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在全市2025年污染防治攻坚暨秋季秸秆禁烧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会议强调加强污染防治,推进秋季秸秆禁烧,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推动绿色发展。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在全市2025年污染防治攻坚暨秋季秸秆禁烧推进会议上的讲话”相关材料,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在全市2025年污染防治攻坚暨秋季秸秆禁烧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2025年污染防治攻坚暨秋季秸秆禁烧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分析当前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严峻复杂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刚才,几位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我都同意。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正视成绩与挑战,切实增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责任感与紧迫感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在水环境治理方面,成绩较为突出,2025年1—5月,我市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提升至97.5%,部分国控断面水质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离不开在座各位以及全市环保战线同志们的辛勤付出。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污染防治的根基尚不稳固,工作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从大气环境看,空气质量改善的成果非常脆弱。参考2023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50微克/立方米的数据,距离我们《*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的到2025年PM2.5浓度不高于45微克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压力。随着秋冬季的到来,不利气象条件增多,各类污染源排放强度可能增加,大气污染防治将面临全年最严峻的考验。从水环境看,虽然国省控断面总体达标率较高,但部分支流、沟渠的黑臭水体问题还时有发生,雨污分流等基础设施短板依然存在,稳定达标的基础仍需持续夯实。从土壤环境看,农业面源污染、城乡固体废物处理、新污染物治理等领域的风险不容忽视,土壤环境安全保障任务艰巨。更为迫切的是,秋收在即,秸秆禁烧工作即将进入关键时期。“一把火”看似小事,却直接关系到大气环境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我市的整体形象。稍有松懈,就可能导致我们一整年的努力功亏一篑。因此,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保持高度的政治清醒和坚定的战略定力,充分认识到生态环保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意识和紧迫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各项工作抓得更紧、更实、更细。二、聚焦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以精准有力的举措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第一,深化系统治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大气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施策。要紧盯PM2.5浓度这一核心指标,对各类污染源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管控。一是要严控工业企业污染。严格执行重污染行业超低排放标准,对钢铁、焦化、水泥等重点行业的无组织排放进行深度治理。使用清洁生产技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二是要严控移动源污染。持续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大力发展公铁联运、水铁联运,减少公路货物运输量。加快老旧柴油货车淘汰更新进度,应用新能源汽车,加强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监管。三是要严控扬尘污染。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强化道路清扫保洁,对重点区域实施精细化管理。针对秋冬季易发扬尘的特点,要加大洒水、喷雾等降尘作业频次。四是要严控生活源污染。加强餐饮油烟净化设施安装、使用和维护的监管,持续推进散煤清洁能源替代,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清洁过冬。第二,强化标本兼治,持续筑牢水环境安全屏障。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必须坚持“保好水、治差水”并重,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一是要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效能。系统规划和实施城市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从根本上减少雨季溢流污染。二是要强化流域协同治理。我市共有8个国、省控考核断面,每个断面的水质都关系到全局。要严格落实河长制,压实各级河长责任,坚持“一河一策”,针对各流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系统性、针对性的整治方案。三是要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强化对涉水工业企业的日常监管,确保治污设施正常运行、稳定达标排放。依法严肃查处偷排、漏排、超标排放等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形成强大震慑。要利用好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实现对水质的实时监控和预警,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第三,聚焦源头防控,全力守护土壤环境安全。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必须把预防放在首位。一是要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契机,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二是要加强重点单位监管。对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要建立管理台账,督促其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定期开展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严防新增污染。三是要抓好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加强对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的全过程监管,提升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水平。同时,要高度关注新污染物的潜在风险,开展调查监测和风险评估,为下一步的精准管控奠定基础。三、疏堵结合多措并举,实现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双赢秋季秸秆禁烧是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必须坚持“堵疏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既要严防死守,又要开辟出路,力争实现秸秆全量化、高值化、产业化利用。一方面,要用最严密的网格“堵”住焚烧的火点。禁烧工作必须依靠严密的责任体系和高效的监管手段。要严格落实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市级负责统一指挥、统筹调度;县区级要承担起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乡镇(街道)是禁烧工作的一线指挥部,要对辖区负总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村级网格员是“前沿哨兵”,要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不间断巡查,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构建“人防+技防”的立体化监控体系。要发挥好“*卫士”等远程视频监控平台的作用,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要组织无人机巡查队伍,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进行加密巡查,确保监控无死角、无盲区。要建立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一旦通过卫星遥感或群众举报发现火点,必须立即响应,快速扑灭,并严格执行“黑斑倒查制”,不仅要追究焚烧当事人的责任,更要严肃追究监管失职的网格责任人的责任。要延续奖优罚劣机制,对工作不力、出现火点的乡镇和县区,按照规定扣划财政资金,以严肃的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另一方面,要用最多元的渠道“疏”通利用的出路。禁烧是手段,利用才是根本。解决秸秆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综合利用。省里的政策导向也日益清晰,强调从“全域禁烧”向“精准管控”和科学利用转变。我市的目标是到2025年底,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以上。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大力推进秸秆的“五料化”利用。一要推进肥料化利用。大力秸秆粉碎还田、堆沤还田技术,提升耕地有机质,实现“藏粮于地”。二要推进饲料化利用。鼓励发展草食畜牧业,秸秆青贮、氨化、微贮等饲料化技术,将秸秆转化为优质饲料。三要推进能源化利用。支持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秸秆生物燃气等能源化项目建设,为农村地区提供清洁能源。四要推进基料化利用。发展以秸秆为基料的食用菌种植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五要推进原料化利用。积极引进和培育以秸秆为原料的造纸、板材、环保餐具等加工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要加快构建市场化的秸秆收储运体系。支持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专业化、规模化的秸秆收储服务,解决秸秆离田“最后一公里”问题。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培育壮大秸秆综合利用市场主体,推动形成政府、企业、农户多方共赢的产业化格局,真正把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四、统筹发展和安全,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基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紧密相连,必须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是要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深刻认识到,抓环保就是抓发展、抓转型。要将生态环保要求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决策,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坚决不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为优质、绿色、新兴产业腾出发展空间。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动形成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让绿色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二是要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时值三季度末四季度初,是生产安全事故的易发多发期。各级各部门必须树牢“隐患即事故”的理念,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要提升风险隐患排查整改的质量,完善考核机制,坚决纠治自查自纠走过场、不深入不彻底的现象。要聚焦危化品、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把责任和措施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三是要扎实做好当前防汛工作。根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我市可能还将面临新一轮强降水过程。必须密切关注天气动态和雨情水情变化,做好监测预警。要突出抓好城市内涝、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等薄弱环节的防御工作。要加强对水库、堤防等水利工程的巡查排险,做好农业防汛排涝准备,确保安全度汛,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志们,污染防治攻坚任务艰巨,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秋季秸秆禁烧这场硬仗,持续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为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在全市2025年污染防治攻坚暨秋季秸秆禁烧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840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