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乡2025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思路
总结了过去工作成果,明确了未来发展目标,提出了具体实施策略。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分享的“乡2025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思路”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1/18乡2025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思路〔…〕乡20xx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思路??一、总体情况20xx年,〔…〕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县委三抓三促工作要求和四要工作思路,瞄准建设生态经济清凉〔…〕定位,坚持生态立乡、文旅兴乡、商业富乡、产业强乡发展理念,以增加农民群众收入为目标,实施基层党建强基行动、项目发展攻坚行动、产业转型升级行动、绿色生态创建行动、民生事业提质行动、基层依法治理行动和廉洁乡村强化行动七大行动,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圆满完成20xx年各项工作任务。二、特色亮点工作(一)落实农村党建四项行动工作要求,坚持固强补弱,推动党建提质增效。坚持内挖、外引、下派相结合,20xx年以来,共调整村党支部书记5名(其中跨乡选配1名,提拔任用3名,吸引优秀返乡青年1名),调整后村两委负责人20人(一肩挑13人),平均年龄岁,其中大专以上6人,中专及高中7人,实现了学历和年龄一升一降的标准。动态调整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分类建立党员发展后备人才库,采取多中选好、好中选优的方式发掘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创业返乡人员中思想好、能致富、勇带头的优秀人才。20xx年接收预备党员11名,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7名。坚持推动采取党组织+村集体经济+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村集体农机具、土地、种养人才等资源,探索聘请农村职业经理人管理运营或引进企业股份制合作效益分红等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由启动资金入股合作社转向实体经济。截至目前,17个行政村累计村集体经济投入1235万元,20xx年村集体经济总收益为170万元。(二)瞄准生态经济清凉〔…〕建设定位,坚持以文促旅,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依托资源禀赋,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继续提升〔…〕文旅产业的内容和水平,在前期蒙宣古堡、文创基地建设基础上,20xx年实施苍天一滴泪文学创作基地改造提升项目和闽宁创业街(一期)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商业一条街、垂钓园、采摘园和湖畔烧烤广场逐步投入运营,苍天一滴泪文学创作基地已成为自治区文联文学艺术创作基地和西吉县文联文学创作基地,今年6月成功举办全县我们的节日--端午文化活动。自五一正式运营以来,基地接待游客5500人次、经济收入达45万元,带动段斌等农户开办杂粮面馆等农家乐,切实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三)紧盯农民群众收入增加目标任务,坚持龙头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支部牵头、头雁引领、试点带动、以点带面,加大经营主体培育,示范带动全乡产业发展。肉牛产业提质增效。20xx年建设的苏堡村出户入场肉牛养殖场区3/18由五勤养殖专业合作社承包经营,目前,合作社共养殖肉牛425头(其中育肥牛285头、基础母牛140头),实现年创收50万元。20xx建设的李章村、孟湾村两个出户入园肉牛养殖园区已完成肉牛入驻,全乡肉牛养殖产业在出户入园肉牛养殖园区的引领下快速发展,今年肉牛饲养量可达万头。积极招商引资探索发展肉牛精深加工产业,吸引宁夏村业牧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70万元开展牛肉精准分割,分割牛肉比正常销售牛肉平均每斤可多卖6元钱,饱和生产可年分割1000吨牛肉,增收1200万元。杂粮产业做大做强。采用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发展模式,动员宁夏皓奇毅种植专业合作社、宁夏鼎渤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4家合作社集中连片种植杂粮,打造建设张撇、张岔、毛坪万亩杂粮种植基地。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基地联农带农50余户,带动群众获利2290850元,有效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提高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蔬菜产业应运而生。紧盯特色产业发展,创新工作举措,大力发展设施特色高效农业,积极争取533万元建设毛坪村设施农业20xx年以工代赈项目、争取100万闽宁资金建设张撇村设施农业建设项目、争取40万元建设毛坪村蔬菜大棚,打造大棚式经济新农场,让温室瓜果蔬菜种植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金钥匙。张撇村和毛坪村温室大棚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由宁夏金色田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包经营,给村委会缴纳租金,随发展情况逐年增加租金,从育苗、采摘到销售可带动周边群众务工就业增收,可解决劳动就业40余人。(四)不断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坚持依法治理,推进1133机制走深走实。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贯彻落实县委基层治理1133工作机制,配齐一村一警务专干、一村一法律顾问,将辖区合理划分为113个网格,构建网格长+驻村工作队+驻村民警+法律顾问+组长网络,逐村逐组常态化开展摸底排查,逐条逐项推动问题化解,全乡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34起,依法依规办理12345便民热线106件。特别是立眉村先行先试,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党支部副书记任副组长,妇联主席、法官、检察官、驻村警官、法律顾问、网格员、法律明白人为组员的功能性党小组,着力打造村级综治工作站,切实提高了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同时结合主题教育工作,创新开展〔…〕乡百姓有话说-'码'上解民忧活动,群众扫码可一键反映个人诉求,乡综治中心接单后汇报主要领导及时批转限期办结,切实推动为民办实事、为民解忧。截至目前,解决码上解民忧诉求36件。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一)突出三个聚焦抓基层党建。一是聚焦理论武装夯基础。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推进工作的根本遵循,依托党委会议、5/18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理论学习、村组干部例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载体,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营造了全乡上下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各级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显著增强。