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市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会议强调,要创新招商方式,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服务保障,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下面是网友整理编辑的市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喜欢就下载支持!
1/7市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在〔...〕市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召开这次全市范围内的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主题鲜明,任务明确,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复盘总结,对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进行清醒研判,对下一步的攻坚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目的就是要在全市上下进一步传导压力、明确举物、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中心城区的能级跃升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刚才,相关部门通报了今年1-7月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总体情况、20xx年以来签约未开工项目情况和资金到位情况,几个产业专班和职能部门作了经验交流,相关区也作了表态发言,讲得都很好,各有侧重,也很有启发。总体来看,自2025年开年以来,全市上下围绕招商引资这条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付出了巨大努力,工作有进展,有亮点。根据统计,前七个月,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达到118个,计划总投资额超过630亿元,产业链精准招商和重大项目签约都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在座各位以及全市招商战线同志们的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市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的挑战异常严峻,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正如刚才通报的数据所显示的,签约项目开工慢、协议资金到位少、要素保障不优等问题依然突出。部分项目签约时轰轰烈烈,落地时悄无声息,转化率和落地率远未达到预期。一些同志和部门还存在重签约、轻落地重数量、轻质量的惯性思维,导致一些项目迟迟无法开工建设,变成了躺在纸上的抽屉协议。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关键瓶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采取超常规的举措,切实加以解决。否则,不仅全年的目标任务难以完成,更会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与重托。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一、提升战略站位,以全局视野擘画招商引资新蓝图招商引资从来不是简单的引项目、拉投资,而是关乎一个地区发展方向、产业格局和未来竞争力的战略性工程。尤其在当前区域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招商引资的层次和水平,直接决定了城市发展的能级和后劲。必须跳出就招商看招商的局限,站在推动〔...〕市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审视和谋划这项工作。首先,要深度聚焦三区战略定位。市委提出的三区建设目标,是我市未来发展的核心纲领,也是招商引资工作的总遵循。所有的项目谋划、引进和布局,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个定位展开。要摒弃过去那种捡到篮子都是菜的粗放模式,转变为照着菜单去点菜的精准模式。产业研究部门要发挥先锋作3/7用,对标国内外一流水平,深入研究三区定位下的产业链图谱、技术路线图和市场需求图,明确主攻方向和突破口。要优先引进那些对战略落地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功能性项目,引进一批能够填补产业链空白、增强产业链韧性的高质量、带动性强的补链强链项目。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一个引进的项目都能精准嵌入我市的产业生态,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集群效应。其次,要创新运用五换招商理念。市场在变,产业在变,招商的理念和方法也要与时俱进。要深刻理解和运用以资源换产业、以市场换技术、以存量换增量、以平台换项目、以环境换发展的五换理念。例如,我市拥有丰富的存量土地和闲置厂房资源,这就是谈判的筹码。可以通过腾笼换鸟的方式,盘活这些沉睡的资产,为新兴产业项目落地提供空间。在面对拥有核心技术但缺乏应用场景的企业时,可以开放我市的公共服务、城市建设等应用市场,吸引其将先进技术和研发中心落户〔...〕。这种理念的转变,是从被动等待到主动出击的跨越,是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升级,是提升招商引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二、坚持质量为先,以系统思维提升项目落地转化率衡量招商引资工作的成败,不能只看签约数量和投资总额的面子,更要看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投产达效率的里子。必须树立鲜明的以项目质量论英雄的导向,建立一套科学、高效、全周期的项目管理体系,全力提升招商项目的成熟度和可行性。第一,严把项目准入关口。项目质量是生命线。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在谈项目评估前置制度,明确项目准入的正面标准和负面清单。招商部门、产业主管部门、发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要提前介入,对项目的投资强度、科技含量、产出效益、产业关联度、环境影响等进行综合评估和联合会审。坚决杜绝那些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项目进入我们的视野。重点引进投资强度高、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高、产业关联度高的四高项目,确保引进来的都是金凤凰。对于那些技术前景不明、市场容量不清、过度依赖政策补贴的项目,要保持清醒头脑,坚决予以回绝,绝不能为了凑数量而饮鸩止渴。第二,强化全流程跟踪管理。