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在XX区见义勇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会议强调了见义勇为的重要性,倡导全社会形成良好风尚,共同维护正义与安全,如何更好地激发正能量?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在XX区见义勇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有所用途!
在XX区见义勇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区见义勇为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全市相关会议精神,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并就如何推动下半年乃至未来一个时期全区见义勇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和全面部署。刚才,几位同志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听了很受启发。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在服务发展大局中把握见义勇为工作的时代价值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正气的重要体现,更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文明程度和精神风貌的显著标志。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区见一勇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城市文明形象作出了积极贡献。回顾过去,我们的工作基础更加坚实。依托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的深厚积淀,我区的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参考全市近三十年来累计奖励超过12.1万人次、发放奖金总额逾1.19亿元的宏大数据,我区作为其中的重要板块,始终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去年,全市年度奖励人数达到9568人,奖金752.57万元,这些数字背后,是我区无数凡人英雄的默默奉献。进入2025年以来,这项工作更是呈现出新的气象。据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区共确认见义勇为行为XX起,表彰奖励XX人次,发放奖金共计XX万元,涌现出了一批事迹感人、影响广泛的先进典型。这些英雄们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乃至宝贵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正气长歌。回顾过去,我们的工作机制更加健全。从英雄的发现、确认、奖励到权益保障,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闭环管理流程。特别是“警格+网格+义格”的“三格融合”机制,有效打通了基层发现的“最后一公里”,让善行义举能够被及时发现、及时认可、及时奖励。即时奖励等创新方式的运用,让英雄在第一时间感受到社会的敬意和组织的温暖。回顾过去,我们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通过持续不断的宣传引导,见义勇为精神日益深入人心。主题公园、社区宣传栏等传统阵地与新媒体平台同频共振,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英雄故事,让英雄的名字传遍大街小巷,让英雄的事迹家喻户晓。“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正在从一句口号,转变为全区人民的自觉行动和普遍共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对标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期待,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思想认识的深度有待加强,部分单位和干部对见义勇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未能完全将其置于社会治理现代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来谋划。典型发现的广度有待拓展,发现渠道还不够通畅,存在一定的盲区和死角,一些发生在群众身边、事迹感人的“微英雄”未能被及时纳入视野。宣传引导的力度有待提升,宣传方式方法还不够新颖,故事的挖掘和呈现还不够生动,未能完全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影响力、感染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权益保障的精度有待提高,虽然政策体系日益完善,但在个案落实中,医疗、就业、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优抚政策有时还存在衔接不畅、落地不实的问题,对英雄及其家庭的长效关怀和精神慰藉机制尚不健全。自身建设的强度有待加大,基金会的内部治理、队伍的专业能力、基层工作站的运行效能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些问题,是我们下一步必须下大力气研究和解决的关键所在。二、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彰显见义勇为工作的担当作为见义勇为工作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它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更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有效载体。做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非凡。第一,深刻认识见义勇为工作是建设更高水平“平安XX”的内在要求。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见义勇为行为,其本质是在法治轨道之外,公民自发地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抢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每一次见义勇为,都是对社会秩序的一次有力维护,都是对邪恶势力的一次强力震慑,都是平安建设的一次生动实践。一个地区见义勇为行为蔚然成风,必然会形成强大的社会正能量磁场,犯罪分子就不敢轻举妄动,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就会显著增强。因此,必须把见义勇为工作作为平安建设的重要方面军,通过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构建起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人民战争”汪洋大海,为“平安XX”建设筑牢坚实的社会基础。第二,深刻认识见义勇为工作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举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见义勇为所体现出的“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与“公正”的极致表达,是面对大是大非的果敢抉择,是面对艰难险阻的无畏担当。每一个见义勇为的英雄,都是一个行走的价值观标杆。他们的行为,生动诠释了什么是人间大爱、什么是社会正义、什么是时代精神。抓好见义勇为工作,就是抓住了价值观建设最接地气、最具说服力的有效载体。通过选树和宣传英雄典型,能够把抽象的价值理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行动榜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在全社会形成激浊扬清、扶正祛邪的良好风尚。第三,深刻认识见义勇为工作是提升区域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城市之间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软实力、社会文明程度的竞争。一个充满正气、英雄辈出的城市,必然是一个有温度、有魅力、有吸引力的城市。见义勇为精神所彰显的城市品格,是任何宣传口号都无法替代的金字招牌。它能够向外界展示我们这座城市的精神高度和道德水准,能够有效提升市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能够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创造更加优良的人文环境。因此,必须将见义勇为工作摆在区域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将其作为城市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精心培育和擦亮这张闪亮的“道德名片”。