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在2025年全市校园餐专项整治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会议强调,加强校园餐管理,确保食品安全,提升营养质量,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以下由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的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之用。
在2025年全市校园餐专项整治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校园餐专项整治工作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领导同志关于校园食品安全的批示要求和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最新部署,对当前我市校园食品安全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并就下一阶段的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安排。刚才,相关部门通报了近期全市校园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的检查情况,反映出的问题触目惊心,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校园食品安全,一头连着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和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这绝不是一件普通的业务工作,而是一项必须抓实抓好的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更是一项不容有失的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这些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从讲政治、顾大局、保民生的高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然而,从近期市局组织的联合检查情况来看,我市部分学校、幼儿园的食品安全状况依然不容乐观,一些长期存在、反复出现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治,新的风险隐患又在不断滋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责任意识淡薄,“第一责任人”的担子没有扛稳。有的学校主要领导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认为只要不出事就万事大吉。压力传导层层递减,校(园)长负责制在一些地方还停留在纸面上、会议上,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虽然挂在了墙上,但日常的巡查检查流于形式,记录不全、应付了事,没有形成有效的闭环管理。二是源头管控不严,“从农田到餐桌”的防线存在缺口。一些学校在食材采购环节把关不严,对供应商的资质审核不细,索证索票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存在采购来源不明食材的风险。大宗食品集中定点采购制度落实不力,存在验收手续缺失、查验记录不规范的问题。更有甚者,对食材的感官查验和快速检测流于形式,对于可能存在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潜在风险缺乏有效的识别和防范手段。三是过程管理混乱,“从厨房到口中”的过程存在漏洞。检查发现,部分食堂后厨布局不尽合理,生熟不分、荤素不分,存在交叉污染的重大隐患。散装食品储存不规范,标签标识缺失或信息不全,无法追溯采购日期和保质期。冷藏冷冻设施设备维护不当,有的温度显示损坏,无法保证食材在规定温度下储存。食品添加剂管理混乱,“五专”要求落实不到位。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洁环节操作不规范,存在卫生死角,为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埋下了“定时炸弹”。四是应急处置能力不足,风险防控体系存在短板。部分学校虽然制定了食品安全应急预案,但内容空泛、可操作性不强,更没有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一旦发生疑似食品安全事件,往往手足无措,无法做到第一时间科学处置、有效报告,容易错失最佳应对时机,导致事态扩大。同志们,我们必须深刻汲取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校园食品安全事件的沉痛教训,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处理”的理念。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任何一点风险的放纵,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我们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立即行动起来,以铁的手腕、硬的措施,坚决打赢这场校园食品安全保卫战。二、聚焦关键环节,以超常决心和过硬举措扎实推进专项整治工作本次专项整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单位、各学校要严格对照工作方案,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重拳出击,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第一,要全面压实责任体系,织密织牢安全防护网。校园食品安全,责任是核心。必须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权责清晰、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一要强化学校主体责任。校(园)长是本单位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研究部署、亲自督促检查、亲自协调解决问题。要建立并严格执行由校级领导带班的陪餐制度,与学生同标准、同餐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健全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齐配强专业的食品安全管理员,确保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负责。二要强化部门监管责任。我们教育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行业主管责任,加强对学校的日常指导、监督和考核。市场监管部门要发挥专业优势,加大对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的监督检查频次和抽检力度,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依规、从严从重处罚。卫健、公安、城管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形成监管合力,彻底清除校园周边的流动摊贩和“三无”食品。三要推动属地管理责任落实。我们将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推动建立党政同责的监督架构,将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对各级政府的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各项工作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第二,要实施全链条精准管控,坚决堵塞各类风险漏洞。食品安全治理必须贯穿于从源头到终端的全过程,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失守。一要严把“入口关”。必须严格落实大宗食材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制度。要优选信誉好、实力强的供应商,建立动态评估和淘汰机制。每一次食材入库,都必须严格执行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登记制度,确保来源可溯、去向可追。要积极探索利用农产品快速检测设备,对蔬菜农药残留等关键指标进行批批检测,从源头上杜绝问题食材流入校园。二要严把“加工关”。要对所有食堂的硬件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对功能分区不合理、设施设备陈旧老化、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一律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到位。要严格规范食品加工制作流程,确保生熟分开、烧熟煮透、规范留样。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规范化管理,严格落实“五专”要求。三要严把“环境关”。要全面开展食堂及周边环境卫生大扫除,彻底清理卫生死角,完善“三防”设施,探索运用先进技术手段防治鼠(虫)类等有害生物,为学生营造干净、整洁、卫生的就餐环境。第三,要推动智慧监管赋能,全面提升风险防控的现代化水平。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人海战术,向科技要效率,向智慧要能力。一要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提质升级。我们的目标是在今年内,实现全市所有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100%全覆盖,并且要从“看得见”向“管得住”升级。要引入人工智能(AI)视频分析技术,对后厨从业人员未佩戴口罩帽子、吸烟、玩手机、垃圾桶未加盖等违规行为进行实时抓拍、自动预警,让监督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二要构建全要素智慧感知网络。要利用物联网技术,在后厨、库房、备餐间等关键区域部署温湿度传感器、冷链温度监控器等设备,实现对环境和设施的全天候监控和异常报警,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防。三要打造一体化大数据监管平台。要将采购、验收、加工、留样、人员健康、日常检查等所有数据汇聚到统一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高风险学校、高风险环节,为监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真正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三、强化组织保障,以务实作风和严明纪律确保专项整治取得长效要确保此次专项整治不走过场、不打折扣,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纪律约束。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市教育局将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各区县教育部门、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专班,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各项任务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实。要加强跨部门沟通协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进展、研究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工作合力。二要发动社会共治,构建多元监督格局。校园食品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要全面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制度,邀请家长代表走进后厨、参与检查、评议菜品,让家长成为我们监督工作的“同盟军”和“千里眼”。要畅通举报渠道,对师生和家长反映的问题,必须第一时间核查、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反馈,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力争在年底前,实现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覆盖率、师生家长办结率达到100%。三要强化督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动员千次,不如问责一次。市局将组织专门的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各单位、各学校的整治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对工作推进不力、问题整改不到位、敷衍塞责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予以通报批评;对因失职渎职导致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绝不姑息迁就。要建立问题整改“回头看”机制,对已整改的问题进行随机抽查,防止问题反弹回潮,确保整改成效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同志们,校园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让我们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广大学生和家长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全力以赴抓好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坚决守护好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我市的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在2025年全市校园餐专项整治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886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