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在县2025-2026学年度支教走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会议强调加强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在县2025-2026学年度支教走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相关材料,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在XX县2025-2026学年度支教走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召开全县2025-2026学年度支教走教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过往经验,分析当前形势,部署新学年的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压实责任,全力推动我县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刚才,人事股的XX同志宣读了本学年度的支教走教人员名单,教师发展股的XX同志也对具体工作作了周密部署,讲得都很好、很具体,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一、回望来路,在肯定成绩中坚定信心,深刻把握支教走教工作的时代价值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推动教育公平,促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是我们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支教走教作为破解城乡、校际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的关键举措,不仅是一项常规工作,更是一项承载着万千家庭期盼、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的民心工程。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根据统计,我县近三年的教育经费总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攀升,分别达到了4.1%、4.2%和4.3%,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县的支教走教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自2020年全面启动新一轮教师交流轮岗工作以来,我们累计选派了超过200名骨干教师,奔赴全县80多所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开展支教走教活动。这一批批优秀的教师,像蒲公英的种子,带着城区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精湛的教学技艺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在乡村的沃土上生根、开花、结果。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教育思想的传播者、教学改革的推动者和师德师风的示范者。他们通过示范课、专题讲座、师徒结对、集体备课等多种形式,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智慧,有效带动了受援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盘活了学校的教研氛围。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一批曾经的薄弱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根据追踪数据显示,部分受援学校在全县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中的位次平均前移了5-8个名次,学生在艺术、体育等领域的综合素养评价也取得了明显进步。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派出学校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每一位支教走教教师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你们克服了工作环境的变化、家庭生活的困难,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受援学校师生和当地群众的高度赞誉。在此,我代表县委教育工委、县教育局,向即将踏上新征程的各位老师,以及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这项工作的同志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2—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面临的挑战。截至2024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为114682人,专任教师为6771人。虽然整体师生比1:16.94基本达标,但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部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老化、学科结构不尽合理、骨干教师匮乏的问题依然存在。优质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在县城及中心集镇,依然是制约我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深化支教走教工作,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举措。我们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来谋划和推进这项工作。二、提高站位,在深化认识中凝聚共识,准确理解支教走教工作的深远意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做好新学年的支教走教工作,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全体同仁,特别是即将奔赴新岗位的老师们,要深刻理解这项工作背后蕴含的三重意义。第一,这是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服务国家战略的政治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从中央到省、市,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与交流轮岗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将教师交流轮岗作为优化资源配置、激发队伍活力的核心抓手。可以说,支教走教工作是实现教育公平的“调节器”,是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稳定器”,更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我们参与这项工作,就是在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就是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教育力量。这不仅是业务工作,更是政治责任,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好。第二,这是推动我县教育优质均衡、实现内涵发展的现实需求。一所学校的灵魂,在于教师。一个地区的教育质量,关键也在于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当前,我县正处于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的关键时期,各项评估指标都对校际差异系数提出了明确要求。缩小差距,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实现优质师资的共享与流动。支教走教,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它不是简单的“输血”,更是深层次的“造血”。优秀的支教教师带去的,不仅是一堂堂高质量的课,更是一种“鲶鱼效应”,能够激活一所学校的教研活力,带动一个学科团队的成长,甚至改变一所学校的办学文化。