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发言 > 发言材料 > 评估代表在乡镇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
评估代表指出,乡镇干部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深入,教育活动形式多样,成效显著,但仍需持续加强作风建设。下面是网友整理编辑的评估代表在乡镇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相关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喜欢就下载支持!
1/6评估代表在乡镇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评估代表在乡镇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尊敬的〔...〕书记,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大家好。今天能够作为评估代表,坐在这里,和大家一同就本次学习教育的成效进行回顾与探讨,我深感荣幸,也倍感责任重大。刚刚听了班子成员的通报,也回顾了这几天镇、村两级座谈会的系列活动,感触良多。借此机会,我想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观察,从一个普通代表的角度,谈几点不成熟的个人感受与思考,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对学习教育开展情况的总体评价首先,我想对〔...〕镇党委在本次学习教育中所展现出的决心、诚意与务实作风,表达由衷的肯定。总体来看,这次学习教育并非停留在文件上、口号里,而是真正做到了三有:一是有广度,实现了从上到下的全方位覆盖。学习教育最怕上热中温下冷。但这次,我看到了一个清晰的、层层递进的推进路径。从8月12日我们参与的镇级座谈会,到8月11日包村领导深入到各村、社区召开的村级座谈会,形成了一个有效的联动。这种镇、村(社区)两级分层同步走的方式,确保了学习教育的精神能够直达基层末梢,真正延伸到了最后一公里。特别是将学习教育与换届纪律、惠民政策等群众最关心的实际工作相结合,让基层干部群众听得懂、能理解、愿参与,避免了空对空的理论灌输,大大提升了学习教育的覆盖面和接受度。二是有温度,展现了从公到家的真诚姿态。作风建设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这次学习教育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真开门、开大门的态度。会议强调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诚恳请群众评判工作,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我看到,镇里的班子成员、村社干部、驻村工作队,都行动了起来,开展了广泛的入户走访。他们不是简单地把《学习教育评估表》发到手上就了事,而是真正带着惠民政策明白纸,走进群众家里,坐在百姓炕头,用最朴实的语言,面对面地讲解政策、介绍情况、倾听心声。这种俯下身子、直面群众的姿态,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让政策的宣讲和意见的征集充满了人情味,让群众感受到了治理的温度。三是有深度,体现了从表到里的求实导向。一场学习教育的成败,关键看它是否触及了真问题,是否致力于求实效。在座谈会上,发放评估表,鼓励大家畅所欲言,这本身就是一种求真的姿态。而更重要的是,我观察到,整个过程始终围绕着干部作风转变、民生问题解决这些核心议题。它不仅仅是评估学习教育学得怎么样,更是在评估学了之后做得怎么样。这种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工作导向,确保了学习教育不停留于表面,而是深入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层面,3/6力求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推动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群众心里走。二、参与学习教育的几点个人感受作为这次学习教育全过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的内心也经历了一些变化,想和大家分享三点最真切的感受。第一个感受,是心态上从旁观到融入的转变。说实话,最初听到要开展学习教育评估时,心里不免有些惯性思维,会想这会不会又是一次常规性的会议、流程性的活动。但是,当包村领导真的来到我们村里,和村民代表们坐在一起,耐心解答大家关于换届选举的各种疑问,不回避、不遮掩时;当镇里的干部敲开我的家门,一边帮我解读医保报销的新政策,一边诚恳地询问我对镇里工作的意见时,我的心态彻底变了。我感到自己不再是一个被动听报告的旁观者,而是一个被尊重、被需要、被邀请参与到家乡建设中来的主人翁。这种被重视的感觉,是任何文件和报告都无法替代的,它激发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参与感和责任感。第二个感受,是体验上从隔阂到贴近的融洽。过去,我们普通群众和一些干部之间,似乎总有一层看不见的隔阂。我们觉得他们高高在上,他们可能觉得我们不理解工作。但这次学习教育,特别是入户走访这个环节,像一座桥梁,打破了这层隔阂。我亲眼看到,有位邻居老大爷,起初对来访的年轻干部爱答不理,觉得他们就是来走过场。但当那位干部耐心听他抱怨了十几分钟门口路灯不亮的问题,认真地在本子上记录下来,并承诺会尽快协调处理后,老大爷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仅热情地倒水,还主动说起了自己对村里发展的看法。这个小小的场景让我深刻体会到,干群关系很多时候并不复杂,你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自然有你。这种面对面的真诚交流,比任何华丽的宣传都更有力量,它让干群关系变得更有人情味,更加贴近。第三个感受,是认识上从问题到方法的深化。参与评估的过程,也让我对基层治理有了更深的思考。以前,我们看到问题,更多的是抱怨和指责。但通过这次深入的互动,我开始更多地思考为什么和怎么办。比如,看到干部们在解释某项政策时遇到的困难,我会理解到政策传达的不易;听到他们梳理群众意见时的认真劲儿,我也会思考如何能让我们的建议更具建设性。这让我认识到,建设一个更好的〔...〕镇,不仅是干部们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居民的责任。发现问题是参与,而思考解决方法、提出可行性建议,是更高层次的参与。这次学习教育,无形中也提升了我们作为群众代表的议事能力和主人翁意识。三、对未来工作的几点浅见〔...〕镇的学习教育取得了阶段性的扎实成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会议也强调,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绝不能一阵而过,必须长期坚持。基于此,斗胆提出几点不够成熟的建议,供各位领导参考。第一,在常态长效上再下功夫,将集中活动变为日常5/6习惯。本次学习教育通过座谈会、入户走访等形式,集中收集了大量宝贵的民情民意,效果显著。建议将这些好的做法固化为制度,形成常态。比如,能否将入户走访与干部日常工作相结合,规定每位包片干部每月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有效走访,并形成民情日记?能否将《学习教育评估表》常态化,每年定期开展一次,作为检验干部年度工作成效的重要参考?这样,就能避免运动式的弊端,让倾听民意、服务群众真正融入日常、做在经常,成为一种工作习惯和行动自觉。第二,在反馈闭环上再做文章,让群众评价贯穿工作始终。我们收集了意见,梳理了问题,下一步的关键在于落实和反馈。群众不仅关心自己的意见是否被听到,更关心这些意见最终如何被处理。建议建立一个清晰的意见建议办理反馈机制。对于群众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能马上解决的,明确时限;需要长期努力的,说明情况和计划;因条件限制暂时无法解决的,也要坦诚地做好解释工作。可以通过村(社区)的公告栏、镇里的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定期对意见办理情况进行公示,形成收集-办理-反馈-再评价的工作闭环。这样一来,不仅能有效督促问题解决,更能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自己的呼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从而极大地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群众的信任感。第三,在成果转化上再求深化,将个体感动汇成集体共识。这次学习教育中,涌现了很多干部服务群众的感人瞬间,也激发了很多群众参与共建的热情。这些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建议对此次活动中收集到的典型案例、好的做法进行深入挖掘和宣传,一方面树立干部中的先进榜样,让大家学有标杆、做有方向;另一方面,也要宣传那些积极建言献策、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群众代表,营造人人关心家乡、人人建设家乡的浓厚氛围。通过榜样的力量,将学习教育中激发出来的个体感动,升华为全镇上下的集体共识和共同行动,形成推动〔...〕镇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各位领导,同志们,一次成功的学习教育,不仅在于它解决了多少当下存在的问题,更在于它为未来开启了一扇怎样的门。〔...〕镇这次的学习教育,为我们开启了一扇干群同心、良性互动的大门。作为一名普通的评估代表,我为家乡正在发生的这些积极变化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我的发言完了,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评估代表在乡镇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884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