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评估代表在区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
发言强调了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性,提出加强学习教育,提升干部作风,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以下由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的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之用。
1/6评估代表在区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评估代表在区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尊敬的〔...〕组长,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作为一名基层代表,参加今天这个重要的评估座谈会。刚才听了〔...〕区委的工作通报,很受鼓舞,也深有感触。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亲身参与和日常观察,从个人视角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发言准备不够充分,说得不对的地方,恳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一、对学习教育的总体评价这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个人认为,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我的总体印象:覆盖广、形式活、落点实。首先是覆盖广,彰显了〔...〕区委抓作风建设的决心与魄力。从这次座谈会邀请的代表范围就能直观感受到,本次学习教育不是少数人的事,也不是一阵子的风,而是一次面向全〔...〕区、覆盖各层级、贯穿各领域的总动员。无论是机关单位的党员干部,还是像我这样来自企业、学校、医院、街道社区的基层人员,都被紧密地纳入到学习教育的体系中来。这种不留死角、全面覆盖的态势,本身就传递出一种强烈的信号:作风建设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参与者和责任人,必须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其次是形式活,让学习教育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以往一提到学习,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集中开会、读文件、听报告。但这次的学习教育,我真切感受到了许多新颖生动的方式。例如,有的单位创新推出了晨曦课堂身边课堂,利用清晨或工间休息的碎片化时间见缝插针地学,让学习成为一种日常习惯;有的组织党员干部走进警示教育基地,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进行沉浸式体验教育,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还有的通过举办甲骨文专题培训、主题党日等活动,将理论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业务技能、锤炼坚强党性有机结合起来。这些接地气、有温度、有深度的方式,让原本感觉有些枯燥的理论和纪律条规,变得立体、鲜活,更容易被理解、被吸收,也更容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是落点实,体现了学查改一体推进的系统思维。这次学习教育的宝贵之处在于,它没有停留在学的层面,而是将查与改紧密衔接、贯穿始终。〔...〕区委提出的一体推进学查改部署,以及后续要构建的日常监督+专项检查+明察暗访立体监督网,都清晰地表明,这次学习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干部作风和政治生态发生根本性的、持续性的转变。这种求真务实的态度,让我们基层对作风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二、个人对学习教育的几点感受作为一名长期生活和工作在本〔...〕区的普通市民,我想3/6从一个更微观的视角,谈谈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感受到的三个心的变化。第一个是心的警醒。坦白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对于一些作风上的小问题,可能有些习以为常甚至见怪不怪。比如,觉得单位之间吃顿工作餐不算什么,办公室里有些不必要的文山会海似乎也是一种工作惯例。但是,随着学习教育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通过一系列发人深省的案例教学和触及灵魂的警示教育,我身边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完成了一次思想上的大扫除。大家开始从内心深处认识到,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作风问题无小事,任何微小的松懈都可能侵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这种从无所谓到很在乎的转变,是一种深刻的内心警醒,是思想根基上最宝贵的收获。第二个是心的拉近。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听起来好像是离普通人生活很高大上的政治术语。但这次学习教育,让我真切地感到,它就在每个人的身边,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最直观的感受是,去政府部门办事,门好进了,脸好看了,话好听了,事好办了。以前可能要跑好几趟、找好几个人才能盖上的章,现在常常在一个窗口就能一站式解决。社区里的环境整治更彻底了,为民服务活动也更频繁了,干部们的身影更多地出现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而不是仅仅在会议室里。这些看似细微的变化,实则是干部工作作风转变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明,它有效拉近了干群之间的心理距离,让政策的温度实实在在地传递到了民众的手心。第三个是心的踏实。作风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过去,民众有时候看到一些不正之风,可能会私下议论几句,但总觉得人微言轻,说了也起不了多大作用,甚至担心打击报复。现在,随着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特别是立体监督网的提出,让大家感到监督的渠道更畅通了,表达意见的底气也更足了。大家觉得,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能够被听到、被重视,自己也成为了推动社会风气向好的重要力量。这种从被动旁观者到主动参与者的身份转变,让民众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心里也更踏实了。虽然我手头没有全〔...〕区群众满意度提升的具体数据,但从周边邻里、同事朋友的言谈中,这种满意度的提升是真实可感、有目共睹的。三、几点不成熟的建议和思考今天的会议是评估会,更是为了推动工作更上一层楼的促进会。借此机会,我也斗胆谈三点不成熟的思考,主要是围绕如何让学习教育的成果更持久、更深入。第一让学习成果的转化更具深度当前,学习的形式已经非常丰富,成效初显,但如何确保学习成果能更高效、更深入地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能是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在一些情况下,可能还存在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学归学,做归做,未能完全融合。因此,我建议,是否可以探索建立一种更紧密的学用转化反馈机制。比如,定期从各单位的业务难点、群众反映的痛点、改革发展的堵点中,提炼出一批实践课题,带着这些具体问5/6题去组织专题学习和研讨,并将研讨成果直接应用于改进工作流程、优化服务方案。让学习不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是成为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的金钥匙,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第二让制度执行的刚性更具韧性会议强调要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这非常关键。但在实践中,制度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其不可触碰的刚性,还在于其能否被普遍、自觉地遵守,也就是制度内在的粘性或韧性。一些制度之所以难以百分之百落地,有时是因为执行环节存在模糊地带,或者缺乏配套的细化操作规范,导致执行起来弹性很大,甚至出现打折扣、搞变通的现象。我建议,在强化刚性约束、严肃查处违规行为的同时,可以更多地从正向激励和流程优化两个维度入手。一方面,大力宣传和表彰那些严格遵守制度、并通过高效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形成守纪光荣、实干可贵的鲜明导向。另一方面,对一些制度流程进行再审视,看有没有可以简化、优化的地方,让遵规守纪的成本低于违规操作的诱惑,从而让制度的执行变得更顺畅、更自然,更能被干部群众所接受。第三让群众监督的触角更具活性构建立体监督网,激活群众监督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发现四风问题的无数个移动探头。目前,监督的框架已经搭建起来,但如何让这些监督触角能够真正深入到最基层、最细微的神经末梢,可能还需要一些创新的载体和方法。我建议,在畅通传统信访、举报电话等渠道的基础上,是否可以借鉴一些地区的先进经验,开发一个操作简便的线上监督平台或小程序。让群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便捷甚至匿名的方式,反映身边发现的作风问题,哪怕是车轮上的腐败、午餐里的猫腻、办事窗口的冷硬横推这类看似微小的事情。同时,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反馈机制,让群众的每一次监督都能得到及时的回应和处理。这样,就能真正织密监督之网,让不正之风无处遁形,让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更强。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看法,难免片面和局限。总而言之,这次学习教育成效显著,变化喜人。我相信,在〔...〕市委、〔...〕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只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将作风建设的宝贵成果巩固好、拓展好,为全〔...〕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优良环境。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评估代表在区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757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