员干部深入联系户,通过院坝会交流、走访慰问等方式,全面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分类梳理困难诉求,提出解决措施,第一时间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贴心式为民服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结对联系以来,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及道路、社保、低保、安全饮水等民生问题3000余起,进一步拉近了干群关系,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四、实施凝心聚力善治工程,催生治理内生力针对一些群众对基层治理缺乏正确认识,主体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积极创新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载体,不断完善群众和社会组织等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制度,积极推动构建多元协同治理共同体。强化党建引领。强化党组织领导下的群众自治机制,加快建立党建引领下的村(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协调运行机制,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推动形成基层治理合力。创新形式载体。探索村(居)民积分制管理模式,将好人好事、志愿服务、最美家庭等列入正面清单对应加分,将乱搭乱建大操大办等列入负面清单对应扣分,加快培育文明乡风。激发群众参与。建立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孝善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一约五会机制,成立村级自协委,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群众矛盾化解等专项行动,全面激发群众自治的内生力。五、推进产业提质振兴计划,激活发展新动能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深入实施,**坚持壮大产业规模、优化发展布局、提升产业质效,深化利益联结,以产业提质助推治理效能提升。一是优化产业布局。深化村建制调整改革成果,优化村庄产业发展版图,切实增强特色村辐射吸纳和带动能力。目前,已规划形成巡场镇三合村三个万亩产业基地,上罗镇代家村5/5一环一带一中心,孝儿镇双油村千亩黄金茶示范带等特色产业空间,为村级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推动产业提质。开展村级集体经济消薄提质行动,深化实施三变改革、五大合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村民集体土地流转、整合各类闲置资源,推动产业连片发展,实现强村富民。三是深化利益联结。深化资源利用型、量化入股型、服务创收型、物业管理型、金融理财型、基金推动型6大类13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推广承包租赁+集体经济+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去年,全县16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总量突破5100万元,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数量占比达%。群主
本文标题:基层治理路径研究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752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