三、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在守正创新中开创全区见义勇为事业发展新局面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区见义勇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守正创新,聚焦关键环节,实施精准发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一)筑牢思想根基,始终确保见义勇为事业的正确政治方向。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见义勇为工作的绝对领导,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要持续深化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特别是关于社会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重要论述,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自觉服务中心大局,主动将见义勇为工作放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宏观布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确保工作目标与区委、区政府的中心任务同向聚合、同频共振。要严肃纪律规矩,加强基金会内部的党风廉政建设和纪律教育,确保资金募集、使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以铁的纪律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队伍。(二)完善激励体系,充分激发见义勇为行为的社会正向效应。奖励和激励是推动见义勇为事业发展的“发动机”。必须构建起更加科学、高效、多元的激励体系,让英雄流血不流泪,让好人有好报。一是拓宽发现渠道,优化申报流程。要持续深化“三格融合”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民警、社区工作者的“前哨”作用,确保见义勇为行为第一时间被发现。要简化申报确认程序,缩短审核周期,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要快审快批、快奖快励。要探索建立群众举荐奖励制度,鼓励广大市民成为发现英雄的“眼睛”。二是优化奖励机制,提升即时效能。要坚持日常奖励与集中表彰相结合,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在用好用实现金奖励的同时,要更加灵活地运用微信红包、电子奖励证书等即时性、便捷化的奖励方式,让英雄在行为发生后最短时间内感受到社会的褒奖。要逐步提高奖励标准,确保奖励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真正体现对英雄的尊崇。三是提升表彰规格,增强荣誉价值。要定期组织高规格、大规模的集中表彰大会,邀请区主要领导出席并为英雄颁奖,并通过媒体进行广泛报道,最大限度地提升见义勇为的社会荣誉感。要积极向上级推荐优秀典型,争取国家、省、市级的更高荣誉,让英雄的荣光照亮更多人。(三)创新宣传路径,大力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浓厚社会氛围。宣传工作是见义勇为工作的“扩音器”和“放大器”。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方式方法,讲好英雄故事,弘扬时代正气。一是构建全媒体宣传矩阵。要统筹用好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和网站、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形成线上线下联动、内宣外宣并举的立体化宣传格局。要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深度合作,策划推出系列报道、深度访谈、专题节目,持续掀起宣传热潮。二是深化内容创作与呈现。宣传不能停留在简单的事件报道上。要组织专业力量,深入挖掘英雄背后的感人故事、心路历程和精神世界,通过报告文学、微电影、舞台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对英雄事迹进行二次创作和深度加工,让英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立体、更具感染力。要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把大道理融入小故事,让英雄精神可亲、可信、可学。三是拓展宣传教育阵地。要高标准建好、管好、用好见义勇为主题公园、广场、宣传长廊等实体阵地,使其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市民接受精神洗礼的重要场所。要推动见义勇为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将其纳入公民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规划,让见义勇为精神的种子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四)织密保障网络,全面落实见义勇为人员的各项优待政策。权益保障是见义勇为工作的“生命线”。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为英雄们解除后顾之忧。一是确保法定权益刚性落实。要严格执行《XX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及市实施细则,协同卫健、人社、教育、民政、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开辟“绿色通道”,确保见义勇为人员在医疗救治、就业扶持、子女入学、养老保障、抚恤优待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得到百分之百的保障,绝不允许出现政策“打白条”的现象。对于因见义勇为致伤、致残、牺牲的人员及其家庭,要启动“一案一策”的精准帮扶,确保其基本生活得到长效保障。二是提供全周期人文关怀。除了物质保障,精神关怀同样重要。要建立健全常态化的走访慰问制度,定期上门看望慰问英雄及其家属,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要引入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为有需要的英雄及其家庭提供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要组织开展联谊活动、疗养休养,让英雄们感受到组织的持续温暖和社会的长久敬意。三是探索社会化保障路径。要积极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见义勇为人员的保障工作中来。可以与爱心企业、公益组织合作,设立专项基金,为见义勇为人员提供额外的商业保险、法律援助、技能培训等服务,构建起政府保障、基金会救助、社会力量补充的多元化、立体式保障体系。(五)夯实组织基础,全面提升见义勇为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基金会和基层工作站室是推动见义勇为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必须把自身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服务效能。一是优化内部治理结构。要进一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理事会、监事会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确保基金会运行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要强化内部管理和财务监督,严格遵守各项财务制度,确保每一分善款都用在刀刃上,定期向社会公开资金收支情况,以公开透明赢得社会公信。二是建强基层工作队伍。要加强对各工作站室主任、工作人员的系统化培训,组织学习相关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和工作方法,不断提升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实操能力。要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将工作成效与评优评先、待遇保障挂钩,充分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深化拓展基层网络。要持续做深做实“三格融合”机制,推动其向更多行业、更多领域延伸。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在重点企业、大型商圈、专业市场等建立行业性工作站,拓展工作覆盖面,消除工作盲点,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区的严密工作网络,为推动全区见义勇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组织保障。同志们,见义勇为事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做好这项工作,是对社会正义的守护,是对城市文明的浇灌,更是对人民群众期盼的真切回应。让我们以本次座谈会为新的起点,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开创全区见义勇为工作新局面,为建设更高水
本文标题:在XX区见义勇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772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