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发言 > 心得体会 > 关于加强集体备课、推行优质教案一体化实施细则
加强集体备课,推行教案一体化,细化实施步骤,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共同进步真好!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关于加强集体备课、推行优质教案一体化实施细则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关于加强集体备课、推行优质教案一体化实施细则按照学校《关于进一步优化教学常规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教研活动的通知要求》文件精神,促进课堂教学四个常规”和“四清”落实,打造生态高效课堂,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制订《关于加强集体备课,推行优质教案一体化实施细则》如下:一、集体备课管理第1条:备课组长作为集体备课管理人,履行管理责任第2条:学校派驻备课组干部履行监督、检查集体备课责任第3条:集体备课属于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教研活动进行,由备课组长负责召集并做好出勤记录第4条:备课组长认真记录集体备课的全过程,填写进《教研活动记录》并在集体备课结束后及时交到年级处备案第5条:年级处及时统计集体备课活动信息,了解各组集体备课的内容和质量,适时召开备课组长会议进行调控,确保集体备课能集思广益,全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第6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学校将通报批评并按《教师量化考核办法》的有关规定扣分(1)未向学校请假不参加集体备课(2)不能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集体备课要求(3)在集体备课中,有不认真参与,中途离场、岔开话题、接打电话等影响活动效果的行为(4)中心备课人提供的集体备课教案达不到学校的统一要求,质量低,组内教师不采用(5)备课组长不能按时按要求组织本组教师进行有效的集体备课二、集体备课程序第7条:开学前一周,备课组长召集备课组老师编制本学科《学科课程纲要》,具体参照《中小学课程纲要编制意见》和《学科课程纲要编制要求》,提高学科教师教学规划与设计能力。第8条:学期第一个集体备课按照《学科课程纲要》,集中讨论制定集体备课计划,确定每一个教案的主备人(含习题课、复习课)。第9条:集体备课每周进行一次,是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程序如下:(1)主备人提前一周完成集体教案的“研讨教案”和课件,集体备课时形成书面材料,同组老师每人一份。(2)主备人说明备课思路,教学设计的构想,进行教学设计时遇到的困难,以供老师参考、讨论、解决。(3)备课组长组织老师,根据主备人提出的问题轮流发言或讨论交流,解决主备人提出的问题,共同研讨教材、教法和学法,把握和突破重难点,共同提高。(4)主备人在集体研讨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再次修改,形成优质集体教案和课件,同组老师每人一份。三、优质教案一体化形成和使用第10条:优质教案一体化形成(1)由备课组长负责,结合组内教师情况,对教学案编制工作进行明确分工。可一人负责一案,一人负责有关章节,也可分成几个编制小组。(2)教师按照教学案编制要求,拟定教学和学生学习方案并录入微机,形成教学案初稿,并将初稿打印、分发给本组所有任课教师。必须是电子稿,各组把电子稿库存,逐渐形成学科资源库。(3)讨论定稿。集体备课时,全组教师以教学案初稿为蓝本展开讨论、研究,并进行必要的补充、增删和修改,最后由教研组长负责审阅定稿。若教学案初稿改动幅度较大,须责成有关教师重新编写。第11条:优质教案一体化的使用(1)由任课教师负责,将印制好的教学案务于上课前一天分发至学生手中。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先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自己能够完成的学习内容。(2)教师授课时,要严格按照教学案编制的内容,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自学、交流、研讨,并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精讲,同时组织必要的随堂检测,并根据检测发现的个别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与强调。四、集体备课及优质教案一体化使用情况考核第12条:各年级负责对集体备课及优质教案一体化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考核打分,检查结果纳入备课组量化并作为评选优秀备课组的重要依据。第13条:本细则自教代会通过之日起实施
本文标题:关于加强集体备课、推行优质教案一体化实施细则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849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