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在县“7·9”“8·7”抗洪抢险救灾复盘总结会上的讲话
会议总结了抗洪抢险救灾经验,强调加强预警机制,提升应急响应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在县“7·9”“8·7”抗洪抢险救灾复盘总结会上的讲话”相关材料,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1/10在县“7·9”“8·7”抗洪抢险救灾复盘总结会上的讲话在〔...〕县7·98·7抗洪抢险救灾复盘总结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凝重而又倍感振奋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召开全县7·98·7抗洪抢险救灾复盘总结会。刚才,我们共同观看了抗灾救灾纪实片《众志成城护安澜》,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瞬间,再次将我们的思绪拉回到了那些风雨交加、众志成城的日日夜夜。会议还宣读了县委、县政府的记功嘉奖和表扬决定,几位受表彰的代表作了典型发言,讲得都很好,很朴实,也很深刻。在此,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今天受到表扬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在危难时刻闻令而动、向险而行、冲锋在前的全体党员干部、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民兵预备役人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我县抗洪抢害救灾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和人民群众,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同志们,今年入汛以来,受极端天气影响,我县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特别是7月9日和8月7日,我们先后遭遇了两轮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袭击。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堤坝告急、城乡受淹,部分地区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洪水峰高量大、来势凶猛,破坏之强超乎寻常,灾情之重前所未有,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面临严峻考验。面对这场突如其来、异常凶险的遭遇战和攻坚战,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全县上下紧急动员、尽锐出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风雨同舟、和衷共济,社会各界守望相助、鼎力支援。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我们最终打赢了这场硬仗,有效应对了7·98·7两轮特大暴雨洪灾,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全域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的决定性胜利,守住了一方平安,为全省、全市的防汛大局作出了〔...〕贡献。今天,我们在这里复盘总结,就是要回顾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肯定成绩、汲取经验,反思不足、补齐短板,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弘扬在这场斗争中淬炼升华的伟大抗洪精神,并将其转化为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在回顾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深刻感悟伟大的抗洪精神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雨同舟,更见众志成城。回顾这两场抗洪抢险救灾斗争,我们经受住了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打赢了一场气壮山河的家园保卫战,积累了宝贵经验,收获了深刻启示,孕育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这种精神,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3/10第一,体现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和闻令而动的果敢决断中。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汹涌而来的洪水,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成立高规格的防汛抗旱指挥部,主要领导靠前指挥、通宵达旦,县四大家领导班子成员分兵把口、下沉一线,深入灾情最严重、抢险最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我们坚决贯彻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原则,果断决策,提前部署,在暴雨来临之前,对全县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临河临坡风险区、低洼易涝地带的群众,进行拉网式、地毯式的排查,坚决果断地组织危险区域群众转移避险,累计紧急转移安置群众超过3万人次。正是这种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担当,这种宁可听骂声,不愿听哭声的决断,为我们实现零伤亡的奇迹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这是我们践行初心使命最生动的体现,也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体现在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先锋模范作用中。洪水滔天,党旗在防汛救灾第一线高高飘扬。在这次抗洪抢险中,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从县直机关到乡镇街道,从农村社区到企业单位,各级党组织迅速成为领导群众抗击洪灾的主心骨。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他们是预警信息的广播员,是转移群众的勤务员,是抢险救灾的战斗员,是灾后重建的服务员。有的同志连续奋战几天几夜,嗓子哑了、眼睛红了,依然坚守岗位;有的同志自己家里受了灾,却毅然先去帮助左邻右舍;有的同志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暴雨和被洪水冲走的危险,挨家挨户敲门,背着老人、抱着孩子,把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实践再次证明,我们的干部队伍是一支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过硬队伍,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坚强力量。第三,体现在军民同心、干群同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伟力中。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面对共同的灾难,全县人民没有被吓倒,而是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广大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主动参与自救互救。村里的壮劳力自发组成巡逻队、抢险队,邻里之间守望相助,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互助之歌。同时,驻〔...〕部队官兵、武警战士、公安干警、消防救援指战员闻令即动、向险而行,哪里最危险就冲向哪里,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牢不可破的生命堤坝。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也纷纷伸出援手,捐款捐物,有力支援了抗灾救灾工作。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协作精神,这种军民鱼水情深、干群血脉相连的生动局面,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第四,体现在尊重科学、精准施策,统筹兼顾、有序应对的科学决策能力中。打赢抗洪抢险这场硬仗,不仅需要勇气和意志,更需要智慧和科学。我们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变化,加强与气象、水文等部门的会商研判,力求预报预警精准到5/10村、到户、到人。我们坚持全县一盘棋思想,统筹调度各类防汛物资、救援力量和设备,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我们科学制定抢险方案,针对不同地段、不同险情,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无论是水库的科学调度,还是堤坝的除险加固,都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在抢险救灾的同时,我们统筹做好舆论引导、社会稳控、卫生防疫等各项工作,确保了整个抗灾救灾过程平稳有序,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这种科学精神和系统思维,是我们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宝贵财富。