二是聚焦队伍管理建机制。认真落实党委班子成员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巩固提升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年建设成果,持续开展一抓两整示范县乡创建行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双评双定等组织生活制度,创新开展党建3+〔…〕结对共建活动。三是聚焦任务落实严考核。发挥四级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安全生产、环境整治、生态环保等各项工作纳入村干部绩效考核,坚持村组干部工作例会制度和周工作列清单结算制度,全程跟踪问效,推动工作落实。(二)突出两个抓手抓产业发展。一是以传统种养为抓手。按照全县20xx年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和《西吉县20xx年粮食安全和油料生产工作方案》任务要求,制定《〔…〕乡20xx年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超额完成60456亩粮食播种任务。着力推动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实施有机肥替代、机深松、保墒增产等耕地质量保护综合技术。全面落实产业扶持政策,持续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着力推动养殖业发展。今年发放地膜31572卷,受益农户4079户15194人;发放马铃薯原原种万粒,受益农户1637户6303人;小麦一喷三防面积6000亩,受益农户922户;大豆玉米复合种植验收通过亩,受益农户265户;油料种植验收通过亩,受益农户684户2920人;基础母牛扩群提质见犊补母项目犊牛补贴1600头、驴驹3头,受益农户714户3173人;在苏堡、孟湾、王坪、党岔村推广发展庭院经济,受益农户388户1562人。二是以提质增效为抓手。坚持支部牵头、头雁引领、试点带动、以点带面,加大经营主体培育,打造18个500亩以上种植基地,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务工260余人,其中脱贫户50余人;符合基础母牛扩群提质见犊补母项目享受条件经营主体24个,带动脱贫户务工40人、监测户务工7人,切实增加了农户工资性收入。打造肉牛养殖示范村2个,受益农户64户310人;创建生猪养殖示范村4个,受益农户105户454人,示范带动全乡种养产业一体化、规模化高质量发展。(三)突出三个落实抓巩固成果。一是责任落实。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和领导包抓+专班推进+驻村帮扶工作机制,压实乡村两级书记责任和领导班子包片负责,组建成立乡村振兴工作专班,常态化到村指导和督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构建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系。把学习作为抓工作的第一要务,利用乡党委会议、中心组学习和周一干部学习例会,经常性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相关指示批示精神、各级党7/18委、政府最新工作部署,把职责明晰到位、政策传达到位。认真执行月研究工作机制,乡党委、政府每月研究一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及时解决工作难题。二是政策落实。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落实到位。坚持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持续开展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排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综合运用心理疏导、家校共育等方式,压实各方责任,防止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失学辍学,全乡无辍学学生。聚焦因病致贫,广泛宣传基本医疗保障政策,扎实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康复健康宣传教育工作,20xx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特殊群体已全部清零。截至12月11日,全乡医保缴费14224人,完成率%。社会保障到位。认真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临时困难救助等政策,充分发挥社会保障性政策的兜底作用,全乡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2076人、享受特困供养46人,孤儿19人,残疾人两项补贴896人,发放临时救助157人30万元,有力地巩固了脱贫成果。就业帮扶到位。用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扎实做好劳务输出,累计劳务输出5058人,落实就业补助2630000元,一次性外出务工交通补助153400元;组织技能培训4场次200人(其中脱贫户120人),其中获得技能等级证书160人次,增强发展技能,拓宽就业路子,提高就业率、增加工资性收入。20xx年申报设置公益性岗位62个,动员监测对象及已脱贫户积极就业,切实为低收入人群增收。金融帮扶到位。加大小额信贷政策宣传力度,定期开展入户宣传、政策解读,全面落实已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对有贷款意愿的脱贫人口提供全程跟进服务,实现脱贫群众应贷尽贷、产业需求应扶尽扶,充分发挥小额信贷发展生产、巩固脱贫成效的重要作用。20xx年新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214户1101万元,正在跟进续贷、扩贷相关工作。三是工作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情况。聚焦群众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坚持日常排查和集中排查相结合,每月组织乡村干部、驻村干部、网格员结合日常入户走访开展常态化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综合分析研判,制定一户一方案,确保返贫致贫风险及时预警、及时核查、及时帮扶、及时消除、动态清零。严格落实全县3310监测帮扶机制和乡乡、部门协同筛查预警机制,对行业部门预警反馈的541条信息、自治区APP反馈的586条预警信息、农户个人申报的21条信息,及时进行了入户核查,将有返贫致贫风险的22户75人农户识别认定为监测对象,并及时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扶贫资产后续管理情况。扎实开展扶贫项目资产(含过渡期形成的帮扶项目资产)集中大排查,对全乡已经确权的442项公益类扶贫项目资产、81项经营性扶贫项目资产,按照谁受益、谁管理或谁主管、谁负责,明确了管护主体,压实了管护责任;对20xx年形成、尚未确权的资产建立了台账,确保项目资产稳定良好运转。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情况。对苏堡(孟湾)移民安置点,以肉牛养殖为引领,投入20余万改善苏堡出户入园养殖园区出行条件,投入510万建设孟湾出户入园养殖园区,带动9/18周边群众扩大养殖规模。同时全面梳理排查苏堡(孟湾)安置点基础设施方面的欠账和短板,建立问题台账,以一村一年一事行动为载体,今年争取250余万元统筹做好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实现移民村均衡协调发展。(四)突出三步走抓项目建设。健全机制,明确目标抓进度。完善领导小组+专班工作
本文标题:乡2025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思路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780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