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十五五”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规划
未来五年养老服务将聚焦体系完善、质量提升、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如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十五五”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规划”相关材料,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十五五”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规划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我区养老事业和产业持续健康融合发展,更好满足新时代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根据《省养老服务发展“十五五”规划》、《市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一、前言(一)概述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加快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保障老年人权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市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按照省、市相关文件精神要求,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强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深化医养结合改革,养老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十五五”时期是市区加速老龄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全区加快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时代养老服务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任务,为进一步明确全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项目,推动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特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是指导“十五五”时期全区养老服务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二)规划依据1.国家级法规文件(1)《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四号)。2.国家级规划、政策文件(1)《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2)《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5〕48号);(5)《养老服务市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民发〔2019〕103号);(6)《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民发〔2019〕88号);(7)《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民发〔2019〕86号);(8)《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卫老龄发〔2019〕60号);(9)《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消费〔2019〕292号);(10)《关于加强规划和用地保障支出养老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自然资规〔2019〕3号)。3.省级规划、政策文件(1)《省民政厅关于印发省养老服务发展“十五五”规划的通知》(浙民养〔2026〕65号);(2)《关于加快康养体系建设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浙委办发〔2025〕63号);(3)《关于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浙委发〔2019〕27号);(4)《关于深化养老服务综合改革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8〕77号);(5)《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的通知》(浙民福〔2017〕79号);4.市级规划、政策文件(1)《市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待发布);(2)《市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25-2035)》(待发布);(3)《关于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台市委发〔2025〕51号);(4)《关于印发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台政办发〔2025〕29号);(5)《关于印发市新建住宅小区配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管理办法(试用)的通知》(台政办发〔2025〕19号);(6)《关于印发市社区助老员公益性岗位规范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台民〔2025〕53号);(7)《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居家养老服务与管理规范的通知》(台民福〔2025〕6号)。5.区级规划、政策文件(1)《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关于印发区敬老院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椒民政〔2019〕127号)。(3)《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椒政发〔2014〕152号);(三)主要概念1.养老服务业:养老服务业由老年事业和老年产业组成,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公共服务,满足老年人生活、身体、精神等需求的服务行业,几乎涵盖老年人衣食住行、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及护理服务、老年金融服务、文化健身娱乐等多个行业领域,是一个涉及面广、产业链长的综合产业体系。2.居家养老:指以家庭为核心,老年人与成年子女等家庭成员共同生活,或独自居住在家养老。该模式因成本更低、老年人对环境更熟悉、家人可陪伴时间较长,是大多数老年人养老的主要选择,也符合中国以孝为先的传统家庭文化。3.社区养老:指依托社区公共资源和服务设施,或引入专业养老机构服务,如社区老年食堂、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让老年人在所生活的社区范围内,即可快速、便捷地获得相应生活服务。对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弱或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来说,社区养老是居家养老的有力补充。4.机构养老:主要指以养老院、康养中心、老年公寓等专业化养老机构为主体的养老模式。该模式可将老年人集中起来,提供居住、就餐、医疗、娱乐等全方位服务,但需要的建设成本和资源投入较高,适用失能失智程度较高,而家人无力照顾的老年群体。5.旅居养老:是“候鸟式养老”和“度假式养老”的融合体,老年人可以根据季节变化选择不同的养老场所,辗转多个地方,一边旅游一边养老,是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一种积极养老的方式。6.健康养老:以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枢纽,推动建立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网络运营商、服务集成商等多元主体之间的产业链和服务链,发展“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远程健康养老服务”、“个性化健康服务”等新型健康服务业态,实现家庭、社区、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康复护理机构之间的协同。7.养老社区(CCRC):是一种复合式的老年社区,指在同一社区中,为老年人提供多种选择的生活方式,包括独立生活、协助生活和专业护理等,并为老年人提供一系列的配套服务。