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在2025年市某医院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材料
医院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促进了医院和谐稳定发展。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分享的“在2025年市某医院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材料”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在2025年市某医院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在此,就我院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与大家进行交流。作为一家精神专科医院,我们的工作对象特殊,责任重大。近年来,市精神病医院党委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医院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探索出一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汇报我院的具体做法和体会。一、筑牢红色根基以党建与业务融合驱动发展引擎党建工作是医院发展的“根”与“魂”,只有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才能真正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医院的发展优势。我院始终坚持“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核心理念,破除“两张皮”现象,实现了党建与业务的同频共振。首先,是强化顶层设计,让党建“融”入决策。院党委坚持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医院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确保医院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凡涉及医院“三重一大”事项,均由党委会前置研究讨论。在制定年度发展规划、学科建设方案、人才引进计划等重大决策时,院党委都将是否符合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是否有利于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作为首要考量标准。例如,在确定重点发展方向时,党委班子成员带头深入临床一线调研,最终确立了以“加强重性精神病管理”和“提升门诊服务能力”为核心的发展战略,这为后续业务量的显著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是创新载体抓手,让党建“融”入实践。我院积极探索“党建+”模式,将党建工作与医疗质量、安全生产、人才培养等核心业务紧密结合。院党委推行“支部建在科室上、党小组设在病区里”的组织设置模式,设立“党员先锋岗”和“党员责任区”,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最关键的岗位上。在医疗质量管理方面,由党员业务骨干牵头成立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开展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督导和疑难病例讨论,有效提升了诊疗规范性。这种深度的融合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全院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正是我院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业务发展的生动体现。二、践行初心使命以服务型党建破解患者急难愁盼精神疾病患者是一个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理解、尊重和关爱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就诊过程往往伴随着病耻感、沟通障碍和经济压力等多重困难。我院各党支部始终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将党建工作做到患者的心坎上,着力解决患者的“急难愁盼”问题。第一,聚焦就诊流程再造,打造有温度的医疗服务。精神疾病患者在就诊时可能表现出情绪不稳、表述不清等特点,传统的就诊流程会给他们带来额外的心理负担。为了解决这一痛点,门诊党支部牵头开展了“优化就诊流程,提升服务体验”专项行动。经过党员带头调研和多方论证,医院于2024年下半年正式开设了“方便门诊”。该门诊简化了挂号、缴费等环节,由经验丰富的党员医生坐诊,为复诊取药、病情咨询的患者提供一站式、人性化的便捷服务。此外,支部还在导诊台设立“党员咨询岗”,主动识别和引导那些看起来迷茫、焦虑的患者,全程陪同就诊,有效缓解了他们的紧张情绪。这些看似微小的举措,实则体现了党组织对患者需求的深刻洞察和真切关怀。第二,延伸院外服务链条,筑牢社会化康复防线。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是精神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难点所在。为确保患者出院后能够得到持续、规范的治疗和康复指导,我院临床党支部联合医务社工,将服务触角从院内延伸至社区和家庭。支部定期组织党员医疗队,深入社区开展重性精神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工作,评估患者病情、指导家属监护、进行心理疏导,确保患者不脱管、不漏管。同时,医院党委着力打造“心沐阳光”党建品牌活动,常态化开展“服务百姓健康”大型义诊活动,组织党员为经济困难的患者家庭进行爱心捐赠,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重拾生活信心。这些活动不仅是专业的医疗服务,更是党组织传递温暖、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我院管理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病情稳定率持续提升,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了专业力量。三、涵养清风正气以制度化建设筑牢医德医风防线医德医风是医院的无形资产,更是守护患者生命健康的道德底线。尤其是在精神专科医院,医务人员的仁爱之心、耐心和责任心,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复进程。院党委始终将医德医风和行风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程来抓,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营造风清气正的执业环境。一是坚持教育为先,筑牢思想防线。院党委和各支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常态化组织全体党员和医务人员学习卫生健康领域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定期邀请院外专家开展医患沟通技巧专题讲座,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并围绕精神科工作中常见的伦理困境开展案例讨论,引导大家在思想深处树立起“救死扶伤、尊重生命、敬畏规则”的职业信念。通过持续不断的思想淬炼,使良好的医德医风成为每一位员工内化于心的自觉追求。二是坚持制度为要,划出行为红线。制度是保障医德医风建设落实的根本。我院建立并完善了覆盖全员的医德医风考评体系,创新性地引入了“积分制”管理办法。该体系将医务人员的日常表现,如服务态度、遵纪守法、拒收“红包”、获得患者表扬等行为,量化为具体的加分或减分项,建立个人医德医风电子档案。考评结果每季度公示,并与个人的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绩效分配等切身利益直接挂钩,对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的个人实行“一票否决”。这种硬性的制度约束,有效杜绝了行业不正之风的发生,使崇德向善成为全院的鲜明导向。三是坚持监督为重,织密防护网线。院党委和纪委充分发挥监督作用,通过设立举报电话和意见箱、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聘请社会行风监督员等多种方式,构建起院内院外相结合的全方位监督网络。对于收到的每一条和建议,都由专人负责、限时办结,并及时反馈。通过主动接受监督,不断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持续提升医疗服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近年来,我院收到的患者感谢信和锦旗数量逐年增多,医疗纠纷发生率显著下降,和谐的医患关系日益巩固。各位领导,同仁们,回顾过去几年的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抓党建就是抓全局,谋党建就是谋发展。党建工作绝不是务虚的空谈,而是推动医院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提升医疗质量的根本保证,是服务人民健康的坚实基础。下一步,市精神病医院党委将继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努力为广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温暖的医疗服务,为健康XX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在2025年市某医院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840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