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发言 > 心得体会 > 在2025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讲话
深入学习理论,强化实践指导,推动城市发展,共创美好未来!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分享的“在2025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讲话”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在2025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最新工作部署,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有关重要精神和法规,听取了上半年相关工作汇报,这对于我们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抓好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在把握发展大势中增强决战决胜的使命担当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更是我们推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胜之年。决胜之年当有决胜之为,决胜之战当有决胜之势。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当前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切实增强打好打赢决胜之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宏观环境看,当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依然突出,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稳固,我们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尚未得到根本缓解。但同时也要看到,国家层面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正在精准发力,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我们稳定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支撑。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振兴新突破,密集部署、强力推进,为我们标定了清晰的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能。从自身发展看,今年以来,面对多重挑战,全市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锚定三年行动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虽然上半年的完整经济数据还在最终核算中,但从一季度的表现来看,我们实现了平稳开局。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15.3%,展现出强劲的后劲和活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辛勤付出的结果,充分证明了我们的发展思路是正确的,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干部队伍是能打硬仗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差距和挑战。对标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的目标任务,我们肩上的担子依然很重,需要付出的努力将是极其艰巨的。部分指标的支撑基础还不牢固,产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仍需加强,重点领域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部分干部的能力作风与新时代新征程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越是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越需要我们保持清醒、坚定信心。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和省委的工作部署上来,既要正视困难、直面挑战,更要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要深刻认识到,我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来之不易,积累的每一点优势都弥足珍贵。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和“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全力以赴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确保在决胜之年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攻坚克难的崭新作为打好打赢决胜之战,关键在于行动,核心在于落实。全市上下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跃升。(一)以项目建设为引擎,筑牢经济稳定增长的“压舱石”。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把抓项目、扩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中之重。今年,我们计划实施的472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额达到915亿元,这是我们决胜全年经济工作的底气所在。各地区、各部门要紧盯这些项目,特别是322个计划新开工的项目,建立台账、挂图作战,全力破解审批、用地、融资等瓶颈制约,推动项目能开早开、应开尽开。对于*风电装备产业园、*重工装备产业园、*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等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要由市级领导牵头,组建专班、靠前服务,确保项目建设按计划顺利推进,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要以新能源、绿色食品、装备制造、新材料、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为方向,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我们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主动融入*地区协同发展战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力争在引进百亿级、五十亿级重大产业项目上实现新的突破,为我市长远发展积蓄强大势能。(二)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塑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优势”。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围绕我市确定的煤化工及天然气深加工、氟化工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钛金属制品等九大产业化创新链,集中优势资源,组织实施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要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鼓励“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要加快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推动*露天矿抽水蓄能电站等标志性项目,力争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在数字经济领域,要加快*绿电智算中心建设,积极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以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要深化改革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破除制约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让各类人才和创新要素在*这片热土上充分涌流、竞相迸发。(三)以底线思维为准绳,守牢安全稳定发展的“生命线”。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是第一责任。没有安全稳定的环境,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坚决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各项安全稳定工作。一要全力抓好安全生产。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同比下降18%,重大隐患整改率达到96.5%,成绩值得肯定,但绝不能有丝毫麻痹和懈怠。近期查处的医药企业违规生产、矿山企业擅自贯通巷道、钢铁企业无证动火作业等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些问题暴露出一些企业主体责任悬空、安全意识淡薄,也反映出我们监管工作中仍存在短板和漏洞。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危化品、非煤矿山、城镇燃气、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持续开展“拉网式”“地毯式”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要严格落实“红橙黄蓝”四级风险分级管控,对排查出的重大隐患,必须建立台账,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时限,实行挂牌督办、跟踪问效。特别是对煤矿等高危行业,要严格执行重大隐患整改第三方评估和政府验收销号制度,确保整改一个、销号一个、放心一个。要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对因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导致事故发生的,坚决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二要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合理诉求。要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当前正值主汛期,防汛抗旱工作是重中之重。要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变化,加强对水库、河道、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部位的巡查防守,备足应急物资,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安全度汛,坚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以依法统计为基石,夯实科学决策部署的“硬支撑”。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和“测量仪”。数据的真实准确,直接关系到我们对形势的判断、决策的科学性和工作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对统计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必须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统计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深入学习和严格执行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守住统计数据质量这条生命线。要以近期省统计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为契机,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和纠正统计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长效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支持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职权,坚决抵制任何干预统计数据的行为。要强化统计监督效能,提升统计服务水平,确保统计数据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以高质量统计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三、强化保障、夯实根基,为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支撑打好打赢决胜之战,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锻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一)突出政治标准,锻造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事业发展,关键在干部。特别是要聚焦*振兴发展的现实需求和长远考量,下大力气抓好年轻干部的“选、育、管、用”工作。“选”要拓宽视野,不能仅限于“三门”干部,要坚持从基层一线、艰苦岗位、关键吃劲的地方选拔识别干部,把那些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及时发现出来。“育”要精准滴灌,像市自然资源局的“新竹计划”一样,通过导师带徒、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方式,让年轻干部在项目建设的主战场、乡村振兴的第一线、信访维稳的风口浪尖上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管”要严爱结合,既要压担子,也要勤提醒,通过常态化谈心谈话、动态评估,帮助他们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用”要重在实绩,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对那些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突出、连续多年考核优秀的干部,要打破隐性台阶,大胆提拔使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用人导向,为*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坚强的干部队伍保障。(二)坚持以上率下,凝聚齐心协力的强大合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打好决胜之战,需要全市上下步调一致、同频共振。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市法院、市检察院党组要发挥好“头雁效应”,带头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坚持一手抓高质量发展,一手抓全面从严治党。要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聚焦主责主业,认真研究和优化本领域、本系统的工作思路和举措,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带头改进作风,深入贯彻落实纪律规定要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全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强化答卷意识、交账意识,把全部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所有精力投到狠抓落实中,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的生动局面。(三)筑牢基层基础,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架构,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要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聘、选任结合等方式,把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人才选进社区工作者队伍,并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要创新基层治理方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让基层治理更加高效、更加便捷。(四)完善制度机制,构建长效常治的保障体系。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要围绕*全面振兴新突破的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机制,为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客观公正评价工作成效,让考核成为推动工作的“指挥棒”和“风向标”。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对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干部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进行严肃问责,形成奖优罚劣、激励担当的良好氛围。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对在改革创新、推动发展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进行客观分析、正确对待,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同志们,决胜之年的冲锋号角已经吹响,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光荣而艰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只争朝夕的拼劲、坚韧不拔的韧劲、一抓到底的干劲,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奋力夺取三年行动的全面胜利,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标题:在2025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867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