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评估代表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2
代表们积极发言,分享学习体会,强调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落实建议,如何更有效地推进?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评估代表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2”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喜欢。
1/5评估代表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2评估代表在〔...〕苏木学习教育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大家好。今天能够作为一名评估代表,坐在这里参加〔...〕苏木的学习教育评估座谈会,我感到非常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刚才,听了苏木党委关于学习教育开展情况的通报,内容详实,数据充分,展现了自活动开展以来,〔...〕苏木党委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扎实成效。此刻我的心情,既有对苏木工作的肯定与欣慰,也想借此机会,结合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和思考,谈三点不成熟的看法,与各位交流,也算是为后续工作的深化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一、总体评价首先,我想谈谈对这次学习教育的总体评价。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次学习教育,与以往的一些活动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实。从苏木党委的通报中可以看到,整个过程环环相扣,从组织领导到建章立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作闭环。这种系统性的推进,避免了学习教育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它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场持久的、深入肌理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这种实体现在了我们普通群众的感受上。作风建设的成果,最终要靠群众来检验。正如通报中所说,要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作风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以前,大家可能偶尔会觉得,一些政策虽然好,但离自己的生活有些远,或者在执行的最后一公里上有所欠缺。但这次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干部们的身影更多地出现在了田间地头、出现在了牧民的毡房里。他们不再仅仅是文件的传达者,更是问题的倾听者和解决者。这种转变,不是通过几次会议、几份文件就能实现的,它背后是思想的深刻触动和作风的根本转变。这种从管理到服务的姿态变化,就像春天的细雨,虽然听不到声音,却实实在在地滋润了这片土地,也温暖了大家的心。因此,我认为这次学习教育的成效是显著的,其呈现出的学习氛围浓厚、查摆问题深入、整改落实有力、成果转化务实的良好态势,评价是客观中肯的。它不仅提升了干部的能力素质,更重要的是,重新拉近了干群关系,夯实了信任的基石,为苏木未来的发展凝聚了宝贵的人心。二、我的切身感受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些作为普通群众和参与者的个人感受。坦白说,学习教育活动刚开始的时候,我心里也曾有过一丝疑虑:这会不会又是一次走过场?但随着活动的深入,我的看法在悄然改变。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参加苏木组织的开门纳谏座谈会。那天的会场,气氛格外坦诚。一位牧民代表,直接就养殖补贴发放流程中的一个繁琐环节提出了疑问。我注意3/5到,负责相关工作的干部不仅没有回避,反而拿出笔记本,非常认真地记录,并当场就几个关键节点进行了解释,承诺会后立即研究简化方案。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真诚和尊重。这不再是我说你听的单向传达,而是你问我答、共同商量的双向互动。这种变化,体现在很多细微之处。比如,现在去苏木政府办事,工作人员的笑容多了,态度更热情了,办事效率也明显提高。以前可能需要跑三四趟、找好几个人才能盖上的章,现在常常在一个窗口就能一站式解决。还有,苏木的干部们会主动通过微信群、电话等方式,了解大家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前段时间,我们〔...〕村有几户牧民的草场因为天气原因出现了问题,大家正在发愁,苏木分管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就主动上门来查看情况,现场给出了解决方案,还联系了保险公司进行勘察。这些事情虽然不大,但桩桩件件都体现了着力解决好牧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决心。对我而言,最大的感受是心态上的变化。从最初的旁观者,抱着看看再说的心态,到后来积极参与建言献策,成为一名融入者。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信任重建的过程。当看到提出的问题被认真对待,反映的困难被及时解决,大家自然就愿意讲真话、献良策。这种良性互动,是任何物质奖励都无法替代的。可以说,这次学习教育,不仅整顿了作风,更是在干部和群众之间,重新架起了一座坚实的连心桥。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正是在这一次次的真诚互动和问题解决中,实实在在地提升了起来。三、我的几点建议成绩值得肯定,感受真实而温暖。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为了持续巩固深化学习教育成果,常态长效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我在这里也想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态度,提出几点不太成熟的建议,供各位领导参考。第一,建议将被动听取与主动探访结合得更紧密。目前,开门纳谏这种形式非常好,让大家有了表达诉求的正式渠道。但有时候,一些群众特别是生活在偏远地区的牧民,可能因为性格内向或者信息不畅,不一定能主动地、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困难。是否可以建立一种作风回访机制?定期由苏木干部组成小组,不打招呼、不定路线,随机到普通的牧民家中坐一坐、聊一聊,听听他们对政策落实最真实的声音,看看干部作风最原始的口碑。这种下沉式的探访,或许能听到一些在会议上听不到的心里话,发现一些被忽略的真问题。第二,建议将制度建设与数字技术融合得更深入。通报中提到了建章立制,这是固化成果、保障长效的根本。在信息化的今天,是否可以探索开发一个简便易用的线上平台或小程序?这个平台不仅可以公示各项惠民政策的办理流程和进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更可以开设一个匿名的随手拍或微建议窗口。群众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或者对苏木发展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反映。后台由专人负责梳理、转办、督办和反馈。这样做,既拓宽了5/5监督渠道,降低了监督成本,也能让作风建设的探头覆盖到更广的范围,实现全天候、无死角的监督与互动。第三,建议将作风转变与发展赋能链接得更具体。通报的最后提到,以优良作风助推苏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为了让这个链接更加牢固,是否可以在未来的产业项目规划、人居环境整治等具体工作中,专门设置一个作风效能评估环节?比如,在规划一个旅游项目时,不仅要论证其经济可行性,也要邀请群众代表、党员代表一同评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干部的服务效率如何、资源利用是否节俭、群众利益是否得到充分保障。将作风建设的软指标,内嵌到经济发展的硬任务中去,让好作风真正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红利,从而激发更强的内生动力。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粗浅想法,说得不一定对,请各位领导和代表批评指正。我相信,在〔...〕苏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只要我们坚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将作风建设的优良成果不断巩固和深化,〔...〕苏木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我们牧民群众的生活也一定会更加幸福。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评估代表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2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757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