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调研 > 调研报告 > 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旨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提供多样化的兴趣培养与辅导支持,促进全面发展。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上级文件要求,积极回应广大家长对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迫切需求,根据教育部和教育厅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一、总体要求中小学课后服务是发挥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利用中小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在规定教学任务之外开展的便民服务,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后顾之忧的重要举措,是教育为民服务、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全县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提高政治站位,从“以人民为中心”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切实做好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二、基本原则(一)学校为主体原则。校内课后服务的实施主体是中小学校。对于家长要求在校外另行实施的,学校要主动提醒家长选择有资质、有保障的课后服务机构。(二)自愿选择原则。中小学校要充分征求家长意见,主动向家长告知服务方式、内容、时间、场地、师资、费用等事项,由学生及家长自愿选择。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与,严禁以任何方式拒绝或推诿学生参与。(三)规范服务原则。围绕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科学合理确定服务内容及形式。(四)公益普惠原则。免费对有需求的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开展校内课后服务,所需经费全部由财政负担,不再向学生家长收取费用。(五)稳妥推进原则。统筹考虑城乡差异、学段差异、地域差异等因素,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把好事办好。三、课后服务对象义务教育阶段家长不能按时接送的在校学生,优先保障双职工家庭子女、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亟需服务群体。四、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学校围绕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拓视野、强化实践、提升能力,提供丰富多样的校内课后服务。主要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参与各种兴趣小组或音体美劳等实践活动,观看适宜儿童少年的影片等。要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体育和艺术教育场馆等资源场所开展相关活动。各中小学校也可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结合学生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培养;可根据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开展答疑解惑活动学科拓展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并切实加强创新拔尖型人才培育。但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集体教学或集体补课,不得上新课、补课和考试训练,不得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一、二年级以团队活动、体艺活动、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手工操作类作业辅导为主,不得借课后服务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年级以上以体艺活动、课外阅读、作业辅导、兴趣小组、科技创新、团队活动、综合实践为主。五、课后服务时间一般为周一至周五(寒暑假和法定节假日除外),下午放学后至18:00前。每天课后服务原则上一般不超过二节课时间,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晚于18:00。特殊情况需报校长核准。六、课后服务组织方式(一)利用自身资源师资以本校教职工为主,让孩子们优先完成作业,再参与各种活动,鼓励教职工发挥爱好特长、跨学科指导学生。(二)吸引家长志愿者参与课后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并广泛动员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参与其中。(三)结合社会优质资源开展课后服务社区志愿者、五老志愿者、高校优秀学生、退休教师、文体工作者、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参与校内课后服务。(四)利用好两个途径充分利用好特色项目校建设和少先队活动这两个抓手,以点带面,突出打造本校特色项目。(五)因地制宜,利用好现有的场地资源利用好本校的场地资源,因地制宜,开展活动,同时要利用好社会场地资源开展活动。七、课后服务实施流程我校将按照学生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立项、统筹安排的原则制定实施方案,并总校或教育局备案。以学期为节点,以需求为依据,分项目混班编排,开展针对性课后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一)摸底调查,征求意见。学校对本校功能室、仪器设备、活动场地、师资等及区域内实践场地、企业或设备等资源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工作台帐。根据摸底调查结果设计课后服务学生意向调查表,广泛征求学生课后服务需求。(二)编制目录,告知家长。学校结合学生需求和校内外资源,依据学段和学生年龄结构,编制课后服务内容目录,并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将开展课后服务的时间、内容、安全保障等事宜告知家长。(三)学生申请,班级审核。按照学生申请、班级审核、签订协议、学校统一实施的原则,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课后服务项目或内容,确保课后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统筹规划,分类实施。学校依据学生申请,在充分考虑可利用的校内外资源的基础上,依据学段和学生年龄结构,分类组织实施,并根据服务条件的变化及学生需求对服务内容进行动态调整。(五)加强研究,不断完善。学校要将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纳入校本教研,密切联系综合实践活动、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社团等工作,开发课后服务内容,形成相应的精品课程,推动课后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八、加强组织管理(一)组织机构我校成立以***为组长的课后服务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二)加强组织领导。教育局制定本地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统筹规划各类资源和需求,努力形成课后服务工作合力。我校将对教师开展课后服务、学生参加课后服务的过程进行监管,要对每种课后服务的人数、内容、时间、形式等进行档案资料留存,做到过程清楚,有案可查。要加强对课后服务问题研究,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三)切实保障安全。要坚持把学生安全管理放在首位,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课后服务人员责任,加强对师生安全卫生意识教育,强化活动场所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措施,切实消除在场地、设施设备、消防、食品卫生、安全保卫等方面的安全隐患,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开展校内课后服务的学校要积极引导家长自愿为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投保意外伤害险。(四)严格监督管理。我校进一步加强对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监管。严格上下学制度,严禁缩短教育教学活动时间,杜绝名不副实的课后服务。严禁将放学后的课后服务时间作为正常教学时间集体上课。对成建制上课的、以各种形式变相集体教学或补课的,借校内课后服务之名违规乱发资料、乱收费的,以各种名义与社会培训机构合作进行有偿服务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本文标题: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818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