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县2025年度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实施方案
方案旨在通过搬迁减少地质灾害风险,确保居民安全,提升生活环境质量,具体措施如何实施?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县2025年度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实施方案”相关材料,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县2025年度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及《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作的实施意见》(X〔2025〕X号)、《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市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实施方案的通知》(X〔2025〕X号)等有关要求,为有效推进全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最大限度消除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威胁,通过实施避险搬迁,从根本上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全县避险搬迁工作部署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目标任务以最小化地质灾害风险为主要目标,减少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口数量,以及显著降低地质灾害的潜在威胁。资金下达后一年内完成X县自然因素引发的14处极高风险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群众的整点避险搬迁工作。二、搬迁对象(一)搬迁范围按照“先急后缓”原则,结合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分类,对X县自然因素引发的14处极高风险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群众实施整点避险搬迁。(二)搬迁对象搬迁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范围居住人员,由各涉及乡镇进行识别,以公安户籍人口为基础,以户为单位,结合实际生活情况进行核实,经公示无异议后作为搬迁对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经公示无异议后,纳入搬迁统计范围:1.项目申报统计时已出生但未上户籍的新生人员;2.因学、服兵役等户籍临时迁出人员;3.项目申报统计时户籍未迁入的婚入人员或户籍已迁入女方户口的入赘人员(需取得民政部门出具合法的婚姻证明);4.部分户口已迁移或注销的服刑人员;5.其他特殊情形人员,由各涉及乡镇按照“一事一议”方式研究确定。三、安置方式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采取购房安置、自建房安置及其他方式安置协同推进。(一)购房安置避险搬迁群众在X县城内购买商品房进行安置的,县人民政府统筹房源供避险搬迁群众选择,鼓励房开企业提供打折优惠,降低购房成本;若搬迁群众选择到县外购房的,由其与售房人自行协商价格,补助资金标准不变。(二)自建房安置对避险搬迁群众采取自建房安置的,安置选址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洪涝灾害威胁区、生态保护区、—2—永久基本农田。建房要求按照《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省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X〔2021〕X号)执行。(三)其他方式安置对难以采取购房或自建房安置的避险搬迁群众,要按照《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作的实施意见》(X〔2025〕X号)和《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市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实施方案的通知》(X〔2025〕X号)要求进行安置,确保避险搬迁群众住有所居,严禁出现“拿钱走人”、无房居住等情况。四、资金筹集及补助标准以项目化方式组织申报,按照人均9万元进行筹集(其中争取省级以上补助资金人均7万元、市级配套资金人均1万元、县级自筹资金人均1万元),用于对避险搬迁群众进行差异化补助及土地复垦等。根据《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作的实施意见》(X〔2025〕X号)“按照优先支持进城购房、统筹推进统规建房、适度补充分散自建的原则,制定差异化补助标准”的规定,为鼓励避险搬迁群众进城购房,对选择在X县城购买商品房(含二手商品房)、国有公房安置的,按人均9万元标准予以补助;对选择自建房安置或其他方式安置的,按人均8万元标准予以补助。五、实施步骤各涉及乡镇及县直相关部门要强化协同联动,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强化宣传动员,调动搬迁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锁定搬迁对象,确定安置方式,紧盯任务和时间节点,全力推进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确保按时完成绩效目标任务。(一)准备阶段(第1至2月)涉及乡镇要对已查明的自然因素隐患点深入分析研判,对纳入搬迁的隐患点,逐户逐人开展搬迁意愿的摸底工作,建立详细的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人员信息台账并完成公示,进一步锁定搬迁对象名单,确定搬迁安置方式;同步完成进城购房和闲置房源选定、自建房安置选址、搬迁协议签订等工作;自然资源部门组织技术部门编制避险搬迁实施方案并按规定报批。(二)实施阶段(第3至10月)避险搬迁项目获批后,各涉及乡镇要组织进城购房安置搬迁群众签订购房合同,帮助搬迁群众及时搬迁入住;要指导自建房安置搬迁群众开展房屋建设;选择其他方式安置搬迁群众要同步开展旧房及附属设施拆除复垦工作。(三)搬迁阶段(第11至12月)选择进城购房安置搬迁群众全部完成购房合同签订和交房工作,选择自建房安置搬迁群众房屋主体建设和装修全部完工,其他方式安置搬迁群众全部完成安置。搬迁群众旧房及附属设施拆除复垦工作全面完成,避险搬迁项目全面完工并完成验收。六、保障措施(一)强化政策扶持—4—县直相关部门要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保障及整合,做好医疗教育、就业扶持、社会救助、金融支持等服务,细化工作措施,确保避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1.避险搬迁群众进城购房安置后依法享有原户籍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收益分配权。2.避险搬迁群众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按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原则予以安排。3.避险搬迁群众享有搬入地同等医疗和社会保障服务,经核定后符合条件的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范畴。4.做好避险搬迁群众就业扶持工作,对符合就业条件的,根据搬迁群众意愿,引导群众就近就业。5.鼓励金融机构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创新金融产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满足避险搬迁群众合理贷款需求,缓解避险搬迁群众购房(建房)、装修入住的经济压力。对符合公积金购房贷款条件的,要全力做好引导和服务。6.结合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减挂钩等综合政策,共同推进实施。(二)加强后续管理地质灾害隐患威胁区群众搬迁后,各涉及乡镇要及时组织搬迁群众对原有住房进行拆除复垦,并加强地质灾害隐患威胁区管理,禁止在地质灾害隐患威胁区新审批和新增建房活动。做好拆除复垦后新增耕地指标、增减挂钩指标生产及流转。本着自愿的原则,鼓励企业、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或其他经营主体对避险搬迁群众原有承包地、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整体流转经营,促进土地的规范管理和利用,增加避险搬迁群众的收入。(三)强化宣传动员各涉及乡镇要加强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宣传动员力度,建立工作机制,明确专人负责。工作机制人员要准确把握避险搬迁相关政策,通过召开群众会、进村入户等方式做深做细宣传动员工作,深入地质灾害隐患区域,将安置方式、搬迁补助标准、房价优惠、房源信息(户型、价格、区域环境)及周边的就读学校、就业岗位等信息进行面对面宣传,让威胁区群众充分了解搬迁政策,消除疑虑,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6—
本文标题:县2025年度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885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