项目从一条线索到一个成功的企业,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必须建立从线索获取、洽谈对接到落地建设的全流程闭环跟踪服务机制。要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实行红黄绿灯管理,对进展缓慢的项目及时预警、挂牌督办。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挥好中枢作用,运用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打造一个全市统一的项目管理平台,实现项目信息的实时更新、动态跟踪和智能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要坚决杜M绝弄虚作假、过度包装的虚假项目泡沫项目,把全部精力都用在项目招引和转化落地上,真正比实绩、比实效。三、强化实干担当,以精准破局破解要素保障硬约束项目引进来,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更艰巨的任务5/7在于推动项目尽快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当前,项目落地过程中面临的规划、用地、环评、能评、资金等要素制约问题,是最大的拦路虎。解决这些问题,考验的是干部的担当精神和办事能力。一要全力破解项目转化中的堵点难点。针对当前签约项目开工慢的突出问题,必须下大力气予以解决。市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区、〔...〕高新区、〔...〕经济区班子成员要全面落实双包联全覆盖责任制。这个包联不是挂个名、开个会就了事,而是要真正沉下去,把包联项目当作自己的责任田,亲自上手、亲自协调、亲自推动。项目推进过程中,涉及规划调整、用地指标、环评安评、市政配套等关键环节,往往是老大难问题,也是最需要领导出面协调解决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直面矛盾,主动靠前服务,组织现场办公会、专题协调会,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研究,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疏通,切实解决影响项目开工入库的堵点、难点,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项目的落地指数。二要全力强化项目落地的要素保障。针对基金缺位的问题,要加快设立和完善产业引导基金、科创基金等,通过市场化运作撬动更多社会资本,为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针对项目选址难、决策慢的问题,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要优化流程,提前做好产业用地储备和规划,确保地等项目而不是项目等地。针对部分园区厂房租金高、土地闲置的问题,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排查,分类施策,依法依规收回闲置土地,推动标准化厂房建设,降低企业初始投资成本。各要素保障部门要变被动审批为主动服务,推行首席服务官制度,为重大项目提供一对一的保姆式服务,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四、凝聚强大合力,以责任闭环驱动招商引资大突破招商引资是一项系统工程,绝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地区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全市上下一盘棋协同作战的大合唱。必须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督办考核,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生动局面。第一,责任体系要更加严密。市级领导要带头履行挂帅出征的职责,既要抓好统筹调度,更要亲自上手干,做到重点项目亲自研判、重大问题亲自协调、包保项目亲自推动,为全市各级干部作出表率。〔...〕区、〔...〕高新区和〔...〕经济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和主阵地,要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当好一线总指挥,把最精锐的力量摆在招商一线,主动作为,奋勇争先,全力以赴把各项工作往前推。市直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强化协作精神,主动围绕中心城区发展需要,改革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着力打破部门壁垒和信息孤岛,坚决杜绝相互推诿扯皮、同质化竞争、要素保障久拖不决等问题。第二,工作调度要更加高效。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过程管控,定期召开调度会、分析会,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对策。各产业招商专班要进一步发挥统筹作用,加强对成员单7/7位的业务指导和资源整合,不断提升项目策划、产业研究、商务谈判、项目服务等专业化水平。要建立一支懂产业、懂政策、懂法律、懂谈判的专业化招商队伍,这是我们赢得未来竞争的根本保证。要加强对招商干部的培训,让他们走出去,到先进地区学习经验,开阔眼界,提升实战能力。第三,督办考核要更加严格。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要进一步强化督办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对全市所有签约项目,特别是长期没有进展的项目,要全部纳入大督办工作平台,实行销号管理,明确整改时限,定期通报进展。督办结果要与各单位、各地区的年度综合考评直接挂钩,与干部的评优评先、提拔使用直接挂钩。要坚持在招商引资的第一线、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发现干部、识别干部、培养干部,真正形成以项目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激励广大干部在招商引资的赛场上比学赶超、建功立业。同志们,做好新时期的招商引资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当前已经到了决战决胜全年的关键时期,每一天都耽误不起,每一步都松懈不得。希望大家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迅速行动起来,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全身心投入到招商引资的攻坚战中,奋力开创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新局面,为加快推动〔...〕市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心城区能级跃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市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881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