使老年人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变化时,依然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继续居住,并获得与身体状况相对应的照料服务。CCRC的根本理念是从被动型、托管式养老向自主型、享老式养老观念转变,让老年人养老从“安身养老”变成“活力养老、健康享老”,颠覆并革新原有养老原生态的生活方式。8.养区房:是指具有稀缺性养老区域的房产,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9.未来养老社区:以“稳定的家+个性化社区”理念,依托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良好的医疗资源,便捷的交通设施,配备生活顾问、健康顾问、快乐顾问等专业化团队,利用嵌入隐性设备,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服务,让老年人与外界真正互联沟通,实现从个人到社区的重新构造。10.怡家社区食堂:主要是为一个区域及周边老年人提供助餐、配餐服务的场所,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向社会开放。11.适老化改造:在住宅中,或在商场、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中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及行动特点做出相应的设计改造,包括建筑硬件改造、家具家装改造和辅具配备等,以满足已经进入老年生活或以后将进入老年生活的人群的生活及出行需求。12.公建民营:是指由政府出资兴建并拥有所有权的养老机构,委托给具有一定资质的社会力量进行整体性的运营和管理。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应该履行公办机构保基本、兜底线的政府保障职责,确保面向广大普通老年人的公益性。13.养老街区:是一个养老特色产业平台,引进养老服务企业,集聚老年产品用品企业,实施优惠政策,减轻企业成本,鼓励研发生产制造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多样化的老年产品用品,从而推进养老服务和产品用品市场发展。14.代际学习中心:是一种将养老院同幼儿园结合在一起的模式。通常是介于养老院和幼儿园中间的特殊场所,作为连接器将幼童和老人连接在一起,在互动时间将老年人同幼儿召集在一起,实现良性互动,满足两个群体各自的心理需求。多种养老模式对比养老模式发生场所适用群体主要特点居家养老老人或子女家中具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成本较低,老年人无需更改住所,家人可能陪伴时间长社区养老家庭附近社区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弱,或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依托社区公共资源和服务设施,老年人对所处环境更熟悉,更具亲切感机构养老专业化养老机构失能或失智程度较高的老年人,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成本较高,老年人需更改住所,服务内容较为全面、丰富旅居养老根据季节变化选择不同的养老场所健康、活力老年人通过“旅游+养老”模式的推广,以达到既健康养生、又开阔视野的目的(四)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市区内所辖地域。(五)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26-2030年,规划基期为2025年。二、发展基础与背景(一)发展基础“十四五”期间,市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实际,以满足老年人基本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标,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基本完成,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智慧养老不断拓展,服务模式多元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全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1.居家养老服务取得新进展。全区通过整合、置换,盘活各类设施资源,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78家,70%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现社会化运作,不断满足区域居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为老助餐、家政服务、医疗康复、精神慰藉、文体娱乐、老年维权、志愿服务等多元化养老需求;并以此为基础,重点推进兼具日间照料与全托服务功能的镇(街道)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现镇(街道)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完善全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三级网络,以点带面推动全域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提升。2.机构养老服务迈出新步伐。全区共有各类养老机构20家,拥有养老机构床位3716张,其中护理型床位2066张,占机构养老床位的55.6%。逐步探索“公建民营”运营模式,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率达到83.3%。深化医养签约合作,全区共有16家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2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并开通职工医保,医养结合、护养结合的养老护理机构占养老机构总数的10%,定期开展健康管理、预防保健、医疗护理等服务。3.智慧养老服务登上新台阶。区“长情码”养老服务综合平台正式启用,平台聚焦“互联网+养老”,围绕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三大块服务功能,通过多群体、多部门、多系统工作协同和数据资源集成利用,实现养老服务多场景融合。目前平台设置端口已对接民政、卫健、医保等十多个部门的现有涉老服务数据。拥有“码上查询、码上学习、码上办理、码上就餐”等十大功能,能集成提供967890养老服务热线、养老院VR展示和预约、上门服务、辅具租赁、老年教育、健康档案、远程问诊等18项在线服务。4.养老服务环境发生新变化。养老服务体系政策框架基本形成,先后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养医结合”工作的通知》(椒民政〔2017〕70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老年食堂建设、养老服务机构运营等方面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养老服务人才队伍逐步完善,全区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9人,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持证率达到56.9%,累计培训养老护理人员2100人次,培训家庭照护人员1400人次。“十四五”市区养老服务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号指标2025年目标值2025年完成情况每千老年人口拥有社会养老床位数(张)5051.4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5555.6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占机构床位比例(%)7072.7养老服务补贴对象占老年人口比例(%)33(二)发展背景“十五五”时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历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的第一个五年,是养老服务发展重要的“窗口机遇期”,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机遇前所未有。1.人口发展特点迎来新挑战。老龄化逐年增高,预计到2030年,全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总数将达约12.7万,占比21.2%左右。随着老龄化的推进和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高龄老年人口明显增多,失能失智照护刚需将日益凸显,而家庭空巢化、小型化的趋
本文标题:“十五五”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826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