通过你们的示范引领,我们要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名师带动、骨干引领、全员提升”的良好局面,变“一枝独秀”为“满园春色”,从而整体抬高我县教育发展的底部,真正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满足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迫切期盼。第三,这是锤炼教师队伍、促进个人专业成长的绝佳平台。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对教师而言,变换一个工作环境,接触不同的学生群体,面对全新的教学挑战,本身就是—4—一种宝贵的历练。在支教走教的过程中,大家会遇到许多在原单位不曾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这会倒逼我们去思考、去研究、去创新。从城市到乡村,从优势学校到薄弱学校,这种角色的转换、环境的适应,能够帮助大家更全面地理解教育生态,更深刻地体悟教育的真谛。很多曾经参加过支教的老师都深有感触,一年的支教经历,让他们对教育事业有了更深厚的感情,教学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职业生涯也因此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能把这次机会看作是组织给予的信任和考验,看作是个人专业发展道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在新的岗位上磨砺意志、增长才干,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三、聚焦重点,在狠抓落实中压实责任,奋力开创支教走教工作的新局面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目标已经明确,意义已经讲透,关键在于行动。各相关单位和全体支教走教教师要各司其职、协同发力,确保本学年的支教走教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第一,对派出学校而言,要做到“真心选派、真情关爱”。派出学校是支教走教工作的“大后方”,责任重大。首先,要坚持标准,优中选优。要把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作风扎实的骨干教师选派出来,坚决杜绝“凑人头”“甩包袱”的现象。其次,要做好“后勤部长”,解决后顾之忧。学校领导要主动与派出教师谈心谈话,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特别是在家庭照顾、子女就学等方面,要给予最大程度的关心和帮助,让他们能够安心、安身、安心地投入工作。最后,要保持联系,加强管理。要将派出教师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和年度考核,定期了解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知道“娘家人”一直在背后支持他们。第二,对受援学校而言,要做到“精心使用、悉心培养”。受援学校是支教走教工作的“主阵地”,必须发挥好主体作用。首先,要科学设岗,人尽其才。要根据支教教师的专业特长和学校的实际需求,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和管理岗位,切忌将他们当作简单的“补缺”人员。要把他们安排在最能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的岗位上,比如担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承担“青蓝工程”的指导任务等。其次,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要为支教教师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保障,让他们能迅速融入新的环境。更要为他们搭建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平台,鼓励他们开设公开课、示范课,组织专题讲座,参与学校的课程改革和课题研究,真正把他们的“智慧资源”用足用活。最后,要虚心学习,主动对接。要营造全校上下尊重、学习、支持支教教师的良好氛围,组织本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与支教教师结成学习对子,跟岗学习,变“输血”为“造血”,努力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本土教师队伍。第三,对职能股室而言,要做到“精准管理、精心服务”。教育局相关股室是这项工作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必须强化统筹协调和督导评估。一要完善管理机制。要建立起“日常督促、定期考核、动态反馈”的全过程管理链条。通过实地走访、听课评课、—6—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二要强化考核激励。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将支教教师的工作表现、受援学校的配合情况以及派出学校的支持力度,全部纳入考核范畴。考核结果要与教师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绩效工资等直接挂钩。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地方的经验,比如设定考核分数线,80分以上的全额拨付相关补助,60分以下的要及时约谈整改,以此激发各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要落实经费保障。要确保支教教师的交通、通讯、生活等各项补助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并为他们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支教教师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和培训机会,不断为他们“充电赋能”。第四,对全体支教走教教师而言,要做到“潜心耕耘、用心奉献”。你们是这次行动的主角,是承载着组织信任和群众期盼的使者。在此,我对大家提几点希望。一要尽快转变角色,做虚怀若谷的“学习者”。每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优点,每个地方都有值得学习的风土人情。希望大家放下身段,主动融入新的集体,尊重当地的习俗,尊重受援学校的领导和同事,以谦虚的态度学习,以真诚的心态交流。二要发挥示范作用,做爱岗敬业的“播种机”。要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精心辅导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每一次教研活动。你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派出学校的形象,代表着我县优秀教师的风采。要把你们的学识、思想和精神,像种子一样播撒在新的土地上。三要勇于担当作为,做改革创新的“引领者”。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更要主动思考如何帮助受援学校提升整体办学水平。要结合学校实际,大胆地在课堂教学、校本教研、班级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四要严守工作纪律,做师德高尚的“示范者”。要严格遵守支教走教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受援学校的管理安排,不得无故缺席学校的各项活动。要用高尚的师德、无私的奉献精神,去感染学生、影响同事,树立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同志们,支教走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是一段值得用一生去回味的宝贵经历。希望大家都能把这份责任扛在肩上,把这份使命记在心中。让我们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共同谱写XX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篇章!最后,预祝各位老师在新的岗位上工作顺利、生活愉快、收获满满!谢谢大家!—8—
本文标题:在县2025-2026学年度支教走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890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