同志们,这场胜利来之不易,这份精神弥足珍贵。它是我们〔...〕县人民在应对重大挑战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发扬光大。二、正视问题,反思不足,在深刻的复盘中补齐防灾减灾救灾的短板弱项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清醒地看到这次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复盘总结,不仅是为了庆祝胜利,更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刀刃向内,深刻反思,才能在未来的考验面前,做得更好、更从容。一是要反思我们的基础设施体系是否还有薄弱环节。这次特大暴雨,是对我县水利工程、交通路网、市政管网等基础设施的一次极限压力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虽然我们近些年投入巨大,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一些历史欠账依然存在,一些工程标准在极端天气面前显得捉襟见肘。比如,部分中小河流的防洪标准偏低,一些险工险段的堤防仍不稳固;部分山区道路的抗灾能力较弱,一遇暴雨就容易中断;部分城镇的排水防涝系统,在短时强降雨面前不堪重负,出现了城市看海的现象。这些问题警示我们,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更有前瞻性,标准要适度超前,布局要更加科学,必须下大力气,啃硬骨头,加快构建适应未来气候变化的现代化、立体化、强韧化的基础设施网络。二是要反思我们的预警应急体系是否还有衔接盲区。现代防灾减灾,关键在防。预警信息能不能第一时间传递到最后一米,应急预案能不能第一时间转化为有效行动,直接关系到防灾减灾的成败。这次抗灾中,我们虽然做到了大规模的提前转移,但在一些局部环节,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预警信息的发布渠道还不够多元,对一些身处偏远山区、信息闭塞的老弱病残群体,信息的覆盖率和时效性还有提升空间;个别乡镇、村居的应急预案还停留在纸面上,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临战之时有些手忙脚乱;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还不够顺畅,存在一定的壁垒和延迟。这些问题提醒我们,必须把预警应急体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打通信息壁垒,优化响应流程,强化实战演练,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快速反应、高效运转。三是要反思我们的基层治理能力是否还有提升空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这次抗灾,绝大多数基层党组织和干部表现出色,但也有极少数单位和个人,在灾难面前暴露了能力不足、作风不实的问题。有的对上级指令理解不透、执行不力;有的缺乏应急处7/10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面对险情办法不多;有的群众工作能力不强,在组织转移时简单粗暴,引发了不必要的矛盾。这些现象虽然是个别的,但影响很坏,教训深刻。这告诫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把防灾减灾救灾知识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基层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组织服务群众的实际本领。四是要反思我们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是否还有待加强。防灾减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长期以来,部分群众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认为天灾离我很远,对防灾避险知识了解不多,自救互救能力不强。在这次转移过程中,就有少数群众故土难离、心存侥幸,不愿及时转移,给我们的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这说明,我们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还不够深入人心,还没有完全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必须创新方式方法,把宣传教育工作做得更接地气、更有实效,推动防灾减灾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引导广大群众从要我防向我要防我懂防我会防转变,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同志们,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只有敢于正视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我们才能在应对各类风险挑战中不断成长、不断胜利。三、转化成果,乘势而上,以伟大的抗洪精神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经历过风雨的洗礼,我们更加坚强;战胜了巨大的困难,我们更加自信。当前,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工作重心已全面转向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必须把伟大的抗洪精神,迅速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动力,乘势而上,奋勇争先,努力夺取灾后重建和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第一,要以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韧劲,全力以赴抓好灾后恢复重建。灾后重建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科学规划、精准施策,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恢复重建工作。一要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要加快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的抢通修复,确保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要做好受灾群众的安抚慰问和救助帮扶工作,保障他们的衣、食、住、医,防止因灾致贫、因灾返贫。要指导帮助受灾的农户和企业尽快恢复生产,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二要科学规划重建项目。要对此次灾毁的工程设施进行系统评估,坚持建得比过去更好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特别是要把提升防灾抗灾能力作为重建的核心目标,将基础设施重建与产业布局优化、生态环境修复、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涅槃重生。三要严防次生灾害发生。要继续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严防暴雨过后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要做好灾区环境消杀和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第二,要以跨越赶超、勇争一流的拼劲,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这次洪灾对我9/10们的经济社会造成了严重冲击,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放慢发展的脚步。恰恰相反,我们更要铆足干劲,奋起直追,用发展的成果来弥补灾害的损失。全县上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紧紧围绕我们年初确定的2211工作目标,坚定不移打好六场硬仗,奋战三季度,决胜下半年,全力夺取全年胜。要紧抓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推动签约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投产。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真心实意为企业纾困解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坚决守住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社会稳定等底线,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良好环境。我们要让在抗洪中展现出的那种敢打敢拼、攻坚克难的精气神,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再次闪耀光芒。第三,要以团结奋斗、凝心聚力的干劲,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和执政能力建设。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打赢抗洪抢险救災这场硬仗,靠的是一支过硬的
本文标题:在县“7·9”“8·7”抗洪抢险救灾复盘总结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870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