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在党办系统青年干部座谈会上的研讨发言
青年干部应坚定信念,勇于担当,不断提升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下面是网友整理编辑的在党办系统青年干部座谈会上的研讨发言相关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喜欢就下载支持!
1/5在党办系统青年干部座谈会上的研讨发言在党办系统青年干部座谈会上的研讨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思想、分享感悟。刚才听了几位同事的发言,很受启发,也让我对自己这些年的工作经历有了一些新的思考。算起来,从20xx年盛夏踏入机关大门,到今天已经有七个年头了。七年时光,仿佛白驹过隙,却也在我身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我从一个对机关运转懵懵懂懂的门外汉,逐渐成长为一名能够在岗位上独当一面的办公室干部;也完成了从青涩学子到为人妻、为人母的人生角色转变。这期间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领导的关怀和同事们的帮助。今天,我想借此机会,以一个普通办公室干部的视角,谈三点不太成熟的体会和反思,算是对自己过往的一次回望,也希望能与大家共勉。一、关于学的思考办公室工作,常被形容为匠人琢玉,需要的是日复一日的精雕细琢。我深刻体会到,这块需要雕琢的玉,首先是我们自己。尤其是当我从县级机关遴选到市级机关,工作平台、服务对象和业务标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时,一种前所未有的知识恐慌和本领危机曾一度笼罩着我。过去熟悉的工作方法似乎失灵了,过去积累的经验好像也不够用了。那段时间,我像一块渴望吸水的海绵,疯狂地汲取着养分。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天雷打不动地拿出一小时进行充电。我把阅读优秀的时政评论、深度报道和政策解读文章,当作一日三餐一样重要。看到鞭辟入里的分析,我会反复揣摩其逻辑;遇到精准凝练的表达,我会立刻摘录到我的语料库里。渐渐地,我的电脑里建起了一个个分类清晰的文件夹,从宏观政策到具体案例,从领导讲话到理论文章,它们构成了我的百宝箱。这个过程,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重塑。它让我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迅速抓住要点,也让我在提笔行文时多了一份底气。学而后知不足。办公室的工作节奏就像高速旋转的陀螺,常常让人身不由己。特别是当工作压力与育儿责任交织在一起时,挑战更是加倍。那些孩子入睡后的深夜,成了我专属的学习时间。一杯清茶,一盏台灯,陪伴我啃下一份份厚厚的政策文件,消化1篇篇深奥的理论文章。我知道,倘若有半点松懈,思维就会被禁锢,能力就会停滞不前。在办公室这个人才济济的环境里,原地踏步就意味着退步。因此,我始终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敢有丝毫懈怠,努力让自己的成长速度,能跟上组织的期望和岗位的要求。二、关于干的体悟如果说学习是内功,那么实干就是外功。办公室是检验干部能力最好的试炼场。这些年,我愈发觉得,要在这方舞台上站稳脚跟,必须锤炼出一副铁肩膀,能扛事、能成事。首先,是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办公室作为承上启下、协调3/5左右的中枢,其工作的价值,往往体现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上。一份建议的起草,可能影响一项决策的科学性;一份文件的流转,关系到一项部署的落实效率;一次会场的布置,决定着一场活动的效果;一通电话的接听,传递着机关的形象与温度。我所在的〔...〕科,更是办公室的办公室,工作更加具体琐碎。我时常提醒自己,绝不能因为事情小而掉以轻心。从写好1篇会议纪要,到校对好每一份文稿的标点符号,这些一钉一铆的工作,背后都关联着大局,承载着责任。只有用绣花功夫把每一件小事办好、办到位,才能确保工作链条的严丝合缝,不因一子落错而满盘皆输。其次,是于艰难之处显担当。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办公室从不缺少难题和挑战。当一项改革举措推进遇到阻力、当部门之间的协调陷入僵局、当群众的诉求纷繁复杂时,正是考验我们年轻干部韧劲和担当的时刻。我曾负责过一个跨部门的协调任务,初期困难重重,各方都有自己的考量,工作一度停滞不前。那段时间,我内心也曾有过焦虑和退缩的念头。但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我选择主动上门沟通,逐一了解各方诉求,耐心细致地分析利弊,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寻找最大公约数。当问题最终得以圆满解决时,那种成就感远非完成一项常规工作可比。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挑战越大,成长的空间就越大;任务越重,能力的提升就越快。直面矛盾、攻坚克难的过程,就是干部淬炼成钢的过程。最后,是于纷繁之处求智慧。办公室的工作,常态就是多线作战,宛如十指弹琴,既要弹好日常工作的主旋律,又要应对好突发急事的变奏曲。每天,我们可能要同时处理来自不同渠道的十多项任务,每一项都标着紧急重要。如何在这种乱中保持清醒和高效?我体悟到,关键要学会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站在全局的高度审视问题。要善于在脑海里建立一个动态的任务清单,清晰地分辨出什么是重要且紧急的,什么是重要但不紧急的。抓大事不放,抓急事先办,抓常事稳办。只有这样,才能在千头万绪中理出主次,做到杂而不乱、忙而有序,确保各项工作都能稳步推进。三、关于守的认知悟作风优良,方能行稳致远。这是我进入办公室听到的第一堂课,也是我一直以来奉行的准则。从县委办到市委办,三服务的工作性质一脉相承,但工作的标准更高了、要求更严了、节奏更快了。是什么保障着这个高强度、超负荷的机器能够精准高效运转?我想,正是那股从上到下、深入骨髓的优良作风。很多人说,办公室很卷。起初我也不太理解,后来慢慢体会到,这种卷的背后,其实是一种追求极致、不甘人后的卓越文化。它体现了办公室工作本身固有的高标准,更折射出同事们之间比学赶超、自我加压的奋进氛围。在这里,没有人会因为任务完成而沾沾自喜,大家思考的永远是如何能做得更好。这种无形的压力,时刻鞭策着我,让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我深知必须时刻绷紧作风这根弦。要涵养铁一般的纪律,做到令行禁止、步调一致;要锤炼钢一般的5/5意志,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顶得住、扛得起;要修炼丝一般的细致,在办文办会办事中做到零差错、零失误。更重要的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清醒地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服务的对象是广大群众。要将要求严的外部约束,内化为我要严的自觉行动,在一点一滴中擦亮办公室干部的形象。重返熟悉的岗位,我的内心充满感恩。我将把这次回归当作一个新的起点,把为人母后淬炼出的那份耐心、坚韧和更强的共情能力,融入到工作中去。我希望自己能像一束微光,虽然平凡,但也能为三服务这项崇高而具体的事业,贡献一份坚实而温暖的力量。我的发言完了,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在党办系统青年干部座谈会上的研讨发言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867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