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在2025年全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强党的领导,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全面发展,共创美好未来!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在2025年全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2025年全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并就如何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全面部署。下面,我结合工作和思想实际,讲几点意见。一、铸魂强基,筑牢乡村全面振兴的“主心骨”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最后一公里”。实践证明,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建作为统揽全局的“核心引擎”,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最坚实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首先,要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把稳政治方向之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必须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要灵活运用集中研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同时,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一体推进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将纪律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乡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执行。其次,要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夯实组织建设之基。阵地是战斗的依托。要持续加强村级活动场所的规范化建设和功能提升,不仅要建好“硬件”,更要充实“软件”,使其成为党员教育的课堂、联系群众的纽带、服务乡亲的窗口。要深入挖掘和利用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将红色遗址打造成为激发干部群众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的生动教材。乡党委要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通过实施“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机制将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户、落实到人,实现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的无缝对接。再者,要锻造过硬干部队伍,激活干事创业之源。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着力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要全面推进机关干部、村干部、农村党员、驻村工作队和乡土人才“五支队伍”建设,健全人才的“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今年以来,全乡已储备村级后备力量*人,重点培养了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产业带头人”和具备新媒体技能的“电商村干”。乡党委要落实好与村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及时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振村“两委”班子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二、产业破局,走好共同富裕的“振兴路”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根本之策在于发展产业。必须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一是构建组织化发展体系。要深化“乡级产业发展公司+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乡党委要指导各村党组织因村施策,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主导产业和发展路径。在重点产业、重点项目上成立功能型党组织或党小组,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确保党的领导贯穿于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实现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的转变。目标是到今年年底,全乡3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达到55万元或收益达到25万元。二是走实特色化发展路径。*乡村自然资源禀赋各异,必须立足实际,精准选择产业项目。要聚焦肉牛、烤烟、油茶、中药材和精品果蔬等主导产业,集中力量打造产业集群。例如,我乡立足生态优势发展的鲜食玉米产业,今年种植面积已超过1400亩,预计总产值可达273万元,直接带动了2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实现人均增收1.3万元以上。此外,全乡种植的中药材超过900亩,6000余亩的油茶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超过20万元,而3840亩的烤烟产业预计产值将突破1200万元。这些成绩充分说明,选准一条路、激活一盘棋,就能打开一片新天地。同时,要坚持“以短养长”与“长短结合”的策略,利用好林下经济等模式,提升土地综合利用效益和产业抗风险能力。三是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发展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上。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指导各村完善合作社章程和收益分配机制,明确脱贫户、一般农户、村集体和管理人员的分红比例,鼓励村“两委”干部、党员带头入股,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构建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共同体。同时,要确保村集体经济收益的20%用于村内公益事业,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实现村集体与村民“双增收、双受益”的良性循环。三、治理创新,绘就和谐善治的“同心圆”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创新治理方式,提升治理效能,建设平安、和谐、美丽的善治乡村。第一,建强网格化服务矩阵。基层治理的根基在群众。要持续深化“党建+网格”治理模式,优化设置全乡网格党组织,配齐配强网格长、专兼职网格员队伍,将党建、综治、民生服务、应急管理等工作“一网打尽”。要积极探索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的“四单”服务模式,组建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队,聚焦“一老一小一弱”等重点群体,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困难帮扶、政策宣传等活动,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把问题解决在群众心坎上。第二,筑牢多元化解纷体系。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是基层治理的根本目标。要健全“村级—乡级—县级”三级联动调解机制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各方力量,确保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引导群众依法依规表达诉求。同时,要加快推进“雪亮工程”等智慧治理手段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建强乡级综治指挥枢纽,提升预测预警预防能力。今年以来,通过三级联动调解机制,全乡排查并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起,调解成功率达到96%以上,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第三,深化文明乡风培育工程。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魂”。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守正创新,持续优化完善村规民约和乡风文明诚信积分管理制度。要广泛开展“卫生文明家庭”“最美庭院”“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表彰活动,通过“精神嘉奖+物质奖励”的方式,发挥积分超市的正面激励作用,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在全社会营造革除陈规陋习、弘扬时代新风的浓厚氛围,以文明“小积分”撬动乡村“大治理”。同志们,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号角已经吹响,奋斗正当其时。推动党建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全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闻令而动、听令而行,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奋力谱写*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在2025年全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89758 .html